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王敬才
【摘 要】摘要:一节历史课,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富生命意义的。它滋养生命、塑造心灵、点燃激情、播撒希望。如何让这短暂的四十五分钟最大限度地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思维得到启发、智慧得到提升、创新能力得到发展?本文重点从四个层面对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对策进行浅探,旨在抛砖引玉进一步为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献计献策。 【期刊名称】教育教学论坛 【年(卷),期】2011(000)007 【总页数】1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优化教材;培养兴趣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必须思考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实现更多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行为。我觉得我们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培养兴趣,注重学法
兴趣的培养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前提。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是初中历史教学的着力点。就初中历史而言,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比如多媒体音、频的呈现,学生表演等。大家都喜欢易中天、
于丹和纪连海的讲座,因为他们的讲解生动、睿智、幽默,善于设疑,还结合了自己的理解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与反思。教师一定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上你的课,爱听你的课。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备良好的口才,还要有为学生搭建兴趣桥梁的办法。
历史学科除了具有生动、趣味的特点外,还具有容量大、难以记忆的特点。如果不能掌握学习历史学科的科学方法,是很难学好、学透历史的。这就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对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仅顺利地完成初中学业,为今后高中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增长智慧、陶冶情操。归纳和比较是学历史的重要方法,也是初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教会学生掌握、运用。比如,对于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内因、外因,主要原因、重要原因等;对一些具有关联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如中外历史上的改革等,通过比较加强认识和理解。
二、精设教法,提高教学
“喜新”“好奇”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征,教师上课力争让学生感受到时有变化,不能千篇一律。教师上课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奇,让教学手段和学生活动灵活交替使用,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有新意就能兴奋起来,兴奋起来就会使学生学习过程本身出现美妙的境界,新的境界就会使学生产生无穷的学习乐趣。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来创设优化的教学情境和不同的学生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创新。可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和学生活动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所以它不仅是促进学生“怎么学、会不会学”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课堂教学
有效性的关键。
三、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初中历史教学一个重要任务。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认知水平上的,否则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鉴于此,加强对教材知识的整合,并寻找适当的切入点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比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化”这一历史主题时,表格归纳法的运用就很有效。把中国近代化的三个阶段的重大事件、领导人、主张或口号、性质、结果、影响等方面进行列表归纳,通过这一教学手段,学生就很容易明白“中国近代化是一个由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文化思想”这样一个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历程,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知,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除了表格归纳法,运用历史地图进行教学也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古人云:“左图右史”,可见“图”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作用非同一般。在知识传授过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学习和思考的方法,使能力得到提升。在知识巩固阶段,加强有针对性的练习,多角度的思考,掌握答题技巧,规范答题的语言,必然会事半功倍,从而达到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终极目标。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与核心。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就是要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所有学生都能按课堂教学目标去理解和掌握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总之,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要因人因时而异,需要进行不懈地探索。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找到更多、更好的有效教学方法,使历史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激情、智慧和个性的舞台。让有效教学成为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