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语文:新人教版选修教案《文章写作与修改》4.1《整体的调整》.pdf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学海无涯

教育,甚至可以说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生活所赐。我们都是在生活的教育中懂事明理而逐步成熟起来的。材料如此丰富,该如何选材切入呢?此文只写了一件下棋的小事,叙议结合,为我们阐释了要勇于面对失败和挫折的人生道理。如果选择许多件事,恐怕会杂乱,造成中心不明;如果不写事件,只讲理论,又恐怕会空洞无物,缺乏感染力。此文在切入角度和材料的选择上可做典范。 三、“例文借鉴”的点评与交流 [例文一]点评:

原稿最大的问题是内容不够充实,需要添加内容,仔细比较原稿与修改稿可以发现两大变动:

1.题目的修改是文章整体修改的很重要的一步。俗话说“好题一半文”,好的文章题目既要与文章内容协调一致,又要耐人寻味,内涵丰富。

例文原稿题目是“眼睛”,修改稿为“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这一改可谓巧妙!通读原文,我们可以了解这篇文章塑造了一位乐观的盲女形象,题目却反其义而为之!她的眼睛的确看不见,但心理却是“明亮”的,这样的题目增强了文章的内涵,值人深思。相比之下用“眼睛”作题目就平庸多了。

2.修改稿较原稿内容更加丰富充实。修改稿在三个地方丰富了内容:如第二段,原文只用“我疑惑不解了,我希望了解她”概括写出自己的感受,过于笼统;修改稿则不惜笔墨,“一连串惯性思维信号在我脑际闪现……”,作者连用8个问句,问出了自己的疑惑,也问出了读者的疑惑,吸引读者也想去了解这个人。再如第三段,原文“她也讲了自己的一些事情”,很是概括,读者自然不明,这样“惜墨如金”是不利于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的。而修改稿用一组排比“她谈起了……”,又加上一个省略号,一个健谈爽朗的少女形象就跃然纸上了!加上神态动作的描写“讲着还忍不住咯咯笑着”,更突出了女孩的乐观。还有这一段结尾,修改稿在“她会怎样”之后加上了作者的想象“──承认?沉默?哭泣?争辩?或愤然离去?──一般,残疾人最忌讳这个的呀”,又是一连串的问句也问出了读者心理的猜想,作者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丰富了文章内容。

[例文二]点评:

原稿缺点在于切入角度不好。《我和奶奶》原稿按时间顺序记叙了“我”和奶奶共同生活的点点滴滴:奶奶和“我”玩游戏、折工艺品,给我讲故事、当家教,奶奶得病、病殁……选材丰富,记叙语言倒也情真意切。但是,选材过于庞杂,没有一条清晰的线索,读者读起来就不易理清思路,人物形象也就不够鲜明了。

写人物,特别是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人物不好驾驭。为什么呢?与要塑造的形象太熟悉了,材料丰富,如不能果断取舍,找不到好的切入角度,就会造成文章详略不当、线索不清,人物塑造也就不会成功!而修改稿则大胆取舍,巧妙地选取普通的一物──纸鹤作为文章线索,情节集中,线索清晰,虽篇幅短小,形象塑造却很成功,主题也明确起来了。下面我们做一下细致的比较:

1.目的改变,体现切入角度的不同。原文题目是《我和奶奶》,这一题目切入角度过大,体现作者思路的宽泛,这一题目就注定了文章内容的繁杂;修改稿题目《奶奶和纸鹤》化小了切入点,小作者自然有话可说,全文紧紧围绕纸鹤展开,记叙奶奶的慈爱,抒写对奶奶的依恋与不舍,情感抒发更深更透!

2.原文采用顺序的方式,记叙从小到大的经历,平铺直叙,详略不当,给人一种记流水账的感觉。文章开头的空洞是最大的缺点,“我的奶奶是一个慈祥的老人”,“我们之间没有距离,心与心在一起,她是我最亲的亲人了”,这些似乎给“奶奶”贴了一个标签。没有内容先贴标签,这是记叙文的一大忌。而修改稿则采用倒叙的方式,由纸鹤引出回忆,自然的引出

学海无涯

文章主人公──奶奶:“我房间的屋顶上挂着好几串五颜六色的纸鹤,微风吹过它们的时候就好像一只只振翅欲飞的仙鹤……”读者似乎看到了那些纸鹤,也随之去追忆那矮小的身影:奶奶与纸鹤有何关系?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联想?奶奶是一个怎样的人?一系列问号会在脑中浮现,倒叙开头起到了设置悬念的作用。 四、“写作实践”的具体操作与讲解

