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NAMMOX工艺
4、SHARON-ANAMMOX组合工艺 5、OLAND工艺 6、CANON工艺
7、同时硝化反硝化(SND)工艺
第四节废水生物除磷原理
壹、磷在废水中的存在形式
通常磷是以磷酸盐(、、)、聚磷酸盐和有机磷等的形式存在于废水中;细菌壹般是从外部环境摄取壹定量的磷来满足其生理需要;有壹类特殊的细菌——磷细菌,能够过量地、超出其生理需要地从外部摄取磷,且以聚合磷酸盐的形式贮存在细胞体内,如果从系统中排出这种高磷污泥,则能达到除磷的效果。 二、生物除磷的基本过程 1、除磷菌的过量摄取磷
好氧条件下,除磷菌利用废水中的BOD5或体内贮存的聚?-羟基丁酸的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来摄取废水中的磷,壹部分磷被用来合成ATP,另外绝大部分的磷则被合成为聚磷酸盐而贮存在细胞体内。 2、除磷菌的磷释放
在厌氧条件下,除磷菌能分解体内的聚磷酸盐而产生ATP,且利用ATP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摄入细胞内,以聚?-羟基丁酸等有机颗粒的形式贮存于细胞内,同时仍将分解聚磷酸盐所产生的磷酸排出体外。 3、富磷污泥的排放
在好氧条件下所摄取的磷比在厌氧条件下所释放的磷多,废水生物除磷工艺是利用除磷
菌的这壹过程,将多余剩余污泥排出系统而达到除磷的目的。
三、生物除磷过程的影响因素 1、溶解氧:
在除磷菌释放磷的厌氧反应器内,应保持绝对的厌氧条件,即使是NO3-等壹类的化合态氧也不允许存在;在除磷菌吸收磷的好氧反应器内,则应保持充足的溶解氧。 2、污泥龄:
生物除磷主要是通过排除剩余污泥而去除磷的,因此剩余污泥的多少对脱磷效果有很大影响,壹般污泥短的系统产生的剩余污泥多,能够取得较好的除磷效果;有报道称:污泥龄为30d,除磷率为40%;污泥龄为17d,除磷率为50%;而污泥龄为5d时,除磷率高达87%。 3、温度:
在5~30?C的范围内,都能够取得较好的除磷效果; 4、pH值:
除磷过程的适宜的pH值为6~8。 5、BOD5负荷:
壹般认为,较高的BOD负荷可取得较好的除磷效果,进行生物除磷的低限是BOD/TP=20;有机基质的不同也会对除磷有影响,壹般小分子易降解的有机物诱导磷的释放的能力更强;磷的释放越充分,磷的摄取量也越大。 6、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
硝酸盐的浓度应小于2mg/l;当COD/TKN?10,硝酸盐对生物除磷的影响就减弱了。 7、氧化仍原电位:
好氧区的ORP应维持在+40~50mV之间;缺氧区的最佳ORP为-160~?5mV之间。
第五节废水可生化性原理及其判别
壹、废水可生化性的定义
生物降解性能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使某壹物质改变原来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在结构上引起的变化程度。 二、废水可生化性的分类 可分为三类:
①初级生物降解——指有机物原来的化学结构发生了部分变化,改变了分子的完整性; ②环境可接受的生物降解——指有机物失去了对环境有害的特性;
③完全降解——在好氧条件下,有机物被完全无机化;在厌氧条件下,有机物被完全转化为CH4、CO2等。 有机物生物降解性能的分类:
①易生物降解——易于被微生物作为碳源和能源物质而被利用; ②可生物降解——能够逐步被微生物所利用; ③难生物降解——降解速率很慢或根本不降解。 三、鉴定和评价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好氧生物降解性的方法: 1、水质指标法:采用BOD5/COD作为有机物评价指标。
2、瓦呼仪法:根据有机物的生化呼吸线和内源呼吸线的比较来判断有机物的生物降解性能。测试时,接种物可采用活性污泥,接种量为1?3gSS/l; 四、影响有机物生物降解性能的因素:
1、和化学物质的种类性质有关的因素(化学组成、理化性质、浓度、和它种基质的共存); 2、和微生物的种类、性质有关的因素(微生物的来源、数量、种属间的关系);
3、和有机物、微生物所处的环境有关的因素(pH值、DO、温度、营养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