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第2课时学案湘教版必修1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第2课时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那么,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哪里呢?外力作用又是怎样改变地表形态的呢?

1.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2.以流水和风力作用为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3.说明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相互关系,能够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 4.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加深对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认识。 一、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1.外力作用

(1)表现形式:风化、① 、搬运、② 、固结成岩作用。 (2)形成地貌:侵蚀地形、堆积地形。 2.流水作用

(1)侵蚀作用:冲刷坡面,使沟谷、河床加宽加深。

(2)沉积作用:冲积扇、③ 、河口三角洲。 3.风力作用

(1)侵蚀作用:风蚀蘑菇、风蚀城堡。 (2)④ :沙丘、⑤ 。 二、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1.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明显的。 2.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变

(1)合理措施:修筑⑥ ;填海⑦ ;建造⑧ ;植树⑨ 。

(2)不合理措施:过度⑩ ;不合理 ;破坏 。 【答案】 ①侵蚀 ②堆积 ③冲积平原 ④沉积作用 ⑤黄土高原 ⑥梯田 ⑦造陆 ⑧水库 ⑨造林 ⑩放牧 用水 植被 1.外力作用的各种表现形式是孤立存在的吗?

【提示】 外力作用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它们之间是互为条件、密切联系的统一过程。岩石风化易被侵蚀,而侵蚀作用又为新裸露在地表的岩石接受风化提供了条件。有了风化、侵蚀的产物才有被风、流水、冰川等动力进行搬运沉积的可能,而固结成岩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又为风化、侵蚀提供了条件。 2.风化作用和风力作用是一回事吗?

【提示】 不是一回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水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发生崩解和破碎等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风力作用则指风的侵蚀、搬运、沉积等作用。风化作用中对岩石产生破坏的是相对静态的物质(温度、水、生物等),而风力作用中风是动态的。 图Ⅰ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Ⅱ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1200余米,相对高度128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据此回答1~2题。

1.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图Ⅰ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2.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有( )。

①岩浆侵入 ②地壳运动 ③外力作用 ④火山喷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构成“巨蟒出山”景观的岩石是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根据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可知,丁为岩浆、乙为岩浆岩、丙为变质岩、甲为沉积岩。第2题,该景观的形成过程是先经过岩浆侵入形成岩浆岩,再经地壳运动,使岩石露出地表,然后经外力作用形成。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答案】 1.B 2.A

3.台湾东北的野柳地质公园有一块形似“金钱豹”的岩石,每年只能在农历大潮的退潮期间见到,不过在2011年4月勘察时,发现“豹头”掉在地上,“金钱豹”已“一命呜呼”(见图)。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海浪侵蚀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 【解析】 形似“金钱豹”的岩石只能在大潮的退潮期间见到,说明其位于海洋中,故导致“豹头”的掉落应为海浪侵蚀作用。

【答案】 B

4.图中河床剖面呈“V”型的河段是( )。

A.a B.b C.c D.d

【解析】 河流上游多流经山区,河床呈“V”型。 【答案】 A 探究一 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互动探究] 读常见的侵蚀与堆积地貌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以上不同地貌形态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形成的主导性外力作用。 (2)喀斯特地貌是怎样形成的?典型地貌类型有哪些?[提示:CaCO3+CO2+H2OCa(HCO3)2] (3)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

【答案】 (1)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如图中的风蚀蘑菇、沙丘。②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如图中的溶洞、冲积扇、黄土高原地貌、河口三角洲。③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如图中的冰蚀地貌。④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如图中的海蚀地貌。

(2)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为喀斯特地貌。常见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石林等,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及洞中钟乳石、石笋、石柱等。

(3)我国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风积黄土经内力抬升后,受到流水侵蚀切割而成。

[归纳总结] 主要外力作用及地貌 外力作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用 使地表岩石被破风化作坏,碎屑物残留普遍(如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用 在地表,形成风化壳 形成戈壁、风蚀风力 洼地、风蚀柱、干旱、半干旱地区(如雅丹地貌) 侵蚀 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侵使谷底、河床加蚀深加宽,形成作流侵 “V”型谷,使坡湿润、半湿润地区(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用 水蚀 面破碎,形成沟瀑布) 侵壑纵横的地表形蚀 态 溶形成漏斗、地下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如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蚀 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冰蚀冰川 平原、冰蚀洼地侵蚀 (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 形成冲积扇(出流水 山口)、三角洲沉沉积 (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 积作形成沙丘(静止用 风力 沙丘、移动沙丘)沉积 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仙境)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如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 出山口和河流中下游(如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干旱内陆地区(如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 探究二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互动探究] 1.梯田耕作和坡地耕作,哪一种方式更有利于农业生产,为什么?

【答案】 在梯田上耕作的方式更有利于农业生产。因为梯田是相对平坦的地块,既有利于耕、种、收等活动的进行,又能保土、保肥、保水。若在坡地上耕作,因坡度大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土层变薄、肥力下降,农业生产趋向恶性循环。

2.如何评价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答案】 评价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其标准是看这种改变是否使自然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是否顺应了自然规律。

[归纳总结]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平整田地、修筑梯田、挖河沟渠、填海造陆 改造的合理行为 人类对地表形态改造的毁林开荒、陡坡开荒、围湖造田 不合理行为 读某河流示意图,回答1~2题。

1.甲处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 ..

A.中游落差小 B.地转偏向力作用

C.河流含沙量大 D.入海口潮差小 2.乙现象最终消失的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风化作用 C.侵蚀作用 D.堆积作用

【解析】 第1题,甲为河口的三角洲,主要是河流携带泥沙在入海口流速降低,海水顶托,导致泥沙堆积。第2题,由于源头不断被侵蚀,瀑布最终消失。

【答案】 1.A 2.C 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为冲积扇地貌,此地形一般分布在 。 (2)冲积扇是 作用形成的。 (3)冲积扇地貌的形成过程

是 。 (4)冲积扇组成物质的分布特点是 。

3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第2课时学案湘教版必修1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第2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那么,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哪里呢?外力作用又是怎样改变地表形态的呢?1.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与地表形态的关系。2.以流水和风力作用为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awn8266xh47le14lopx1jxus0hl5300vvp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