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3.4.3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前言

我们分析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北京考生的成绩,发现能够考上清北的学生化学的平均分都在95分以上,先开始我们认为,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化学一定学得好。可是在分析没有考上清北的学生的成绩的时候发现,很多与清北失之交臂的学生,化学的平均分要略低,数学物理的分数却不相上下。我们仔细讨论其中的缘由,通过对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化学学的好的学生更容易在理综上考得高分!

这是因为化学学的好的学生,能够用更快的速度在理综考试中解决100分的分值,之后孩子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处理没有见过的物理难题。物理的难题在充分的时间中得到更多考虑的空间,使得考生在理综总分上能够有所突破。所以想上好大学,化学必须学好,化学的使命就是在高考当中帮助考生提速提分。

因此这份资料提供给大家使用,主要包含有一些课件和习题教案。 后序中有提到一些关于学习的建议。

高二化学教案(选修四)

课题:第三章 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知识 教 学 目 的 与 技能 过程 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分析实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根据实验现象,学会分析、解了解沉淀溶解平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沉淀生成、分步沉淀,沉淀的溶解和转化) 授课班级 课 时 第三课时 与 方法 情感 决问题 在活动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及对立统一的辩态度 价值观 重 点 难 点 课型 证唯物主义观点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沉淀的转化 沉淀的转化和溶解 讲授: 习题: 复习: 讨论: 其他: 集体备课教案 个人备课教案 新课引入]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作为一种动态的平衡,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条件,控制其进行的方向,沉淀转为溶液中的离子,或者溶液中的离子转化为沉淀。本节课我们共同探究沉淀反应的应用。 二、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探究]向饱和NaCl溶液中加浓盐酸会有什么现象?运用平衡移动原理,讨论产生现象的原因 讲]加入相同离子,平衡向沉淀方向移动。 问]以上是存在溶解平衡时的情况,如果不存在溶解平衡,如何生成沉淀呢? 探究]如何处理工业废水中的Fe? 讲]加入含OH的溶液将Fe转化为Fe(OH)3沉淀,OH的溶液就是“沉淀剂”。还可以通过调节溶液的pH值来使Fe转化为Fe(OH)3沉淀 3+-3+-3+ 1、沉淀的生成 (1)方法:A、调节PH法 B、加沉淀剂法 C、同离子效应法 D、氧 化还原法 1、 沉淀剂的选择:要求除去溶液中的某种离子,又不能影响其他离子的存在,并 且由沉淀剂引入溶液的杂质离子还要便于除去。如:沉淀Ag+,可用NaCl作沉淀剂, 因为它的溶解度小。溶液中沉淀物的溶解度越小,被沉淀离子沉淀越完全。如:被沉淀离子为Ca2+离子,可用生成CaCO3,CaSO4或CaC2O4形成沉淀出来,但这三种沉淀物中以CaC2O4的溶解度最小,因此,沉淀成CaC2C4的形式,Ca2+离子去除的最完全。 2、形成沉淀和沉淀完全的条件:由于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存在,在合理选用沉淀剂的同时,有时还要考虑溶液的pH和温度的调控。加入适当过量沉淀剂,使沉淀完 全,一般过量20%--50%。要注意沉淀剂的电离程度。如欲使Mg2+离子沉淀为Mg(OH)2, 用NaOH做沉淀剂比用氨水的效果要好。 3、控制溶液PH值,对于生成难溶氢氧化物或硫化物的反应,必须控制溶液的PH值。 4、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等方式改变某离子的存在形式,促使其转变为溶解度更小的难电解质以便分离出去 思考与交流]P63, 指导学生思考讨论两个问题。 从溶解度角度考虑,应选择钡盐 (2)原则:生成沉淀的反应能发生,且进行得越完全越好 (3)意义:物质的检验、提纯及工厂废水的处理等 讲]生成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是工业生产、环保工程和科学研究中除杂质或提纯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但不是唯一方法。 (4) 不同沉淀方法的应用 1 直接沉淀法:除去指定的溶液中某种离子或获取该难溶电解质 2 分步沉淀法:鉴别溶液中含有哪些离子或分别获得不同难溶电解质 3 共沉淀法:除去一组某种性质相似的离子,加入合适的沉淀剂 4 氧化还原法:改变某离子的存在形式,促使其转变为溶解度更小的难溶 电解质便于分离除去 随堂练习]为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Cl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的一种试剂是( D ) A、NaOH B、Na2CO3 C、氨水 D、MgO 过]既然已经存在沉淀,就存在沉淀溶解平衡。