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高频考点九
施工管理的组织
1.项目结构分析
项目结构图(WBS)不同于项目组织结构图,它通过树状图的方式对一个项目的结构进行逐层分解,反映了组成该项目的所有工作任务。项目结构图和项目结构的编码是编制其他编码的基础。
2.施工管理的组织结构
(1)组织结构模式反映了组织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或各元素(工作部门或管理人员)之间的组织关系(指令关系),它可用组织结构图来描述。
(2)常用的组织结构模式包括职能组织结构、线性组织结构和矩阵组织结构等。
①在职能组织结构中,每一个工作部门可能得到其直接和非直接的上级部门下达的工作指令,它就会有多个矛盾的指令源。
②在线性组织结构中,每一个工作部门只有一个直接的上级部门。建设项目组织系统常采用线性组织结构模式。
③矩阵组织结构中,设有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类型的工作部门,每一项纵向和横向交汇的工作,指令来自于纵向和横向两个部门,考试100,超高通过率的考证平台!可采用以纵向或以横向部门指令为主的矩阵组织结构模式。矩阵组织结构适宜于大的组织系统。
3.施工管理的工作任务分工
组织分工反映了一个组织系统中各子系统或各元素的工作任务分工和管理职能分工。每个建设项目都应在项目管理任务分解的基础上编制工作任务分工表,明确项目经理和主管部门或主管人员的工作任务。
4.施工管理的管理职能分工
(1)项目管理职能分工可以用表的形式反映项目管理班子内部项目经理、各工作部门和工作岗位对各项工作任务的管理职能分工。
(2)管理职能包括提出问题、筹划、决策、执行和检查等工作环节。
5.施工管理的工作流程组织
(1)工作流程组织反映了组织系统中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它可以用工作流程图来
表达。
(2)工作流程组织的任务就是定义工作的流程,包括管理工作流程、信息处理工作流程和物质流程组织(如设计工作流程、采购工作流程、施工作业流程等)。
(3) 工作流程组织体现了动态的组织关系,组织结构模式和组织分工体现了相对静态的组织关系。
施工风险管理
1.风险和风险量的内涵
风险是不利事件或事故发生的概率(频率)及其损失的组合。事故指工程建设中,可造成人员伤亡、环境影响、经济损失、工期延误和社会影响等损失的不利事件和灾害的统称。人员伤亡包括工程建设直接参与人员及场地周边第三方人员发生的伤害、死亡及职业健康危害。环境影响事故包括施工对邻近既有建(构)筑物、道路、管线或其他设施等的破坏;工程建设活动对周边区域的土地与水资源的破坏、对动(植)物的伤害;施工发生的空气污染、光电磁辐射、光干扰、噪声及振动等;
风险用风险量衡量。它是不确定的损失程度和损失发生的概率。风险损失分为轻度损失、中度损失和重大损失三级,风险发生概率分为很大、中等和极小三级,风险量按从小到大分为1、2、3、4、5个等级。风险量又可分成A、B、C、D四个区域,风险区A是损失量和发生概率均大的区域,对应5等风险;风险区B是损失量大但发生概率小的区域,对应3等风险;风险区C是损失量小但发生概率大的区域,对应3等风险;风险区D是指损失量和发生概率均小的区域,对应1等风险。若某事件经过风险评估处于风险区A或B或C时,则需采取措施,最终移至风险区D。
2.施工风险的类型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包括项目决策风险和项目实施风险,项目实施风险包括设计的风险、施工的风险以及材料、设备和其他建设物资的风险等。建设工程施工的风险可分为组织风险、经济与管理风险、工程环境风险和技术风险四种。
3.施工风险管理的任务和方法
风险管理是为了达到一个组织的既定目标,而对组织所承担的各种风险进行管理的系统过程,其采取的方法应符合公众利益、人身安全、环境保护及有关法规要求。风险管理包括策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等工作。
施工风险管理过程包括施工全过程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响应和风险控制。风险识别的工作程序包括收集与施工风险有关的信息、确定风险因素、编制施工风险识别报告。风评估工作包括利用已有数据资料和相关专业方法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分析各种风险的损失量以及确定各种风险的风险量和风险等级。风险响应指的是针对项目风险而采取的风险规避、减轻、自留、转移及其组合等相应对策。风险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收集和分
析与风险相关的各种信息,预测可能发生的风险,对其进行监控并提出预警。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实施的主要阶段宜包括:施工准备期、施工期、车辆及机电系统安装和调试、试运行和竣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