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 ..
今有人,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险狠,与人异趣。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其祸岂可胜言哉!
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tè)。竖刁、易牙、开.方是也。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
孙子曰:“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孰知祸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 .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利害夺其外也 夺:改变 .C.好贤之相 好:喜欢 .
B.亦容有未必然也 容:容许 .D.不然,天下将被其祸 被:遭受 .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 ..B.月晕而风 侣鱼虾而友麋鹿 ..C.二公之料二子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D.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 皆以美于徐公 ..
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洵认为世间人事的变迁,情理和形势的互相依赖等虽然疏阔难知,但和天地阴阳(等自然现象)的变化相比较,后者更难以让人理解。
B.卢杞不学无术,容貌一般,说话的水平也很平常,之所以成为奸臣,败坏国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唐德宗的鄙陋昏庸,用人不当。
C.当时一些人穿奴仆穿的衣服,吃猪狗的食物,也不梳洗打扮,却大谈读书,作者说,只要行事不合乎人情的,就不是大奸大恶的人。
D.作者引用孙子的话,“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意在表明,社会上有一种人故意制造“显赫功绩”,沽名钓誉,从而欺骗世人以求得到重用。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22-23小题。(9分)
浣溪沙·和无咎韵
11
陆游
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
(注)和无咎韵:韩元吉,字无咎,南宋许昌人,与陆游关系甚好,多有唱和。陆游通判镇江时,韩无咎从江西来镇江探母,陆游与其交游两月。《浣溪沙》作于韩无咎即将离开镇江之际。
2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和无咎韵”表明这首词是陆游与韩无咎的彼此唱和之作,写于韩无咎即将离别之际。 B.“夕阳吹角”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最关情”表明吹起的角声勾起了离别的伤感情绪。
C.“新愁常续旧愁生”表明陆游常是旧愁未去又添新愁,故而对韩无咎的陪伴充满感激。 D.这首词上片表现了作者与韩无咎真挚的友情,下片写客中送客,表现了作者的孤寂心绪。 23.结合全词分析,撩拨作者“愁”的因素有哪些?(6分) (三)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24-25题。(7分)
(1)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2.5)
(2)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2.8)
(3)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八佾》3.4)
24.根据上面三段选文的文意,用原文词语填空。(3分)
三段选文是围绕着 这一中心话题展开的,子夏认为在父母生前关键要解决 的问题;而在父母死后,丧葬仪式要 。
25.结合②③选段,谈谈你对“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中“礼”的理解。(4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1)凤兮!凤兮!________!往者不可谏,________。 (2)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__,二三其德。
12
(3)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________,________。 (4)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________。君子于其言,________。 (5)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60分)
2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疫情当前,寒假延长,教育部要求“停课不停学”。在此背景下,网课在全国铺天盖地、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等推出各式各样的网课,无数中小学生投身其中。关于这场网络授课的风潮,引发了人们不小的争论。
甲:对多数学生来说,网课的授课效果根本得不到保证,这种形式主义何必存在? 乙:疫情当前,除此之外,可能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吧!
丙:网课基本就是一言堂,还有,连续看屏幕对学生视力更是伤害。 丁:你们不觉得未来的趋势就是网课吗?你们是不是太小看它了?
