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光现象
一、 光的传播
【设计思想】
根据课程标准及本节教材的内容,将重难点确定为“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考虑到光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本节又是光学知识的第一节。如果处理不好,可能造成学生只能机械地记忆,很难真正理解,不利于后面的教学。 为了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中设置了“三个演示实验”,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到光在透明的气体、液体、固体中的传播径迹,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为突破难点“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在教学中设置了三个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如何能通过两个小孔看到物体,从而知道栽电线杆、站队、射击瞄准等都是类似的现象;亲身体验影子、小孔成像是形成,从而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判断日食、月食等的成因。加深了学生对光沿直线传播及应用的理解和掌握。
课程标准要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种。 ●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能理解常见的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知道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2.过程与方法
●初步形成发现问题,形成课题,建立假说,检验论证,评价发展的思维程序; ●观察光在空气、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感受我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增强对中华民族的科学文明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究过程以及光速的应用。能解释简单的光直线传播现象。
难点:光直线传播规律的得到及解释光直线传播现象。 【教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器材】
卫生香(或有烟蚊香)、激光笔、一空烧杯、一装有水(滴有少量的牛奶或豆浆)的水槽、火柴、蜡烛、玻璃砖一块、带量角器的白园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哪些物体能自行发光?如太阳、电灯、燃烧的火焰、夜晚的萤火虫、在大海深处的灯笼鱼、斧头鱼、水母。哪些物体看起来能发光,但那不是它们自己发光,而是反射的光?如月亮、镜子和所有能看见的物体 二、新课开始 教师用:排球、乒乓球(用细线拴好)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旁 注
4
教师: \激光直射人眼时,会对眼睛有损伤,实验前、后及实验中绝对禁止激光直射自己或他人眼睛!\ (一)光源
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二)光是如何传播的
【演示1】将激光沿着白板表面传播,观察它的传播方向。 【演示2】将激光射入水中,观察它在水中的传播方向。 【演示3】将激光射入玻璃中,观察它在玻璃中的传播方向。
大量事实说明:光在真空中、在同一种透明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提出问题引入活动:同学们在小学或更早的时候做过手影游戏吗?
教师: 手影是怎么形成的?手影为什么会随手形的变化而变化?
教师引导鼓励:如果在流动的水中插一竹竿,水能绕过插在水中的竹竿而向前流动,光能否像水那样绕过吗?
教师引导:太阳光射进教室时,此时我们看不到光,设想一下,用扫帚将地上的灰尘扫起来,还看到吗?
教师引导:自然界中大的天文现象……
教师:用投影仪演示日、月食的形成过程(因陋就简,形象直观),并投影出它的解释图。
接着说明其应用--\夏、商、周断代工程\
过渡:我国古代对光的这种传播规律早有记载,最早的是4世纪《墨经》记述了一种叫小孔成像的现象。下面我们重温一下古人观察到的现象。
教师:除上述记载外,我国宋代博学家沈括有一部科学巨着,被英国的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的坐标,大家知道这部巨着吗?《梦溪笔谈》它里面也有这一现象的描述
投影:\若鸢(yuan)飞于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所束,则影与鸢相逆,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 给出解释
投影:作图给出解释 (三)光的传播速度
过渡:情景设置:两小孩为光传播是否需要时间所进行的争论。 光速到底是多少?现在测得光速为3×108m/s,即每秒钟光要走3×108m的距离,这个距离相当于绕地球赤道7.5圈
教师小结:投影:三、光的直线传播 1、光沿直线传播。 2、光速为3×108m/s。
课堂回顾: 1、光是沿 传播的。 2、影子的形成说明 。 3、光的传播速度为 m/s。
4、用步枪瞄准射击时,要求\三点一线\这是 规律的应用。
5、日食和月食都是光的 形成的天文现象,科学家利用天体力学的方法向前推出历史上日食和月食发生的确切年代,再结合古籍中天象的记载,令人信服地确定了 的确切年代。完成了 工程。
4
发散与问题:
1、光总是沿直线传播吗? 2、光速都是3×108m/s吗?
3、光如果不是沿直线传播,而是像水那样向前流动,我们的生活会有哪些不同?
4、光速如果与现在的声速相等,与现在相比又有什么不同? 四位学生利用投影仪做,教师请学生边做边解说。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手是肉色的,为什么影是黑色的? 2、所有的物体都有影吗? 3、影是怎样形成的?
4、影为什么会随手形的变化而变化? 5、手影为何不在黑板上? 光可能沿直线传播
学生回答:实验收集证据
学生不会用烟雾来显示光的传播方向 学生交流:学生自己做给其他同学看。
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光直线传播的实例:学生可能没有举出日食和月食。 学生活动:用自制的针孔照相机观察蜡烛火焰的像。 学生交流:可能观察到屏上的是圆形的,正立的 学生计算,给出地球半径6.4×103km 学生练习巩固
时间允许可让学生讨论,试着回答 体现对学生的关怀 让学生体验成功
教师的指挥、引导作用
渗透物理研究的方法--类比。这时教师的引导作用是不可忽视,同时学生也在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思考,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的 体验成功
思维发散与应用
物理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体会科学的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实施情感目标 创设情境,再次进入活动
语文与物理的结合,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上升为理论,处理好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正确对待挫折、失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在悄然实施 对知识内容再进行回顾 三、 布置作业 1. 默写概念
2. 动手动脑学物理 3. 指导练习册1.1 【教学后记】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
4
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声音的特性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三、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