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新版大连工业大学化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考研已落下帷幕考研虽然已经结束好长时间,而它对于我来说,就像是昨天刚发生一样,清晰且深刻。

回首考研的这段经历,我收获了很多,也成长了许多。

开始基础复习的时候,是在网上找了一下教程视频,然后跟着教材进行学习,先是对基础知识进行了了解,在5月-7月的时候在基础上加深了理解,对于第二轮的复习,自己还根据课本讲义画了知识构架图,是自己更能一目了然的掌握知识点。

8月以后一直到临近考试的状态,开始认真的刷真题,并且对那些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反复的加深印象,这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

考研一路走来,真的很辛苦,考研帮里学长学姐们分享的宝贵经验不仅能让我打起精神背水一战,还使我的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

初试成绩出来的这两天,酝酿了一下,我也想为将要参加下一届考研的的学弟学妹们写一篇文章,希望你们从复习的开始就运筹帷幄,明年的这个时候旗开得胜。

文章字数很多,大家有时间可以阅读,文末有真题和资料下载分享,谢谢大家。、

大连工业大学化学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709)有机化学

(803)无机化学(含分析化学)或(805)物理化学或(816)高分子化学

参考书目为:

1、张文勤等编《有机化学》(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倪静安等编《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3、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主编《物理化学》,第六版,高教出版社,2017年8月出版;

4、于春玲主编,《物理化学解题指导》第二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5、韩哲文等编《高分子科学教程》(第二版)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关于英语

无非几大模块:阅读,完型,新题型,翻译,作文。 首先最最最重要的就是阅读,如果你把阅读搞“好”了,其他的都不成问题

而“好”的定义,不是简简单单的把题做对,“好”的定义有很多方面,下面的内容我会说。

其次是作文,我们都知道考研英语作文有两篇:大作文和小作文。就英语一来说,大作文通常(是通常哈)是图画作文,小作文是一封信。而作文是有模板的,模板不是最后简简单单的别人总结的东西,模板是要靠自己的积累,积累,量变后的质变。今年我在考场上用20分钟的时间把我自己总结的模板稍作修改,工工整整的默写了下来,那感觉真的很爽。

最后对于完形、新题型、翻译来说,前期投入大量的时间在阅读上,这些

自然也不成问题。

下面我将从几个时间段和模块来说一下我自己英语复习的方法。 用书: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木糖英语真题解析 Part 1:考研准备–7月初 打基础打基础打基础

无论你现在几月份,只要你开始准备考研你就必须要学英语了,我们学了那么多年的英语应该都知道,英语不是一个短时间可以提高的科目,英语的学习需要日积月累,需要长期的量变才能发生质变。

1、阅读:

以前看过一篇经验贴,有一句话记忆犹新:阅读生万物。对的,阅读搞“好”了,完型,新题型,翻译,甚至作文都不成问题。下面我将详细的说一下我是怎么研究阅读的:

暑假之前,我只研究了1998–2004的阅读,这七年的阅读用来打基础。1998-2001年阅读是每年五篇,之后都是四篇。一天一篇总共32篇,做了两遍。

步骤如下: Step1单词短语

先把一篇阅读里不认识的单词都查出来,然后找一个本子,把自己不认识的单词和短语全都记下来(只要第一眼看过去不熟悉的我就记下来)。

Step2全篇翻译阅读

单词整理完以后我就开始全文翻译阅读了。我也看过很多经验贴,很多人都是只翻译的长难句,而我的建议是打基础的这段时间应该要全文翻译。因为看似简单的句子,其实大多时候我们并不懂,而且全文翻译对于后面的翻译题也有很大的帮助,毕竟翻译题并不是只有长难句,往往越短的句子越难翻。

Part2 7月初–9月初暑假期间

这段时间可是黄金时期,不用上课,有大把的时间去学习,一定要好好把握哦。

翻译我是听了网课,暑假我听了做题方法,然后就是一天翻译2-3个真题的句子,两天就能翻译完一年的真题,我先是不看答案,自己去翻译;然后看着真题,一点点的去研究;最后就是听讲题视频。这样下来一天我大概用半小时的时间就能完成。我也忘记了大概是多久翻译完的,这个你可以看看视频。

Part3 9月–11月中旬 1、阅读

①9月–10月中旬 :

