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衡阳市地理初一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
1.读“欧洲西部地形图和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欧洲西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西邻太平洋,海岸线曲折,多半岛 ②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③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北部有极昼、极夜现象 ④牛排、奶酪是居民餐桌上常见的食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欧洲西部在盛行西风影响下,形成的全年温和湿润的气候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C.寒带气候 【答案】1.B 2.A 【解析】 【分析】
根据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包括30多个国家。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气候类型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进行分析解答。 1.欧洲西部西临大西洋,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故①错误。 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故②错误。
北极圈穿过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北部有极昼、极夜现象,故③正确。
B.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牛排、奶酪是居民餐桌上常见的食品,故④正确。 故选:B。
2.欧洲西部盛行从海洋吹来的偏西风,西部沿海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适合发展畜牧业。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欧洲西部的概况,理解答题即可。
2.下列关于俄罗斯的资源与工业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矿产资源种类较单一 C.东部地区矿产资源较少 为主的工业体系 【答案】D 【解析】 【分析】
俄罗斯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能源、冶金、机械、化工、航空航天、核工业等部门占据突出地位。近年来,俄罗斯积极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工业,工业结构得到改善。全国主要工业区大多分布在欧洲部分。 【详解】
A、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蕴藏量大,自给程度高,故A错误; B、俄罗斯东部地区资源丰富,因此工业以重工业为主,故B错误; C、俄罗斯东部地区资源丰富,故C不正确;
D、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蕴藏量大,自给程度高,在充分利用本国丰富的矿产资源基础上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俄罗斯的工业结构,需要理解掌握。
3.2017年11月9日上午11时11分,印度尼西亚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5.2级地震;11月21日,巴厘岛阿贡火山喷发;11月30日7时54分,东南部海域发生5.5级地震。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B.东部地区的工业区主要以高科技工业为主
D.在充分利用本国丰富的矿产资源基础上形成了以重工业
1.关于阿贡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苏门答腊岛西侧 B.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C.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
D.位于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的交界附近 2.关于印度尼西亚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位于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②赤道穿过中部,为热带雨林气候 ③由众多岛屿组成,是群岛国家④与马来西亚只隔海相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图中甲地位于沿海平原地区,但人口密度小于1人/平方千米,最主要原因是( ) A.过于湿热 【答案】1.D 2.D 3.A 【解析】 【分析】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这里因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灾害。
1.关于阿贡火山的叙述,位于苏门答腊岛东南部;位于东经115°,南纬9°;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故选D。
2.关于印度尼西亚的叙述,位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赤道穿过中部,为热带雨林气候;由众多岛屿组成,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与马来西亚陆地相连,故选C。
3.图15中甲地处平原,人口密度小于1人/平方千米,最主要原因是这里位于赤道附近,属于湿热的热带雨林气候,不适合人类居住,故选A。
4.2018年2月6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国家旅游数据中心正式对外发布《2017年全年旅游市场及综合贡献数据报告》。《报告》显示,在出境游方面,我国居民最喜爱东南亚,欧洲游也逐渐升温。东南亚成为我国出境旅游的热点之一,原因是该区域( ) A.气候凉爽宜人,景色优美 C.有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 【答案】C 【解析】
东南亚成为我国出境旅游的热点之一,原因是该区域,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有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下,故选C。
B.湖光山色,是冬季滑雪的好地方 D.经济发达,服务非常个性化
B.沿海多台风
C.河流短小
D.火山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