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头育肥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建议书
第1章 项目总论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5000头育肥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2)建设性质:新建 (3)项目建设地点: (4)主管部门: (5)项目承办单位: (6)项目负责人: (7)联系电话: 1.1.2项目建设内容
(1)项目目标:本项目利用重渡沟生态旅游示范区适宜的自然环境、丰富的饲草料资源,采用科学的饲养和管理技术,建设年出栏5000头优质肉牛标准化育肥场。
(2)项目规模:建设牛舍同期容量为1250头的肉牛育肥场1座及配套的草料贮存和饲料加工等辅助生产设施。
(3)建设期限:1年
1.1.3投资概算、资金来源及收益分析
(1)资金估算:项目总投资1229.3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05.89万元,流动资产投资523.47万元。
(2)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1229.36万元。全部为企业自筹。 (3)收益分析
本项目充分利用中央、省、市相关政策,紧抓牛肉市场快速增长的契机,发挥地区资源优势,整合豫西地区的畜牧资源,构建豫西最
5000头育肥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建议书
大、最知名的优质肉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为我国探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三效结合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做出示范与表率。
①经济效益:本项目正常年可实现产值4050万元,年均利润609.40万元。所得税前财务净现值(ic=12%)1685.08万元,所得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IRR)42.36%,静态投资回报期3.9年,动态回收投资期4.4年;所得税后财务净现值(ic=12%) 1096.52万元,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IRR)28.07%,静态投资回报期4.8年,动态回收投资期5.7年。盈亏平衡点为24.25%。本项目从整个财务评价的各项指标来看,本项目是可行的。
②社会效益:项目带动发展养殖户2400户,每户2头牛,户均新增年纯收入8000元,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社会效益明显。
③生态效益:项目利用玉米秸秆作为养牛饲料,减少了秸秆腐烂或人为焚烧带来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
1.2编制依据
1.2.1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6)《畜禽养殖污染物防治管理办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5000头育肥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建议书
(8)《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24)》 (9)《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10)《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1-2024)》 (11)《中国畜牧“十二五”发展规划》。
(12)农业部《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 (13)《洛阳市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13)《洛阳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4)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材料。 1.2.2相关规范与标准
(1)国家专业标准:《肉牛饲养管理规范》 (2)国家标准:《肉牛场卫生及检疫规范》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4)《环境工程设计手册》(水污染防治卷)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S0016-2006)
(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l8596-2001) (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8)《钢结构设计规范》(GB5 001 7-2 0 0 3) (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 0-2002) (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 1-2001) (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 0007—2 002)
(12)《工业与民用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 005 2-1 9) (1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14)《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15)《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
5000头育肥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建议书
1.3综合评价
1.3.1综合评价
建设该项目是实现农业综合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的重要一环。项目区具有丰富的饲料资源优势。本项目所采用的生产技术科学、先进、可行。项目筹资渠道明确,经济效益显著,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在肉牛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牛粪尿经科学处理后可作为优质农家肥,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1.3.2论证结论
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一致。肉牛饲养的技术科学,牛肉品质好、市场需求量大,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可行性研究科学合理,符合当地实际,项目切实可行。
第2章 项目建设背景、可行性与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中央最为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制定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对农业和农村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其中,畜牧业是农村经济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大力发展畜牧业,对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解决粮食转化增值问题,提高土地使用率和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们膳食结构,提高国民体质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以来,我国畜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肉、蛋、奶等主要畜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进入了一个生产不断发展、质量稳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的新阶段。但我国畜牧业发展中也存在生产方式落后,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
5000头育肥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建议书
理,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抵御风险能力弱,优良种畜的比例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
针对我国畜牧业实际发展情况,2012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提出:“稳定发展生猪生产,扶持肉牛肉羊生产大县标准化养殖和原良种场建设。”这一政策为我省我市发展肉牛产业提供了强大的政策保障。因此,建设好自己的肉牛育肥场已势在必行。
2.2建设的必要性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西部地区,是“十二五”规划期间国家支持发展的重点地区。近年来,河南省各级政府对发展畜牧业特别是养牛业十分重视,将畜牧业作为河南省贫困落后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河南省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牛出栏170万头,牛的规模化养殖率达到75%,牛的良种率达到60%,肉牛产业要以肉牛加工龙头为依托。为此,洛阳市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畜牧业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关于加快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性措施。宽松的政策环境将极大地调动广大农民养牛的积极性,养牛业将成为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项目区农村历来具有养牛的传统习惯,经过近年来的大力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成熟的配套技术,先后引进了西门塔尔、夏洛莱、利木赞等肉牛品种,但是尚未形成规模化养殖,致使相当一部分优质肉牛以活畜廉价出售,严重影响了农民养牛的积极性。
为了充分开发洛阳市市优质肉牛资源,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走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建设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的肉牛饲养基地是十分必要的。
5000头优质肉牛标准化育肥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