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的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知识体系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课标解读】
一、初中历史课标(2011年版)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
● 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 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
抗战的意义。
● 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
残暴的侵略本质。
二、高中历史课标(2017年版)
了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 【内容提要】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三省,民族危机严重,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局部抗战开始。1936年,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成为时
局转换的枢纽,全国抗战初步形成。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民族抗战开始。日本侵华期间,除了制造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以外,还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有犯罪行为。 【时空定位】
【思维导图】
【知识提纲】 一、局部抗战
(一)九一八事变与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1931)
1.背景
(1)东方会议: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制定侵华总方针。
(2)经济危机:1929年,日本为缓和矛盾、摆脱困境,急于侵华。 2.过程
(1)九一八事变:1931年,关东军借口“柳条湖事件”,突袭沈阳。
(2)一二八事变:1932年,日军在上海挑起战争,十九路军抵抗。
(3)建伪满洲国:1932年,日军占领东三省后,清废帝溥仪做傀儡。
3.影响:民族危机深重,国民政府与民众的应对策略不同。 (1)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①坚持“攘外必先安内”,“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 ②幻想国联迫使日本撤兵,但李顿调查团提出国际共管后,日本退出国联。
(2)民众的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杨靖宇等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坚持抗战,1936年初,改编为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牵制了大量日军。 (二)华北事变与一二·九运动(1935) 1.背景:日军进犯关内,长城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