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十二五课题《用鲜活的生活实例引导思品学习》结题报告
——探索思品教学民主生动、轻负高效之路结题
昆山市葛江中学 夏建春
一、 课题的研究背景:
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生活化教学既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也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蕴含着学生易于理解和感兴趣的教育资源,只有用生活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才能激起学生的有效思维,真正达成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堂好的思想品课必须充满活力,其源头就在于学生日益拓展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天地。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的课程。其基本理念是就有: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要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外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等理念。所以说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就是要求联系学生的生活,藉以指导学生的生活,否则将会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能达成思想品德课的初衷。 二、 本人研究的基础
我校非常重视教师教学教育、学生素养提高的研究。思想品德教学讨论研究开展有序,学校老师非常注重生活化教学的开展,对思想品德的教学学教育方法经常性开展探讨,这些都给了我很多启发和帮助。通过初期的实践,开发研究大量在实际教学中的生活化案例这些媒介,让思想品德课回归快乐的思想引导初衷,发现效果非常好。教师与学生关系融洽,在几乎没有作业的情况下,最后一名的班级、学生都能得到第一和优秀,本人也连续五年获得中考质量奖。借助生活化案例,开发与之相配套的教学方法,让师生间建立了无比深厚的友情,发挥了课堂的效率,留给了学生大量时间,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探究思维。
初中思品教材巳开发改进了好多年,但很多同行一直存在这样的困惑:生活化教学很需要,但开发更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化教学载体和与之切合的教学方法的运用还有一定难度。由于时间精力的限制,思品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理论灌输、宣讲的形式,或者引用的材料并不非常到位,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达成的现象。所以案例的生动性,手段运用的恰到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初期的研究表明,研究切实可行,对思品教学研究有较大帮助,具有推广价值。 三、 课题的界定
1、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 指的是面向全体学生,以苏教版初中思品教材七上到九年级全一册五本书为主要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思品素养的教学。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思想品德课将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课题涵义
开发学生和教师的生活化的资源,研究与之配套的民主轻负高效的教学手
1
段,探索用生活照亮思品前行之路的教学模式。
教师要有广阔的教学思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生活化案例为灵活多样的教学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教学资源,也为学生探究思维的延伸提供了无限的遐想,通过研究生活化案例和与之配套的教学方法,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化繁为简,化被动学习为主动,真正达成思品教育的本原功能,从而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的公民。 四、 课题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辨证统一的。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和基础。在社会实践中,人们首先获得的感性直接经验,然后再达到理性思维。由感性认识而来的理性认识反过来又促进感性认识的发展。而感性认识的源泉在于生活实践。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回归生活。
2、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通过多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而建立了“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陶行知先生说:“真知识是思想与行为结合而产生的知识;真知识是安根在经验里的。从经验里发芽长叶开花结实的是真知灼见。”因此,教学内容一定要贴近生活。
3、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注重实践性,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4、从小学进入中学后的学生,正值学生从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时期。他们对生活充满热情,也渴望在课堂上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表达出来。同时,初中学生的感性思维能力是比较强的,他们能根据教学要求比较稳定地、长时间去观察某种对象和现象,喜欢去寻求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生活现象的原因和规律,他们喜欢争论、探讨、追问。而我们思想品德新课程的设置正是以学生的生活角色为中心进行教材编写的 四、研究方法
1、调查法
2、个案研究法 3、文献研究法
五、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1、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目的就在于开发学生和教师的生活化的资源,研究与之配套的民主轻负高效的教学手段,探索用生活照亮思品前行之路的教学模式。本研究试图站在一个更高更科学的角度来整合生活化案例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将理论与实践
2
有机结合。
本研究力图更加科学而准确的把握学生的生活化状态,让思品教师教得更加有成就感,更加幸福;让学生学思品学得更加有乐趣,更加轻松,更加亲切,促使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全面提高,实现快乐学习,健康学习的良性循环。
2、研究内容 (1)、初中学生生活现状的了解 (2)、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生活化资源的开发 (3)、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法与生活化资源的有机整合 (4)、生活化资源的运用中如何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提升能力 六、课题研究的思路 1、课题研究的措施 (1)、确定以刘晖、于洁、杨丽娟为顾问,夏建春老师为课题组长,思品老师参与的课题研究团队
(2)、观察了解初中学生现状,经常性与学生进行沟通,开发学生感兴趣的与他们生活和教材密切联系的生活化资源,与学生形成共同思想共识,做足课前准备。
(3)、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开发适合思品课的生活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教研组力量,每星期一次教研,提出设想,糅合改进教法。尤其要研究在民主的前提下如何利用生活化教学案例提升学生思维。
(4)、学习与学生形成民主、融洽氛围的沟通技巧,结合自身特点加以实践。。
(5)、紧跟课程改革动向,加强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与方法的学习与研究,形成评价与反馈制度,及时对课题研究进行研究改进。
(6)、整理生活化教学资料与教法整合的典型案例,形成文章,积极推广。 2、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6月—2013年9月)
确立课题,积累资料,阅读生活化教学的有关书籍,撰写课题方案,参加各种上课、听课及研讨活动
第二阶段:开题阶段(2013年10月——2013年11月) 整理初中学生生活化教学有关的资料;
与刘晖、于洁联系,听取顾问意见与建议,拟定课题的提纲; 完善课题方案及提纲 ,修改提纲;
确定提纲,做课题展开的进一步准备工作。
第三阶段:课题写作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12月)
总结在思想品德学科生活化教学方面的经验和开设学科渗透课,整理成功的案例分析等资料,形成中期成果汇报。 第四阶段:结题阶段。(2015年3月----2015年12月) 组织较大规模课堂教学观摩课,公开教学,接受课题验收。 七、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反思: 论文 时间 刊物 展示部分课例 级别 从功夫熊猫看影视战胜挫折 开拓进与思想品德教材的2013.9 江苏教师 昆山教研室 取 再开发 需用生活照亮思品2013.11 教师 学会与人合作 昆山教科室
3
前行之路 注重“四度”提高政治课复习的有效性 独辟路径寻创新 课题研究 2015.3 2015.8 中学课程辅导 新教育 走向世界的中国 依法享中财产继承权 昆山教研室 苏州教科院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