近十年阅读开始第二遍 过程跟第一遍差不多,不同的是一天研究两篇,翻译全文变成翻译长难句,重心在分析题目方面。关于做题的技巧什么的,后面我还会讲。

②10月中旬-11月中旬

这一个半月的时间我是把近十年的阅读又重复做了一遍,这个时候单词短语没什么大问题了,重点是分析题目。

3、单词

从9月份开始我的单词记忆还是真题+单词书+app 就不详细的说了。 4、完型新题型

我是十月份开始一天一篇交叉的做的。

对于完型来说很多人说平均分都是2/3分,但是我觉得最近几年的完型真的很简单,不用特意去准备,前期短语搭配背好了,这个时期完型做的真的很顺利。

Part4 11月中旬–12月中旬 1、阅读

2、近三年的真题,12篇阅读,按照上面的方法分析。

第一遍(20天,12月初就能结束)方法还是做题,分析题目;单词短语句子:没有一个不明白的单词,没有一个读不懂的句子。这个时候已经背了将近20年的单词短语了,两本单词书,几千个单词,所以再看这些真题里的单词就简单多了,背起来也没有那么费劲,更不用花太多时间,阅读翻译的话我就只翻译得我不太懂的句子和长难句,第二天早上还是全文口译。

第二遍(10天 12月15左右结束的)继续做题分析题目,记忆单词短语长难句。

第三遍(4天)一天一年把这四年的真题阅读又完完整整的做了一遍。 接下来就跟大家谈谈专业课的那点事儿吧~

首先大家应该都知道,专业课可是考研科目里的大头,专业课的重要性,可以从其所占分值比例中看出,用半壁江山这个词形容丝毫不过分。但是大家在刚开始复习专业课的时候,可能都会先机械地读一遍书或者直接把书抄一遍,其实我自己也曾经掉入过抄书的大坑,所以在这里提醒各位考研er们千万不要干巴巴地读书或者抄书。因为这种复习专业课的方法很容易给大家一种“我今天学了很多内容”的错觉,但这样其实是对时间的极度浪费,努力了很久却没有什么实质上的进步。后来我花了一些时间制定了一个计划表,严格按照计划表执行,效果就比之前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首先我把进度分了五轮,时间大致是从4月份-12月份,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复习的情况来具体安排进度和时间哟~接下来同学们可以听我详细讲讲这几部分的详细安排了。

首先是第一轮:把参考书目通读一遍,这一轮主要是为了熟悉整本书的体系框架和主要内容。第一轮复习大概在7月之前完成,当然参考书目比较多的小伙伴们就要提前安排复习计划了,以免到最后复习不完。同学们在通读课本的同时可以扩展一下知识面,这对于加深理解和逐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十分有帮助。比如下面的Bohr原子结构理论,就是小伙伴们需要详细掌握的哦。

Bohr原子结构理论:⑴定态假设 原子的核外电子在轨道上运行时,只能够稳定的存在于具有分立的,固定能量的状态中,这些状态称为定态(能级),即处于定态的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此时原子并不辐射能量,是稳定的。 ⑵跃迁规则 原子的能量变化(包括发射和吸收电磁辐射)只能在两定态之间以跃迁的方式进行。在正常情况下,原子中的电子尽可能处于离核最低的轨道上。这时原子的能量最低,即原子处于基态。当原子受到辐射,加热或通电时,获

得能量后的电子可以跃迁到离核较远的轨道上去即原子被激发到高能量的轨道上,这时原子处于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电子不稳定,可以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同时释放出光子。光的频率取决于离核较远的轨道的能量(E2)与离核较近的轨道的能量(E1)之差:hv=E2-E1

到第二轮大家就可以把书本上的东西转化成笔记啦~这一轮可以在暑期进行,但记笔记绝对不是“抄书”!建议大家这样做:一是把往年的考题在笔记中标明,二是把扩展阅读中获得的相关知识也补充到对应章节中,这样总结出来的笔记不仅是书本内容的精华版,还是试题库和知识的延伸版,这个阶段的工作做扎实了,对于以后的复习会非常有利。

我当时复习教材时花了很多时间记笔记,感觉非常的心累。因为一方面我希望把笔记记完整,以方便以后强化以及冲刺复习时能够直接复习笔记;另一方面又感觉记笔记非常浪费时间,所以非常痛苦。但是不管怎么说,后来的效果还是令人很满意的,因为我在强化以及冲刺时,只要复习一轮复习总结的笔记就会感觉非常的扎实和安心,这就是笔记的好处。下面给大家展示一下我在复习电子云时用的图,个人感觉非常有效哦~

