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飞翔的翅膀
第一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小鸟,小鸟》 欣赏钢琴曲《蝴蝶》
二、 教学目标:
通过教唱《小鸟,小鸟》,让学生感受歌曲中小鸟雀跃和 展翅高飞的形象,激发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用富有弹性的、优美舒展的歌声唱好这首歌曲。
通过音乐欣赏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作品中去,丰富学生的音乐想象。
三、 教材分析:
《小鸟,小鸟》是一首优秀的童声合唱歌曲。它以小鸟为题,尽情抒发了少年儿童“爱春天、爱阳光、爱树木、爱花香”的心情和壮志凌云的崇高理想。
教学重点:
能较熟练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6/8拍弱起小节的节奏练习及旋律演唱。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老师说:“小鸟非常的可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在日常生活中你仔细听过鸟儿的歌唱声吗?下面我们就来听一首歌曲《小鸟小鸟》,听后请你们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感受歌曲:
1、学生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2、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欢跃、亲切地;活泼地……
师:这样一首欢快的歌曲你们想不想知道它唱得是什么内容呀?(生你们想不想知道它唱得是什么内容呀?(生回答)
下面就请大家认真听一听歌曲中都唱了什么?
3、学生听歌曲内容,听后复述:春天里有阳光,树林里有花香,小鸟在自由地飞翔,在田野,在草地,在湖边,在山岗,小鸟迎着春天歌唱……
4、生再次聆听歌曲,熟悉歌曲内容。 (三):学习歌曲: 1.节奏的学习:
A、展示小鸟欢快跳跃的节奏(提示休止符的停顿) xx| x0xx x0xx | x0xx x0 | 爱春 天 爱阳光 爱湖 水 爱花 香
B、展示小鸟自由飞翔的节奏(提示附点的时值) xx| x xx x xx| x. xx x. | 小 鸟 小 鸟 迎着 春 天歌唱 C、按节奏朗读歌词。
2、再听歌曲。学生看歌词轻唱感受歌曲。 3、学生轻声跟琴演唱歌曲,教师适当指导。
4、“啦啦……”先放慢速度唱,唱清楚后再连起来唱。
5、全班学生熟练演唱歌曲。(教师提问1、演唱时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2、用什么样的表情表现歌曲?)
6、在学生较好的演唱第一段后再演唱第二段。
7、处理歌曲: 全曲可用 mp - f - mp 等力度记号来处理。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唱一唱,比一比,选择一组设计恰当的统一下来。
(四)、全班熟练演唱歌曲。 (五)、分男、女生演唱。
(六)、背唱歌曲,跟录音伴奏唱。
(七)、小结:进行保护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八)欣赏钢琴曲《蝴蝶》并能画出曲子的旋律线 教学反思:
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掌握不是很牢固,所以复习是必要的,在聆听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6/8拍的强弱规律的认识和乐感,效果明显。歌曲的学唱不难,关键是对歌曲情绪的表现。我从一开始就强调旋律的特点,让学生感受情绪。在学习中不仅抓住拍子的特点,也要体会歌词的含义,时刻注意情绪的表达,以情带声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理解环保的重要性和人类与小鸟的关系。
《飞翔的翅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小鸟、小鸟》是一首优秀的童声合唱歌曲,曲调欢悦而又奔放,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歌曲为6/8拍,二段体结构。第一段为齐唱,以345三个音构成了一个活泼欢乐的音乐动机,以先上行,后下行模进旋律贯穿其中,给人以明亮、轻快的感觉。第二段是副歌性的合唱,曲调在六度大跳后紧接连续同音和下行级进进行,配以连贯的衬词“啦啦啦……”一气呵成,使得歌曲的情绪更加热情欢乐,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幸福欢乐的情感。
通过本节课《小鸟小鸟》这首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懂得热爱大自然热爱鸟类 ,保护鸟类。
《飞翔的翅膀》评测练习
一 有感情的自信的演唱歌曲《小鸟小鸟》
二 欣赏钢琴曲《蝴蝶》,并用笔画出旋律线
《飞翔的翅膀》课后反思
《小鸟小鸟》是人音版小学音乐第10册第一单元“春意”里的第一课时,曲调欢悦而又奔放,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歌曲为6/8拍,二段体结构。第一段(8小节)为齐唱,第二乐段为合唱。每段均由两个变化重复的大乐句组成,音乐素材十分精炼而集中。
本堂课将二声部合唱定为教学重点,并采取了“借班教学”的形式,在一课时内完成。总体来说,有一些成功的尝试,但也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现对其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反思 一.备课思路
由于《小鸟 小鸟》这首歌曲的二部合唱占了较大的篇幅,涵盖了歌曲整个B部分,再加上班级合唱教学是我几乎不曾接触的领域,在看到这个课题时,歌曲中的合唱部分没有引起了我的高度关注。我在设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时,一切都以“齐唱部分”的教学为主,将其视为本堂课的“重中之重”!第二,忽略作品音乐形象、情绪的引导,过分的强调技能、技巧,既没有达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普通教学班的孩子不像合唱团的孩子那样大都具备较好的基础条件,能受到长期、系统的训练,所以他们的起点不一样,接受能力也无法相比。因此,我在设定教学环节时,一直紧紧围绕“班级齐唱”来进行,避免过于专业化的训练手法。
二.本节课的成功尝试
.深入挖掘教材,在课堂中渗透对音乐的理性分析
在备《小鸟小鸟》这一课时,我首先对教材进行一个比较全面和深入的挖掘,如歌曲的情感内涵、结构、创作手法、旋律走向、二声部旋律间的关系等等,然后以图谱、画旋律线、比喻等简单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既培养了学生理性分析音乐的能力,也提高了课的深度。
三.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弱化了对歌曲合唱的引导
前面提到过,在设定《小鸟小鸟》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时,将齐唱教学设为“重中之重”,以致于一堂课下来,除了齐唱这一部分,其它所有内容都被弱化,包括对歌曲音乐形象的分析及情绪的引导这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最后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的情绪没有被调动起来,对歌曲学习的投入度非常不够,而且由于对音乐形象的体会也不够,难以通过歌声准确表达歌谱的要求,最后反而影响了歌唱技能的掌握,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教唱环节不够扎实。
在这节课中,不管是歌曲齐唱部分还是合唱部分的教唱,都显得不够扎实。由于担心学生的识谱能力有限,不敢在唱谱的这个环节进行细扣,只是带学生唱两遍感受音高,便直接套入歌词演唱,且每次演唱都只是一带而过,缺乏层次感,没有落实好重、难点的解决。
,七年级的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所以,我会采用不同教方法,注意引导学生正确 对待音乐学科,使学生爱学音乐、愿学音乐。
初一学生的音乐学习基础较弱,但思维活跃、敢于质疑。这些是与高年级学生不同的明显特点。优势:求知欲强,创造力强,敢于质疑、挑战老师,表现欲强、思维能力强,部分学生自我学习、合作学习能力强。问题:自我意识强、人际交往困惑、不宽容、价值观不明确、
个别同学对音乐理解不够透切,这有待今后教学中扬长避短,让每个同学都得到全面发展。以后要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使他们能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和正确对待音乐课;用学过的理论指导自身的行为,能够明辨是非,使同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风气,对日常生活中接触的音乐有积极探索的兴趣,
《飞翔的翅膀》学情分析
《飞翔的翅膀》效果分析。。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节课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根据“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世界”设计思想,教师只是引导者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