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结尾”写作技巧点拨复习资料
教学目标:
1、 2、
学习记叙文“结尾\常用写作技法 学生在写作实践中,运用所学技法。
教学重点:
学习记叙文“结尾”常用写作技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1、 2、 3、 二、
学生习作结尾常见类型 重视结尾,但不得法。 啰嗦拖沓,为凑字数。 敷衍了事, 戛然而止. 好的结尾的特点 简洁、漂亮、有力。
三、
常用技法点拨
(一 )首尾呼应,凸显主旨
首尾呼应,是扣题的一种.前有呼,后有应,不仅能使文章内容的来龙去脉更清晰,使全文结构完整,严谨,浑然一体,还能深化文章中心,升华情感,加深读者对文章的理解。
例文:(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结尾):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宗璞《紫藤萝瀑布》
(二) 名言警句,升华主旨
用名言警句、诗词谚语等收尾是扣题的一种好办法,这些经典的言论都是生活的浓缩,言简意赅,它们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用在文章结尾往往能表达出人生的真谛或真情,能起到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的作用,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例文:席慕蓉曾说:“友谊如同花香一样,还是淡一点好,越淡越使人依赖。”三年间,我们一起哭过闹过,更多的却是携手笑对人生。在这离别的时刻,我想笑着告诉各位:“明月装饰了我的窗子,而你们却装饰了我的梦.” (三)景物烘托,情景合一
用景物描写结束全篇,也是记叙文结尾常用技法。这种方法主要表现在画面、意境与情感三者融合,用精彩的语言进行描绘,从而造就既有诗情画意又有丰富思想情感的艺术境界,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让读者获得景与情的双重陶醉,产生绝美的艺术效果。
例文: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鲁迅《故乡》 (四)巧用修辞,意蕴无穷
巧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采用这些手法结
尾,往往能达到含蓄、隽永的效果,读来饶有滋味,意蕴无穷.
例文: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
—----——朱自清
《春》
四、
记叙文“结尾\常用技法小结 技巧一:首尾呼应,凸显主旨。
技巧二:名言警句,升华主旨. 技巧三:景物烘托,情景合一. 技巧四:巧用修辞,意蕴无穷。
五、
点石成金
选择老师归纳的方法,尝试运用,或者独辟蹊径,为下文补写一个结尾,
使文章结尾别具特色.
六、学生写作,展示评价,师出示原文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