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11印染4(书) 局外人?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局外人?

11印染4班 金圆圆

指导老师:王国栋

“局外人”现在这个社会有多少人在充当这个角色,如果人人都是局外人那这个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和文中的默而索一样吗?

文中的默而索是怎样一个人,可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或许在我们认识了加缪这个人后,我们会对主人公有一定的理解。

阿尔贝·加缪法国著名法国作家,1913年11月7日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法属阿尔吉利亚,父亲是欧洲人,母亲是西班牙血统,自己却在北非的贫民窟长大。在他的一生中,无论是他的作品还是他的现实人生,他都在与荒诞作斗争。他反对歧视北非穆斯林,也援助西班牙流放者,又同情斯大林的受害者。1957年,他因为“作为一个艺术家和道德家,通过一个存在主义者对世界荒诞性的透视,形象地体现了现代人的道德良知,戏剧性地表现了自由、正义和死亡等有关人类存在的最基本的问题”,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在文章中为什么主人公会对自己母亲的死冷漠对待,甚至不想见自己母亲最后一面,也不知道母亲的去世时间和年龄。但是从整篇文章看来,默而索把母亲送到养老院是因为母亲在自己家里很孤单,而

养老院里至少有其他的老人陪伴不会寂寞,这也算默而索考虑周到了。而母亲死了为什么不哭在文章最后也是有回答的“妈妈已经离死亡那么近了,该是感到解脱,准备把一切重新过一遍。任何人,任何人也没有权利哭她”。他认为母亲的死是一种解脱,在死后母亲能再重新来一次,这不是悲伤的事,反而应该觉得高兴,因为母亲又得到了新生。但是世俗的眼睛看到的却不是这样,他们认为母亲死了不哭是大大的罪过。这罪过跟弑父相比是可以等同的,所以在最后默而索就因此而被判了死刑。

在默而索被捕入狱后,原来深爱他的女朋友只来看了她一次,他的朋友莱蒙也只是在法庭上为他做了一下证,甚至就根本没有坚持自己的证词,在法官宣布死刑时也没有站出来为默而索辩解。而以前养老院的院长、门房,那些表示理解他的人都出来证明他有罪了,这是多么可笑的一件事。他们的背叛让我感觉到一阵凄凉,不仅是为默而索,而且是为整个社会。在别人陷入困境时不是帮他一把,而是置之不理甚至是再补一脚。

这样荒谬的思想,在这样面对不公的审判,默而索还是一样的冷漠,他觉得现在死了至少有人会恨他,自己死的也不寂寞。这样一个对世界,对自己冷漠、无视的人,在主流社会是不会被接受的,他就不应该存在在这个世界,所以他死了。在默而索成为局外人时。我们不禁要想到底是世人错了,还是主人公荒唐。

默而索最后的死,可能荒唐,但是对于他自己来说是不是能称作是一种幸福呢,一种解脱的幸福。

4avmt658sk7b3ef97wu606i7k4ff8500zi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