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章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家庭生活中处处有物质的变化,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鲜牛奶变质 B.酵母粉发酵
C.钢丝球刷碗
D.洁厕精除垢
2.下列探究没有意义的是( )
A.探究高温下碳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 B.探究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C.探究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可能只是氧化镁
D.探究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时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
3.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蒸发皿时垫上石棉网 B.将NaOH固体放在烧杯中称量 C.在量筒中配制NaCl溶液 D.用PH试纸测量CO2的酸碱度
4.有关量筒的用法正确的是( )
A.用10mL量筒量取8mL水 B.进行化学反应 C.在量筒中溶解粗盐 D.俯视量筒读数
5.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木炭 B.红磷 C.硫粉 D.铁丝
6.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B. C. 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 检验空气中氧气含量 探究分子不断运动
7.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 A.1:4 B.4:1 C.1:5 D.5:1
第9页(共10页)
D.
溶液滴定
8.下列有关水和空气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由氮气和氢气组成 B.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大气中的氧气耗尽 C.用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D.水是最常用的溶剂,可以用水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9.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i是一种活泼金属 B.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 C.Al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D.Al、Si、P 的原子序数13、14、15
10.以下对O2、CO2、SO2、MnO2四种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氧分子 B.都含有2个氧原子 C.都含有氧元素 D.都是氧化物
1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B.原子失去电子就变成阳离子 C.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D.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以再分
12.在Na2SO4、NaCl、NaNO3的混合溶液中,含有Na+、SO42、Cl﹣、NO3,已知其中Na+、SO42、
﹣
﹣
﹣
NO3的个数比为8:1:2,则溶液中Na2SO4、NaCl、NaNO3的“分子”个数比为( ) A.1:1:1 B.1:4:2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1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9页(共10页)
﹣
C.1:2:4 D.1:3:2
(1)在实验室中进行操作时,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这就需要我们掌握一些应急处理常识:若酒精灯内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 ;若少量浓硫酸不小心溅到皮肤上,应先用抹布拭去,再 ,然后涂上稀NaHCO3溶液.
(2)正确选择实验器材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在量取一定体积的蒸馏水时,先用倾倒法取用药品,在液面距离所需体积对应刻线2~3cm时,改用 滴加液体,量液时,量筒要放平,同时视线 ;取用块状药品时,需要用 夹取.
14.以化合价位纵坐标,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如图为硫的价类图,请分析该图后填空:
(1)E点表示的是二氧化硫,写出它的一条物理性质 ; (2)如图中可表示K2SO4,这种盐的点是 (填字母); (3)A点表示的物质类别是 ;
(4)写出由B点表示的化合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5.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
纯净的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在放电的条件下,氮气和氧气能直接化合生成无色的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不溶于水,在常温下很容易跟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红棕色并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有毒且易与水反应,生成的硝酸随雨水落到地上,同土壤中的矿物质作用,形成能被植物吸收的硝酸盐类. (1)氮气的物理性质是 .
(2)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时,可采用 方法收集.
(3)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0═2HNO3+X,则X的化学式为 .
(4)“雷雨发庄稼”是“雷雨”为农作物提供了氮肥,硝酸铵是农业上常用的氮肥,在使用时不能与 混合施用,避免产生氮气,降低肥效.
16.分析下图,回答问题.
第9页(共10页)
(1)图一两种组装仪器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2)图二C装置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D装置中的现象是:剧烈燃烧 ,放出热量.该实验的目的是 .
(3)从高锰酸钾分解后的剩余固体中分离出二氧化锰,需经过溶解、过滤等操作.请从图三中选出这两种操作均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填序号).
17.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空气中含量最丰富的气体是 ,它有着广泛的用途,比如说, . (2)炼钢、气割、气焊等都要用到氧气,这主要是利用氧气的 性质;医疗急救时,需要用到 ;工业生产时通过 方法获得大量氧气.
18.(1)小斌同学用图一中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结果偏低(装置不漏气),其主要原因是 ,改进的措施是 .
(2)小华同学按图二上述配制实验所用的稀硫酸.请你指出他操作的错误:
错误① 错误②
19.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化学.请按照要求完成填空:
第9页(共10页)
①空气中可供人类呼吸的气体是 ;
②活性炭作为家用冰箱除味剂,是因为它具有 作用.
③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她创造性地研制出抗疟新药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青蒿素由 种元素组成,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摩尔质量为 ,每0.5mol青蒿素含有 g碳元素,约含 个氧原子.酒精(C2H6O)的元素组成和青蒿素(C15H22O5)完全相同,但这两种物质的性质不同,其原因是 .
20.如图所示,很多物质分解可以产生氧气.
(1)实验室常用①、②、③三个原理制取氧气.原料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选填①、②、③,下同),需要加热条件的是原理 ,反应装置直接输出的气体中会混有水蒸气的是 .
(2)通过途径④获得氧气的反应条件为 ,在生成氧气的同时,还会有 生成,消耗一定体积的水时,氧气与该气体的体积比为 .
21.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保持了物质的化学性质,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汞原子,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2)某金属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第四层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则该电子失去2个电子后形成的阳离子的符号是 ,若该原子的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则该金属元素对应的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若老年人体内缺少该金属元素则可能发生 .
(3)将一定质量的Al加入到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铝的化学性质较活泼,但金属铝却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 ;飞机外壳用的主要材料是硬铝,硬铝属于 填序号. ①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②合金; ③复合材料.
第9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