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号 0120901010711` 实验课成绩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书
实验课程名称 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 开 课 学 院 指导教师姓名 学 生 姓 名 学生专业班级
材料学院 黄 赟
材科0907
2011 —2012 学年 第 2 学期
实验报告填写规范
1、 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实验报告是反映实验教学水
平与质量的重要依据。为加强实验过程管理,改革实验成绩考核方法,改善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质量,特制定本实验报告书写规范。 2、 本规范适用于管理学院实验课程。
3、 每门实验课程一般会包括许多实验项目,除非常简单的验证演示性实验项目可以不写实
验报告外,其他实验项目均应按本格式完成实验报告。在课程全部实验项目完成后,应按学生姓名将各实验项目实验报告装订成册,构成该实验课程总报告,并给出实验课程成绩。
4、 学生必须依据实验指导书或老师的指导,提前预习实验目的、实验基本原理及方法,了
解实验内容及方法,在完成以上实验预习的前提下进行实验。教师将在实验过程中抽查学生预习情况。
5、 学生应在做完实验后三天内完成实验报告,交指导教师评阅。
6、 教师应及时评阅学生的实验报告并给出各实验项目成绩,同时要认真完整保存实验报
告。在完成所有实验项目后,教师应将批改好的各项目实验报告汇总、装订,交课程承担单位(实验中心或实验室)保管存档。 附表:实验成绩考核建议 观测点 1. 对验证型实验,考察对实验原理与方法的预习情况 2. 对于综合型、设计型实验,着重考查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 1. 是否按时参加实验 2. 对实验过程的熟悉程度 3. 对基本操作的规范程度 4. 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5. 实验原始记录的完整程度 6. 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1. 所分析结果是否用原始记录数据 2. 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3. 实验结果分析是否合理 4. 对于综合实验,各项内容之间是否有分析、比较与判断等 考核目标 对实验目的和基本原理的认识程度,对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 成绩组成 实验预习 20% 实验过程 着重考查学生的实验态度、基本操作技能;严谨的治学态度、团结协作精神 考查学生对实验数据处理和现象分析的能力;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事实求实的精神 30% 结果分析 50%
实验课程名称: 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
实验项目名称 实 验 者 同 组 者 正交试验设计 专业班级 材科0907 实验成绩 组 别 实验日期 2012年3月22日 一、实验目的、意义 1、理解正交设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2、学会使用正交设计软件; 3、学会利用正交设计方法来减少实验次数,更有效地得出实验结果; 4、树立正确的整体分析思想,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了解正交设计方法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 二、实验基本原理与方法 1、正交试验设计(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是利用规格化的正交表,恰当地设计出试验方案和有效地分析试验结果,提出最有配方和工艺条件,并进而设计出更优秀的试验方案的一种科学方法。是一种高效率、快速、经济的试验设计方法。 2、正交表是利用“均衡搭配”与“整齐可比”这两条基本原理,从大量的全面实验方案(点)中,为挑选出少量具有代表性的试验点,所制成的排列整齐的规格化表格。正交表用 L为正交表的代号,n为试验的次数,t为水平数,c为列数,也就是可能安排最多的因素个数。 例如:L9(3),它表示需作9次实验,最多可观察4个因素,每个因素均为3水平。一个正交表中也可以各列的水平数不相等,我们称它为混合型正交表,如L8(4×2),此表的5列中,有1列为4水平,4列为2水平。 3、正交性原理是设计正交表的科学依据,它主要表现在“均衡搭配”和“整齐可比”两个方面。 ①均衡搭配是指用正交表所安排的试验方案,能均衡地分散在水平搭配的各种组合方案之中,因而其试验组合条件具有代表性,容易选出最优方案。 ②整齐可比是指为了对某一因素比较其各水平的作用,从中选出优秀水平时,其余相应的水平出现的次数应该相同,以便最大限度地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使这一因素的几个水平之间具有可比性。 4、正交试验分析方法 ①直接对比法
1正交设计实验报告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