作为一名高二学生,针对这次网课潮,你有什么样的联想和思考?写一篇论述性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3
答案
1.C(A项,“篇幅(fù)”应读“fú”;B项,“枉顾”应改为“罔顾”;D项,“佳句联篇”应改为“佳句连篇”)
2.A(根据前后文“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唯一载体的艺术”“汉字的抑扬顿挫和无穷组合”,主语应为“汉字”,根据主语保持一致原则,排除BD;按照逻辑顺序,应先“最小单元”后“最高代表”,形成递进关系,排除C项)
3.C(第一处,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文段是在说“书法”,更强调姿态,应选“千姿百态”;
第二处,“规范”是指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具有明晰性和合理性。“典范”被认为是值得仿效的人或物在某方面的表现和基本特征是最正规、合乎规范的。第二处意在强调约定俗成为标准,应选“规范化”;
第三处,应运而生: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浑然天成:谓自然形成的整体,没有斧凿的痕迹,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也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第三处指“宋代尚意”适应时机而产生,应选“应运而生”;
第四处,“含蓄”是指表达得很委婉,耐人寻味。“宛转”是指委婉曲折,话语柔和曲折,不直接坦率;也形声音圆润柔媚,悠扬动听。第四处意指颜真卿书法的表达委婉,耐人寻味,应选“含蓄”)
4.C(“即使……那么……”关联词搭配不当,排除BD;根据时间顺序,应该先晋代,后唐代,排除A项)
5.D(A项,语序不当,应改为“从自家院里挖出的19件珍贵文物”。B项,项句式杂糅,应删掉“原因是……”或“由……共同所导致的”。C项,成分赘余,应去掉“左右”) 6.A(B项,冒号改为破折号;C项,句末句号放在引号外;D项,第二个逗号改为分号。故选A)
7.B(A项,“创痛(chuàng)”中的“创(chuàng)”读音错误,应该为“创(chuāng)”。 C项,“泻漏”书写错误,应该为“泄漏”或“泄露”。D项,“精于事故”中的“事”错误,应该为“世”)
8.A(第一空处:“包裹”,有包容、包围、 包扎、包装的含义。“缠绕”,条状物回旋地束缚在别的物体上。“包裹”与后面“密密匝匝”体现的语境一致,所以此处应选“包裹”。 第二空处:“千钧一发”,原意是一根头发悬挂着三万斤重的东西,比喻极其危险。“危在旦
14
夕”,形容危险就在眼前,且后面加“之时”不妥,所以此处应选“千钧一发”。
第三空处:“触手可及”,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形容距离极近。“唾手可得”,比喻毫不费力就可以得到。文中强调距离近,可以接触到,应用“触手可及”。
第四空处:“牵强附会”,意思是把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硬说成有,也指把不相关联的事物强拉在一起,混为一谈,含贬义。“穿凿附会”,把讲不通的道理硬要讲通或把不相干的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两个成语用在此处都可以。)
9.B(A项,“未依法执行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的不同情况”缺少介词,“未依法”前面加“针对”;C项,“缓解一线员工负担”搭配不当,“缓解”改为“减轻”; D项,“用户随着为网络音乐、在线视频等互联网服务付费意愿不断提升”语序不当,“随着”放到“用户”前面。) 10.B(B项,无意中看到几句话:“素食则气不浊,独窗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此处,冒号有“一冒到底”的作用,所以此句如用冒号,需要“把句末句号放在引号里边”;如保持句末句号在引号外边,需要“把冒号去掉”。)
11.A(本题中,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有:①比喻②夸张,比拟 ③夸张④对比,对偶 ⑤对比,对偶 ⑥项针。B项,②比喻错误;C项,③比喻,⑥夸张错误;D项,①对偶,⑥夸张错误。)
12.A(B项,“创作颇丰”错;原文为“纯朴而‘不知嬉游’的民风,也会促使作者进一步减少词这种体裁中固有的脂粉气;而以习武知兵为重要目的的围猎活动,慷慨悲歌的文学传统,更无疑会有助于作品豪壮风格的发扬。而苏轼在密州这一时段的创作,正体现出这一倾向”。C项,“无意关注行政区划划分”,原文为“他有意略去当时行政区域的划分”。 D项,“地域、自然、文化等与文学的关系,是一个互动、碰撞、融合的复杂过程”不是《文心雕龙》提出的观点。)
13.C(“不在于……而在于………”错。原文为“对地域的关注和理解,恐不能过于集中于山川、气候、物产之类自然因素上,更要看到自然的背后是沿袭悠久的人文环境,诸如特定的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 14.D(A项,主要讲创作风格受家庭环境影响;B项,主要讲创作内容受人物影响。 C项,主要讲创作受历史事件影响。D项,主要讲路遥的创作受地域陕北的影响。) 15.①自然层面。决定人类生活和命运的基本因素,从来就是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②人文环境。诸如特定的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 16.B(“也有意与我和潘大年形成对比,从而暗示老沈在艺专学习的优秀”错误,依据第七段“冲动而颤抖不止的笔头横皴竖抹,一边豪放而不经意地把水点、墨点、粉点弄得淋漓满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