沉淀的溶解就要从沉淀向溶解方向移动考虑。 问]结合以前的知识,如果想溶解碳酸钙,可以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2、沉淀的溶解 (1) 酸碱溶解法 投影]CaCO3的溶解 (p63页) 讲]在上述反应中,气体CO2的生成和逸出使CaCO3溶解平衡体系中的CO32浓度不断减小,平衡向沉淀溶解方向移动。难溶电解质FeS、Al(OH)3、Cu(OH)2也可溶于强酸,其反应如下:FeS+2H==Fe2+H2S;Al(OH)3+3H ==Al3+3H2O;Cu(OH)2+2H+++++ ==Cu2+2H2O +过]除了酸之外,某些盐溶液也可用来溶解沉淀。 (2) 盐溶解法 投影实验3-3] 滴加试剂 现象 思考与交流1] 分析:对于难溶氢氧化物来说,如Mg(OH)2、Fe(OH)3、Cu(OH)2……,加酸,由于形成弱电解质水促使沉淀溶解。例如Mg(OH)2可溶于盐酸,表示如下: 由于溶液中生成水,OH-离子浓度降低,使Mg(OH)2沉淀溶解平衡向右移动,从而促使Mg(OH)2沉淀溶解。 Mg(OH) 2、Mn(OH)2等溶解度较大的氢氧化物还能溶于NH4Cl溶液中。表示为: 由于溶液中生成弱电解质NH3·H2O,使OH-离子浓度降低,Mn(OH)2沉淀溶解平衡向右移动,从而促使Mn(OH)2沉淀溶解。 小结]上面两个反应中,Mg(OH)2在水中少量溶解、电离出的OH分别与酸和盐电―蒸馏水 盐酸 氯化氨溶液 逐渐溶解 固体无明显溶解现象 迅速溶解 ++离出的H、NH4作用,生成弱电解质H2O和NH3·H2O,它们的电离程度小,在水中比 Mg(OH)2更难释放出OH,H2O和NH3·H2O的生成使Mg(OH)2的溶解沉淀平衡向溶― 解方向移动,直至完全溶解。 过]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方法。例如,AgCl可溶于NH3·H2O,银氨溶液的配制过程其实质都是生成配合物沉淀溶解 (3) 生成配合物使沉淀溶解 (4)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沉淀溶解 讲]如有些金属硫化物(CuS、HgS等)不溶于非氧化性酸,只能溶于氧化性酸,通过2―减少C(S)而达到沉淀溶解的目的。例如:3CuS+8HNO3 == 3Cu(NO3)2 +S+2NO+4H2O 过渡]当向AgNO3和NaCl恰好完全反应的平衡体系中加入I,若再加入S,会看到什么现象? 投影实验]根据实验3-4的实验步骤,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设问]通过实验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投影] 步骤 现象 演示实验3-5]根据实验3-4的实验步骤,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步骤 现象 向MgCl2 溶液中滴加NaOH 向有白色沉淀的溶液中滴加溶液 有白色沉淀析出 FeCl3 溶液 白色沉淀变红褐色 静置 AgCl和AgNO3溶液混合 又白色沉淀析出 向所得固体混合物中滴加KI溶液 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 -2- 向新得固体混合物中滴加溶液 黄色沉淀转化为黑色 红褐色沉淀析出溶至无色 教学回顾与反思 3、沉淀的转化 (1) 方法:加入可与体系中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或更难电离或气体的 离子。使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 讲]沉淀的转化的实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一般来说,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 (2) 实质:生成溶解度更小的难溶物 总结]沉淀的生成、溶解、转化本质上都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问题,其 基本依据主要有:①浓度:加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②温度:升温, 多数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③加入相同离子,平衡向沉淀方向移动。④加 入可与体系中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或更难电离或气体的离子。使平衡 向溶解的方向移动。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3.4.3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前言我们分析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北京考生的成绩,发现能够考上清北的学生化学的平均分都在95分以上,先开始我们认为,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化学一定学得好。可是在分析没有考上清北的学生的成绩的时候发现,很多与清北失之交臂的学生,化学的平均分要略低,数学物理的分数却不相上下。我们仔细讨论其中的缘由,通过对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化学学的好的学生更容易在理综上考得高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aeya21tzi9ersa9pruq6ksx797jp100wo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