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地理第2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2节第2课时大气的运动同步学案鲁教版必修1 (2)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最新中小学试题试卷教案资料

第2课时 大气的运动

1.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的自然现象。(重难点) 2.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成因,掌握高空风和近地面风的形成及特点。 3.掌握等压线图和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及应用。(重难点)

[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

教材整理1 热力环流

阅读教材P38全部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形成原因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2.形成过程

正误判断:

(1)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近地面热的地方气流下沉,冷的地方气流上升。( )

(2)近地面热的地方等压面向上凸,冷的地方等压面向下凹。( ) (3)军港的夜……海风轻轻地吹。( )

【提示】 (1)× 近地面热的地方气流上升,冷的地方气流下沉。 (2)× 近地面热的地方等压面向下凹,冷的地方等压面向上凸。

(3)× 在沿海地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 教材整理2 大气水平运动——风 阅读教材P39全部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主要作用力及特征:

(1)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 (2)摩擦力:始终与风向相反,使风速减小。

最新中小学试题试卷教案资料

(3)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 3.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以北半球为例):

理想 风向 高空 风向 近地 面风 向

正误判断:

(1)近地面的风向应考虑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一般不考虑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随着高度的增加,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逐渐变小。( )

(2)摩擦力阻碍风速但不影响风向。( ) (3)海面上的风力往往比陆地上大。( )

【提示】 (1)√ 近地面风受摩擦力、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风受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2)× 摩擦力既影响风的速度也影响风向。

(3)√ 海洋表面与陆地表面的摩擦力不同,陆地表面摩擦力大,海洋表面摩擦力小,所以相同气压条件下,海洋表面上的风力往往比陆地上大。

[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

热力环流的形成及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 某区域甲、乙、丙三地的温压关系图。 受F、P和f(摩擦力)共同影响 受F和P(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 图示 受力状况 只受F(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 风向 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 与等压线平行 与等压线斜交

4atvm4ssyp6vudb8bhn079ew80o9bl00s9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