第一题,这是一篇说明文,选用此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注意思维的条理化──这是不同文体写作的共同基础。

这篇文章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散”,其主要毛病是没有按一定的中心组织材料、安排顺序,只是东抓一点,西抓一点,一个方面才说了几句,又急急忙忙去说另一方面。结果是哪一方面都没有说明白。文章第一段从水的作用入手,第二段以“首先”开头写水的构成等性质,第三段写水的形态,第四段是水的用途,五六两段则写水污染。内容面面俱到,没有抓住一个统一的中心来统帅材料。再者,文章有“首先”却没有“其次”,结构混乱。

抓住特征,有序说明是写作说明文的基本要求。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质的规定性,一个事物的特征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我们要说明一个事物,必须抓住这事物的特征,才能把被说明的事物准确清晰地介绍给读者,让人们对这事物有确切明白的了解。但事物与事物间的情况又各不相同,有的事物的形态、性质、发展等比较单纯,我们说明这类事物时,不妨将面展得开一点;有的事物的形态、特点等复杂而多样,往往有很多方面的特征。我们在介绍这类事物时,不可能在一篇说明文中面面俱到,只能根据需要,一次谈一两个特征。写这类事物的说明文时,更应该注意把握一个明确的说明中心,并以此安排说明顺序。

写作此文,要通过说明使人们不仅了解水的性状、特征、功用,而且知道水的存在、水和人类的关系以及水是什么样的东西,进而能够更好地利用水来为之服务。要抓住水的形态、色、味等方面的特点,可以使用下定义、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这样文章既有生动的描写,又有形象的比喻,使人读了感到生动有趣,并体现其科学性和准确性。结构可采用先总说,再分几项说明,最后总结全文的形式。

因此,原文在选材剪裁上进行重新整合,结构上也要做适当调整。 [参考例文]

水是什么样的物质呢?

水的构成在不同概念上有着不同的解释。用化学方面语言概括说水是由氢、氧构成的一种物质;而在物理方面则解释为水是由一些微小的颗粒──离子构成的一种能够自由移动的物质。通俗一点说,在正常的情况下,水是无色、无臭、无味、透明的液体。

首先,水是液体,水的形态并不固定。石块和木块有一定的形状,无论放在桌子上或者盒子里,它们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形状,都是固体。水就不同,放在圆杯子里就成为圆形,放在方盒子里就成了方形。由于所处地势、环境不同,水的形态也会出现很大差异,例如,从山腰飞流而下的瀑布和缓缓的溪流,二者就截然不同,前者形态变化急剧,后者变化则细微、缓慢。其次,水是无色透明的。有人说水是白色的,这话错了。拿水同牛奶比较一下就会明白,牛奶才是白色的,水是什么颜色也没有的。如果把一根筷子插入牛奶里,我们就看不见它。再把一根筷子插入清水中,我们能够透过清水看见插入的筷子。再次,水是无臭、无味的。怎样来区分无色透明的烧酒和水呢?光凭肉眼是毫无办法的。只要闻一闻,尝一尝就能正确无误地区分了。烧酒有酒的气味和味道,而水却什么气味,什么味道也没有。

水是人类必需的能源,工业农业各方面都需要水,离开了水,庄稼不能生长;离开了水,鱼儿不能成活。农业上,水可以用来灌溉田地;工业上,水可以用来制造水泥;水利工程方面,它的作用就更大了,新的三峡工程的建成就是利用水来发电,这样可以节省国家许多资

学海无涯

源。可见,水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好好利用。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下面我们归纳了两稿的内容层次供参考:

原文:

第一段水的重要性 第二段①水的构成

②水的密度、沸点 第三段①水是不停运动的

②水的形态变化 第四段①水的用途

②水的重要性

第五段①滥用水源、污染水源的现象

②今年广东等省缺水 第六段呼吁人们节省水、保护水

修改稿:

第一段用一句话概括水的重要性 第二段水的构成 第三段水的性质 第四段水的三态变化 第五段水的用途

语文:新人教版选修教案《文章写作与修改》4.1《整体的调整》.pdf

学海无涯教育,甚至可以说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生活所赐。我们都是在生活的教育中懂事明理而逐步成熟起来的。材料如此丰富,该如何选材切入呢?此文只写了一件下棋的小事,叙议结合,为我们阐释了要勇于面对失败和挫折的人生道理。如果选择许多件事,恐怕会杂乱,造成中心不明;如果不写事件,只讲理论,又恐怕会空洞无物,缺乏感染力。此文在切入角度和材料的选择上可做典范。三、“例文借鉴”的点评与交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aou903ow76msol1o4w75dq8n1si8z00ub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