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导论知识精要
护理学导论复习
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 1.南丁格尔对护理专业的贡献
(1)为护理向正规科学化发展提供了基础 (2)著书立说,阐述其基本护理思想 (3)致力于创办护士学校
(4) 创立了一整套护理管理制度
(5)强调护理伦理及人道主义护理观念 2.现代护理的发展历程
(1)建立了完善的护理教育体制 (2)护理向专业化发展 (3)护理管理体制的建立 (4)临床护理分科
3.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的圣多马医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南丁格尔护士训练学校
4.国际护士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ICN)于1899年在英国伦敦成立。 1899年美国人约翰逊在福州建立了中国第一所护士学校 5.南丁格尔的代表作:医院札记和护理札记
6.护理学:护理学是健康科学中的一门独立的应用性学科,以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为基础,研究如何提高及维护人类身心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以及发展规律。 7.护理概念的发展:以疾病为中心(19世纪60年代-20世纪40年代) 以病人为中心(20世纪40年代-70年代) 以健康为中心(20世纪70年-至今) 8专业的特征:(1)以提供满足社会服务的需要为目的 (2)有完善的教育体制 (3)有系统完善的理论基础 (4)有良好的科研体系 (5)有专业自主性
9.按照护理的功能来分,护理可分为:独立性护理功能,合作性护理功能,依赖性护理功能。 独立性护理功能是指护理人员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来决定的护理措施及服务 按照工作的专业性质来分:专业性,类专业性,非专业性。
按照工作场所的不同来划分:医院护理,社区护理,护理教育、科研及管理。 10.护理学基本概念包括;环境、健康、护理、人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
1.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2亚健康状态: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一些功能发生改变的状态,主观上有不适感,但临床检查无明显疾病,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活力降低
3.影响健康的因素:生物因素(包括生物性致病因素,遗传因素,个体生物学体征)心理因素、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行为与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其中生物因素是主要因素,行为与生活方式是重要因素。
4引起亚健康状态的因素:1脑力和体力超负2心理失衡 3人的自然衰老 4疾病前期 5人
1 / 7
护理学导论知识精要
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
5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亦称生活质量或生命质量 生存质量的概念:生存质量是个体在其所处的文化和生活习俗的背景下,由生存的标准、理想、追求的目标所决定的对其所处的社会地位及生存状况的认识和满意程度。它包括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状态四个方面
6健康促进的概念: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其自身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7促进护理的相关护理活动:(一)促进护理的行为:1基本健康行为2保健行为(如定期体检、预防接种)3预警行为(预防事故发生和事故发生后正确处理的行为,如系安全带,自救他救行为)4避免有害环境行为5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二)危害健康的行为1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 2致病模式行为)(A型与冠心病有关,C型与肿瘤有关) 3不良疾病行为(得病后不好好配合等) 4.违反社会法律、道德的危害健康的行为
8疾病的概念:疾病是机体在一定内外因素的作用下而引起的一定部位的功能、代谢、形态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损伤与抗损伤的病理过程,是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生命活动障碍。
9.病人角色的特点(1)免除或减轻日常生活中的其他角色及义务,免除的程度取决于所患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2)病人一般不需为其患病承担责任
(3)病人应该努力使自己康复,有接受治疗和康复的义务
(4)病人有寻求有效帮助、并在治疗中积极配合医疗和护理的责任 10.常见的病人角色适应不良及心理原因:1角色行为冲突(病人不能很好地由常态下的社会角色转向病人角色,实际上,角色行为冲突是一种视疾病为挫折的心理表现) 2角色行为强化(病情好转后,仍安于病人角色,产生退缩和依赖心理) 3.角色行为缺如(不愿承认自己是病人,常发生于由健康角色转向病人角色及疾病突然加重或恶化时) 4角色行为减退(由于某种原因,病人又重新承担起原来扮演的其他角色,忽视了病人角色) 5角色行为异常(产生的悲观,失落甚至自杀的行为)
11护士在帮助病人角色当中的作用:常规指导,随时指导,情感指导
12.疾病对个体的影响:正面影响(安心休养,增强警惕) 负面影响 疾病对家庭的影响1家庭经济加重 2家庭成员心理压力增大
13疾病的预防: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针对疾病易感期而采取的预防措施 二级预防是发病前期和发病早期的预防措施,关键是三早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慢性病以二级预防为重点 三级预防(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14.初级卫生保健:是指人们所能得到的最基本的保健照顾,包括疾病预防、健康维护,健康促进及康复服务
第三章需要与文化
1需要的分类:1生理需要2社会需要3情绪需要4智能需要5精神需要 2需要的特征:1无限动力性2共性与个性3整体关联性4社会历史制约性
3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4各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
(1) 低层次需要需优先满足
2 / 7
护理学导论知识精要
(2) 各层次需要需满足的时间不同
(3) 较低层次需要满足的基础是较高层次需要产生的基础 (4) 各层次需要可重叠出现
(5) 各需要之间的层次顺序并非固定不变
(6) 越高层次需要,其满足方式和程度差异较大 (7) 基本需要满足的程度与健康密切相关
5.卡利什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在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中增加了一个层次,即刺激的需要
6.需要理论对护理实践的指导意义:1识别病人未满足的需要 2领悟并理解病人的情绪和行为 3预测病人即将出现或未表达出的需要 4识别病人需要的轻重缓急
7文化的概念:文化是在某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活方式的总和,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风俗习惯、风尚、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以及相应的物质表现形式。
文化现象包括三个方面: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方式文化
8亚文化:当一个社会的某一群体形成一种既包括主流文化的某些特征又包括一些群体所不具备的文化要素的生活方式时,这种群体文化被称为亚文化
9.文化的特征:1超自然性 2超个人性 3地域性和超地域性 4时代性与超时代性 5文化的象征性 6文化的传递性
10文化的功能1文化是社会和民族相互区分的标志 2文化产生了社会的系统行为规范 3文化是社会团结的基础 4文化塑造人的社会性
11.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文化休克,又称为文化震撼和文化震惊,特生活在在某一文化环境中的人初次进入另一种不熟悉的文化环境,因失去自己熟悉的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所产生的思想混乱与心理上的精神紧张综合征
12.文化休克经历的四个阶段:蜜月阶段,沮丧阶段,恢复与调整阶段和适应阶段。文化休克的变化过程一般用U型曲线来解释。
13.文化休克的预防:(1)预先了解新环境的基本情况 (2)针对新文化环境进行模拟训练 (3)主动接触新文化环境的文化模式 (4)寻找有力的支持系统
14.莱宁格跨文化护理理论:提出护理的核心是文化关怀,日出模式:I级为世界观和文化社会结构层,II级为文化关怀和健康层,III级为健康系统层,IIII层为护理关怀决策和行为层
15.帮助服务对象适应医院文化环境的策略:(1)帮助服务对象尽快熟悉医院环境 (2)尽量少用医学术语 (3)掌握文化护理技巧
(4)提供适合服务对象文化环境的护理
第四章 成长与发展
1.成长:又称生长,指由于细胞增殖而产生的生理方面的改变,表现为各器官、系统的体积和形态改变,是量的的变化,可用量化的指标来测量
2.发展:又称发育,指生命中有顺序的可预期的功能的改变,是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与环境间的互动而产生的身心变化过程。表现为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和机体能力的演进。
3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