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北京市西城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北京市西城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七年级语文

积累与运用 题号 应得分 实得分 一 12 二 14 三 4

总分 100 2016.1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阅读与理解 五 四 (一) (二) 10 8 12

积累与运用(共30分)

题号 答案 1(1) 1(2) 2 3 4 5 作文 六 40 一、语文基础。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写在上面的表格中。(共12分。每小题2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共4分)

人间的天堂,神奇的九寨!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漳扎镇,因曾经仅有九个藏族村寨坐落在此而得名。沟内遍布原始森林,分布着无数的河湖,飞动与静谧结合,. ① 无穷,美丽到让人失语。对于成年人,这里是重归儿时的童话世界;对于都市族,这里是无忧无虑的人间仙境。这里,就是九寨沟。

九寨沟中的天鹅海海拔2905米,与草海的下游相连,广阔的湖面大部分已淤积成浅滩,半为沼泽湖泊。浅滩上绿草如茵,一道清流在绿茵中蜿蜒流过,滋养着这一方水草。天鹅海静静地躺卧在山谷里。由于这一带 ② 肥美,天鹅常在这里栖息繁殖,海子也.因此得名。不过因为天鹅是 (侯 候)鸟,会根据季节的 ③ 而去留,所以游人并不容易在此见到它们的芳踪。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的选择,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静谧(bì) 栖息(qī) 候鸟 ..B.静谧(mì) 栖息(qī) 候鸟 ..C.静谧(bì) 栖息(xī) 侯鸟 ..D.静谧(mì) 栖息(xī) 侯鸟 ..

(2)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③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①变幻 ②水草 ③变换 B.①变换 ②水草 ③变幻 C.①变幻 ②水藻 ③变换 D.①变换 ②水藻 ③变幻

2.对下列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朱自清《春》)

理解:这句话运用排比、拟人的修辞表达了盼春的急切心情。

B.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

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老舍《济南的冬天》)

理解:这句话用了拟人的修辞,突出了济南冬天水的温、清的特点。

C.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宗

璞《紫藤萝瀑布》)

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盛开的紫藤萝花饱满的生机。

D.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安

徒生《皇帝的新装》)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了皇帝的不务正业、爱慕虚荣、大肆挥霍、不理

国事的形象。

3.下列成语谜的谜面与谜底不对应的一项是(2分) ...

A.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形影不离 B.千山鸟飞绝 —— 鸦雀无声 C.南郭先生吹竽 —— 津津有味 D.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 各得其所

4.下列对联中对仗欠工稳的一项是(2分) ...A.上联:洞帘水挂水帘洞 下联:山果花开花果山 (回文联) B.上联: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下联:水牛下水,波没水牛腰 (顶针联) C.上联:因荷(何)而得藕(偶) 下联:有杏(幸)不须梅(媒) (谐音联) D.上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下联: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叠字联)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智子疑邻》 —— 韩 非 —— 战国 B.《天净沙·秋思》 —— 马致远 —— 元代 C.《春》 —— 朱自清 —— 现代 D.《再塑生命的人》 —— 海伦·凯勒 —— 英国

二、语文积累(共14分,每空1分)

6.在下面空格内填入汉字,组成三个成语,将三个字用规范美观的汉字书写在空格内。(3...分)

更 胜 一

7.古诗文默写(8分) (1)秋风萧瑟,

丝 美 不 收

(曹 操《观沧海》) (王湾《次北固山下》)

(2)乡书何处达? 。

(3)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邀我至田家。 (孟浩然《过故人庄》) (5)无可奈何花落去, (6)三军可夺帅也,

。 (晏殊《浣溪沙》) 。 (《论语》)

(7)《虽有嘉肴》中强调了“教”和 “学”两种体验的重要性。“学”的价值是“

8.名著阅读(3分)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填朝代)代小说家。石猴曾经拜

”,“教”的价值是“ ” 。

为师,师傅给他起了法名“孙悟空”,学得了长生之道、 (填本领)及

“筋斗云”。又向东海龙王讨得如意金箍棒,后因大闹天宫,引得玉皇大帝令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将前来镇压,于是孙悟空与二郎神斗得难解难分。

三、语言运用(共4分)

9.现在来展示你的文学功底。请在“备选”的诗句中选择相应的内容分别填写在下面的横线处,构成四首完整的“天净沙”。

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展示:①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

②近山近水人家,带烟带雨桑麻,当役当差县衙。一犁两耙, ③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 ④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红叶山斋小小。有谁曾到? 备选:停停当当人人

自耕自种生涯

探梅人过溪桥

。 。 。 。

白草红叶黄花

阅读与理解(共30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诗文,完成第10– 13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

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乙】 钓鱼湾 储光羲(唐)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10.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其反激之力 .B.至石之半 .C.湮于沙上 .

1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共2分,各1分) ①山门圮于河 圮: .

)(2分)

(《陈太丘与友期》) (《虽有嘉肴》) (《〈论语〉十二章》) (《智子疑邻》)

下车引之 .

虽有至道 .

D.不知其二者多矣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暮而果大亡其财 .

②啮沙为坎穴 .

啮: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共4分,各2分) ①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13.我国古代的诗文中经常涉及到一些科学现象。【甲】文中的相关内容涉及到了物理学的重

力现象,【乙】诗中的“ “

”一句涉及到了“光的折射”现象,

”一句涉及到了“力的传导”现象。(2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20分)

(一)阅读《看云识天气》,完成第14-16题。(共8分)

①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②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③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④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将转阴。接着,云层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了云看太阳或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这时卷层云已经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这种云叫雨层云。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降临了。

⑤夏天,雷雨到来之前,在天空先会看到积云。积云如果迅速地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儿,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了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马上就会哗啦

北京市西城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北京市西城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七年级语文积累与运用题号应得分实得分一12二14三4总分1002016.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阅读与理解五四(一)(二)10812积累与运用(共30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a9jk345ko25ui718xfz9x6b742s6901dus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