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统计历年考题及参考答案
(2004年7月—2005年1月)
一、名词解释
1.工业产品生产能力 2.企业营业收入 3.市场潜量 4.企业统计控制
5.企业统计信息管理体系6.固定资产净值 7.企业效绩综合评价8.企业经营统计决策 9.定序尺度 10.企业增加值 11.德尔菲估计法 二、判断题
1.企业统计中的企业分类应按经济活动的性质将一个企业划分为若干不同的经济活动单位。( × )
2.企业统计的职能归纳起来有描述、评价、预测、决策和控制五个基本职能。( √ ) 3.实际工资的计算方法为:实际工资=货币工资×物价指数。( × ) 4.企业除了自有资金以外,负债是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 √ ) 5.计算品种计划完成程度时,实际值应采取“不抵补原则”。( √ ) 6.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评价标准有四种:计划标准、时间标准、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 × ) 7.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在技术水平不变时,若劳动投入量不变,资金增加1%,产出将增加α%。( √ )
8.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集中体现在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的能力上。( × ) 9.统计决策的每种行动方案在每一种状态下的收益报偿是不可计量的。( × ) 10.企业投资经营过程中所支付的现金数量为现金流入量。( × ) 11.我国三次产业中的第三产业全部都属于企业。( × )
12.企业外部环境可归纳为企业经营活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而且很多环境因素都以市场为中介影响着企业的行为。( √ )
13.工资相对增长系数反映了平均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关系,也表明了工资费用率的变动程度。( √ )
14.采用现行价格计算价值量指标,可以反映报告期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和水平,也可以研究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实物量的综合动态变化。( × )
15.无量纲化即将指标实际值转化为指标评价值。( × )
16.采用领先指标预测法进行预测时,当领先指标增长速度加快,则预示经济形势将趋于紧张。( )
17.决策目标是指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对未来状况作出的一种判断。( × ) 18.制度工作工日和制度工作工时是企业最大可能利用的劳动时间。( × )
19.货物和服务都是企业经营成果,但货物是有形产品,服务是无形产品,因此企业产品实物量统计只包括货物,不包括服务。( √ )
20.预测精度可以用预测误差来反映,预测误差是通过所预测现象的实际值减支其预测值得到的。( √ )
21.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将产业部门划分为门类、大类、中类三级。( × )
22.在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波动的情况下,应计算货币工资指数来表明企业劳动者实际生活水平的变动。( × )
23.平均等级指标和产品等级系数是不同的两个指标,但说明的都是产品的质量状况,它们的值越大,说明产品的质量状况越好。( × )
25.用功效系数进行某地区同行业经济评价时,一般采用同行业最低值为满意值。( × ) 26.市场需求预测的中心内容是确定未来市场的消费总量。( √ )
27.把货币的未来价值计算为现在的价值称为贴现。( √ )
28.企业经营中的资金,经过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再到货币资金等几个阶段后就完成了一次循环。资金在循环过程中不会发生增值。( × )
29.抽样调查是企业经营环境调查的一种重要方式,抽样调查分为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 √ )
30.当职工的货币工资不变,生活费指数降低时,职工的实际工资也会降低。( × ) 三、单项选择题
1.我国三次产业划分中的第一产业为( B )。 A.建筑业 B.农业 C.工业 D.商业
2.当社会环境某种因素可以用指标表示,而该因素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不能直接描述时,测定该因素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应该采用( D )。
A.时间数列法 B.功效系数当选 C.指标分析法 D.经验判断法 3.企业经营要素包括( B )。 A.人力、财力和物力 B.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C.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成果 D.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成果 4.计算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时,分母中的“产品产量”是( C )。 A.合格品次品之和 B.实际完成的产品产量 C.检验合格入库的产品产量 D.合格品与废、次品产量之和 5.企业纯收入表现为( B )两种形式。 A.税金和利润 B.成本和费用 C.工资和福利 D.福利和奖金
6.用功效系数法进行某地区同行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不允许值应为( B )。 A.历史最低水平 B.同行业最低水平 C.历史最高水平 D.同行业最高水平 7.当统计资料缺乏时,应采用的预测方法是( C )。 A.指标预测法 B.回归预测法 C.概率预测法 D.时间数列方法
8.目标销售额S??FV中,是( C )。
S?V?1???m???S?A.目标利润率 B.市场占有率
C.变动费用率 D.单位产品可变费用
9.某企业今年与去年相比,平均工资可变构成指数下降2%,平均工资固定构成指数上升3%,则平均工资的结构影响指数( D )。
A.减少% B.增加% C.增加% D.减少%
10.某地区2002年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品支出占当年生活费支出的85%。同年,该地区洗衣粉市场零售额占消费品零售额的5%。若2003年该地区的社会商品购买力的400亿元,按照2002年的消费比例及洗衣粉市场价格预测,该地区2003年洗衣粉市场潜量为( B )亿元。
A.20 B.17 C.340 D.380 11.不属于第三产业的企业有( C )。
A.房地产企业 B.交通运输企业 C.种植业企业 D.地质普查企业