第三轮是8月到9月,这一轮我就把笔记概括成了纲目,这其实是整理笔记框架的过程,为的是在整理出框架后对书本的整体知识有宏观把握,每看到一个标题就会立刻联想对应目录下的内容。这轮其实不用费太多时间,但仍然

要用心,要尽量多思考,不能简单地照搬目录。下面的图是化学反应速率部分的知识框架,小伙伴们也可以参考这个样例制作自己的思维导图。

说到做题,大家可以在这里联想一下公共课,细想虽然科目不同,但其实做题时候需要注意的点,还有做题的技巧还是有共通的地方,考研的时间比较宝贵,在做《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的时候,可以去仔细看看真题的详解,然后通过这些详解找出类似的题目,找出规律,比如阅读的选项虽多,但是总的其实可以分为同义转述,无中生有,偷换概念,过度推理等几种,这其实就一个做英语题的小规律,以后在做练习时可以重点关注。而政治也是如此,《政治新时器》上面的重点知识数量很大,不仅要做真题,关键是将真题的答案仔细研究,比如马克思部分的大题,数百字的答案,我们答题时不容易做到和原答案一字不差,这时候就可以将重点提炼出来,精简答案,在考场做题时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就可以了。说了这么多我们还是继续回归专业课。

然后是9月到11月的第四轮,把已经整理出来的框架导图回归笔记和书本,因为后两轮和前三轮复习有实质上的差别,前三轮是把书本从厚变薄的过程,但后两轮则相反,是把我之前简化了的东西重新充实起来,看着章节的目录背出框架,把框架背过之后再按照框架背笔记,要仔细回忆笔记中的每一个细节,最佳的效果是在脑海里有笔记每一页的模样。这一轮背下来之后你会觉得那么多繁杂的知识在脑海中突然清晰了,但这个过程的确有些艰难。而且这是五轮复习最关键的一轮,这个阶段结束后你会觉得书上的知识基本上全知道了。

到第五轮就该回归书本了,此时,同学们应该可以做到脑海里已有书本上的大体内容,这时再看书本的感觉会和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同,会发现以往从未发现的一些细节,同时一些看法和观点也会在这个时候冒出来,以这种状态去迎接考试自然是胜券在握,这个阶段大约需要两周的时间。

梳理完书本知识之后,当然就是刷题了。不过考研专业课并不是题海战术那么简单。一方面是因为疯狂刷题这种方法并不适合考研题目,我们应该要求质,而不是量;另一方面就是可能真的没有那么多真题可以参考。所以利用有限的真题去获得无限的知识和灵感是非常重要的哦~同学们可以像我一样,找一本信纸,或者用你喜欢的任何纸都可以,找个夹子固定一下,用来专门刷题。每次刷题的时候,按章节在信纸上表明顺序,在做完一定量题目之前绝对不看答案,如果遇到完全不会做的题目可以把空格留出来,方便之后订正。订正时尽量用红笔,因为这些错的题目以后都是要回来看的。如果你在看课后习题的时候发现一连几个题目都完全不会做,那说明全书还没吃透,继续啃课本吧。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研教新版的模拟题了,我在备考期间用的就是这本书,做完感觉专业课开了挂。它的整体思路非常清晰,每一部分的题目都是按照知识版块来分的。而且我觉得特别好的一点是,它的每一道题都有非常详细的解析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并且突出标记了重难点,我认为非常适合考研的同学在后期拿来练手。

那么get了专业课的通读参考书目以及理解学习的技巧后,我们来看一看专业课的答题技巧吧!毕竟无论是看书还是刷题,最后都是为了这一场考试。可是具体该怎么做呢,这里给考研er们提供一点小小的建议。

首先看到一个题目,我们要先保证答全题目涉及到的参考书目的内容,注重全面。如果自己还清楚记得其他教材上的观点,不妨也略提一下,以向导师展示一下自己知识的丰富、阅读量的广泛,给其一个好印象,但内容不宜过多,而且要见解新颖,以便让导师在未认识你之前就对你刮目相看。其实有些专业的导师并不要求自己的学生有什么创新突破,而是只看学生的基本功是否扎实、牢固,逻辑思维能力是否缜密,考虑问题是否全面,所以小伙伴们在答题的时候只要在这几个方面做得到位即可。

下附我自己曾经用过的一些资料截图,我都在high研网和high研app里面做了分享,大家可以自取。

4aks17ckjm0wacw0f2p46m3qp9xkpa00ym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