一次性使用肠给养器
适用范围:一次性使用肠给养器产品与肠内营养输液器/泵配套,供人体肠内营养液输送用。
1.1 规格型号分类标记
1.2 给养器的典型型式结构如图1所示。
1.塑针保护套2.进气器件3.塑针4.软管5.滴斗6.硅胶管7.两通8.流量调节器9.Y型注射件10.鲁尔内圆锥接头11.通用连接件12.护帽
图1典型的肠给营养示例
1.3 产品原材料 部件名称 塑针保护套、护帽 硅胶管 化学名称 聚乙烯 硅橡胶 符合标准 YY/T 0114-2008 / 进气器件 聚丙烯 聚氯乙烯(不含DEHP) YY/T 0242-2007 GB 15593-1995 软管、滴斗 流量调节器、通用连接件、塑针、两通、Y型注射件、鲁尔内圆锥接头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GB/T 12672-2009 2.1 物理要求 2.1.1连接件
2.1.1.1 通用连接件(连接肠营养导管)
应是一个通过2.1.4和2.1.5所规定的试验但不能与GB/T1962.1-2001或GB/T1962.2-2001所规定的普通或锁定(C型)内圆锥6%(鲁尔)接头相连接的连接系统。
当通用连接件连接到一根肠营养导管时,其尺寸不应因变形而发生变化。 2.1.1.2 塑针(连接营养容器) 塑针上应有进气器件。
塑针应能刺透未穿刺过的液体容器的瓶塞,且不宜产生落屑。 2.1.2 外观
给养器外表面应光洁、无毛刺,无杂质及裂痕等缺陷。 2.1.3 微粒污染
应在最小微粒污染条件下制造肠给养器,液体通路表面应光滑并洁净,污染指数应不超过90。 2.1.4 拉伸强度
肠给养器的软管部分、各连接处和连接件应能承受15N的线性拉力而不断裂或分离。 2.1.5 液体泄漏试验
液体泄漏试验前,应将所有进出口密封,然后施加160 KPa(营养泵最大工作压力)的水压力,2min后肠给养器的所有部件都应显示无泄漏。 2.1.6 滴斗
滴斗应可以连续观察液滴。液体应经过一插入滴斗的滴管进入滴斗。滴管的端部至滴斗出口的距离应不小于40mm。
滴斗的体积宜足够大并有弹性,无扁瘪,外体积不宜小于10cm3,壁厚均匀,最小壁厚不宜小于0.5mm。 2.1.7 肠给养器长度
末端至滴斗的管路〔包括通用连接件〕长度应不小于1500mm。 2.1.8 流量调节器
流量调节器宜能在一次性输注中持续使用而不损伤管路。流量调节器和管路接触在一起贮存时不宜产生有害反应。 能有效调节流量。 2.1.9 输注流速
在1m 静压头下,10m in内输出氯化钠溶液〔质量浓度为ρ(NaCl=9 g/L〕应不少于1000 mL。 2.1.10 进气器件
当塑针与硬质营养容器连接时,进入容器的空气应不进入到流出液中。 进气器件的安装应使所有进入硬质容器的空气都通过它。 2.2. 化学要求
2.2.1 还原物质(易氧化物)
所用高锰酸钾溶液[c(KMnO?)=0.002mol/L]的总量应不超过2.0mL。 2.2.2 金属离子
当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或相当的方法进行测定时,浸提液中钡、铬、铜、铅、锡的总含量应不超过1μg/ml,镉的含量应不超过 0.1μg/ml。 浸提液呈现的颜色不应超过质量浓度ρ(Pb2+)=1μg/ml的标准对照液。
2.2.3 酸碱度滴定
使指示剂颜色变灰色所需的任何一种标准溶液应不超过1mL。 2.2.4 蒸发残渣
干燥残渣的总量应不超过5mg。 2.2.5 浸提液紫外吸光度
浸提液S1的吸光度应不大于0.1。 2.2.6 环氧乙烷残留量
每套肠给养器的环氧乙烷残留量应不大于0.5mg。 2.3 无菌
肠给养器经环氧乙烷灭菌后应无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