12.可以计算数值之间的倍数,加、减、乘、除等数学方法都可以运用的计量尺度是( C )。 A.定距尺度 B.定类尺度 C.定比尺度 D.定序尺度
13.从企业经营环境的客观属性划分,企业经营环境可以分为( B )。 A.直接环境和间接环境 B.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C.市场环境和投资环境 D.生产环境和销售环境
14.为了反映企业劳动者对制度规定的劳动时间的利用程度,应计算( D )。 A.工人出勤率 B.作业率
C.制度工时数 D.制度工时利用率 15.下列对企业增加值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D )。
A.企业增中值包括生产活动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B.企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生产法和分配法 C.企业增加值是企业总产出的一部分
D.企业增加值可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经济技术联系
16.工资相对增长系数反映了平均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关系,如果二者同步变动,工资相对增长系数应( A )。
A.等于1 B.大于1
C.小于1 D.大于或等于1
17.在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中资产负债率属于( C )方面评价内容。 A.财务效益状况 B.资产运营水平 C.偿债能力 D.后续发展能力
18.利用统计指标及指标之间的联系,推测现象未来状况及可能达到的水平的预测方法是( C )。
A.概率预测法 B.回归预测法 C.指标预测法 D.时间数列方法 19.标准实物量( B )。
A.与实物产量成反比 B.与实物产量成正比 C.一定大于实物产量 D.一定小于实物产量
20.企业经营决策划分为确定性决策、不确定性决策和风险性决策是按照( D )划分的。 A.决策问题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 B.决策的目标和方法是否可以计量 C.决策管理层次 D.决策问题所处的状态 21.在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划分中,第三次产业的第一层次是( C )。
A.生产部门 B.生活部门
C.流通部门
D.管理部门
22.统计资料中的定距尺度的特点是( C )。 A.对资料进行定性的分类或分组 B.对各类现象进行排序
C.将现象之间的差距明确化
D.将现象设立一个客观的零点
23.当社会环境的某种因素可以用指标表示,而该因素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影响不能直接描述
时,测定该因素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应该采用( C )。
A.指标分析法 B.时间数列法
C.经验判断法
D.功效系数法
24.职工货币工资指数为110%,职工生活费指数为108%,则实际工资指数为( A )。
A.% C.%
B.% D.2%
25.按“工厂法”计算工业总产值,物质资料的转移价值( B )。
A.在企业内部可以重复计算 B.在企业之间可以重复计算
C.在企业之间不可以重复计算
D.在企业内部和企业内部之间都不可以重复计算
26.假设某厂送检产品为500件,经检验,合格品为450件,优等品为198件,次品为10件,
返修品为35件,不可整废品为5件,则废品率为( A )。
A.8% B.1%
C.7%
D.9%
27.在企业经营综合评价中,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是( D )。 A.目的性、可比性、同一性 B.目的性、协调性、重要性
C.目的性、稳定性、全面性
D.目的性、全面性、可行性
28.评价一项预测方案的优劣,应考虑两方面的问题,它们是( B )。 A.精度和误差 B.精度和费用
C.预测方法和预测费用
D.预测方法和预测误差
29.在企业经营统计预测中,如果不考虑其他的发展状况,只根据某一现象的历史资料来推测
现象未来水平,这种预测方法是( D )。
A.指标预测法 B.概率预测法
C.回归预测法
D.时间数列方法
30.对于一种决策,如果不仅知道有哪些可能的状态,还知道每种状态发生的概率,这种决策
是( A )。
A.确定型决策 B.不确定型决策
C.风险型决策
D.非确定型决策
四、多项选择题
1.企业经营系统的运行,实际上是( ACE )的总合。
A.物质运动 B.经济运动
C.信息运动 E.资金运动
2.企业经营环境调查的调查方法有( ACD )。 A.询问调查法 B.经验法
C.观察法 E.动态法
3.企业劳动者实际工资增长说明( A B )。 A.货币工资的增长快于生活费的增长 B.货币工资的增长慢于生活费的增长
C.货币工资不变,生活费指数降低 E.货币工资的降低快于生活费的降低
4.能够反映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出总量的指标有( BD )。 A.利润 B.总产出
C.增加值 E.总成本
5.市场经营预测的统计方法有( ABCDE )。 A.指标预测法 B.马尔可夫预测法
C.时间数列预测法
D.概率预测法 D.销售收入
D.货币工资不变,生活费指数提高 D.实验法 D.销售运动
E.回归预测法
6.一个科学的决策,必然具备的基本要素有( BCDE )。
A.决策方法 B.决策目标
C.决策方案 E.决策效果
7.影响企业的直接社会环境因素有( ABDE )。 A.政治环境 B.经济环境 C.自然环境 D.技术环境 E.人口环境和文化环境 8.企业劳动力包括( ACDE )。
A.固定工 B.退休职工 C.合同工 D.临时工 E.计划外用工 9.决定工业产品生产能力的因素有( ABE )。
A.设备数量
B.单项设备生产能力 C.设备完好率
D.设备全年有效工作时间 E.设备时间利用状况
10.在企业的全部费用中,不能计入产品成本的有( ABE )。
A.销售费用 B.财务费用 C.直接费用 D.间接费用 E.管理费用
11.在确定综合评价标准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有( BCDE )。
A.全面性 B.稳定性 C.同一性 D.协调性 E.目的性 12.投资决策方法的基础是( ACE )。
A.现金流量 B.计量单位 C.预期效益 D.投资项目 E.货币时间价值 13.信息按功能分为(ABCDE)。
A.评价性信息 B.预测性信息 C.决策性信息 D.描述性信息 E.控制性信息
14.企业的社会环境是指来自人类社会并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外部条件,包括(ABCDE)。
A.政治环境 B.经济环境 C.技术环境 D.人口环境 E.文化环境
15.反映原材料利用情况的统计指标有(CE )。
A.原材料消耗量 B.原材料消费量 C.原材料单耗 D.原材料利用率 E.原材料收入量
16.在计算企业的实物量指标时遵守的原则有( ABC )。
D.约束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