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高考语文学习资料
小说赏析知识提要
概述:
●四大文学类体裁:小说、散文、诗歌、剧本
●小说: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情节和环境的描写来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主题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小说三要素:
人物: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
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传统运行方式) “摇摆”(现代运行方式) 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如何赏析小说题目:线索;悬念;寓意;主题。
一、叙述:
★小说叙述的角度有哪些?各有什么艺术效果? 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 抒情主人公 “我” 表达效果 给读者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有很强的真实感、亲切感,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第二人称 “你” 有对话效果,便于倾诉强烈的感情 灵活自由,不受时空限制,可以全景式的表第三人称 “他”“她”…… 现生活;拉开了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更具客观性 全知视角 (上帝俯瞰) 叙述角度 有限视角 (凡人目光) 二、场景:
●什么叫场景?
场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由人物在一定场合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的生活情景;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篇小说就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场面接续而成的。 ★小说场景描写(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①给全篇“定调”(一般置于小说开头,交代故事发生背景) :热爱、赞扬、批判、向往、反对、喜爱、憎恨……
②营造意境、渲染气氛:欢快、悲伤、压抑、轻松、紧张、和谐、纷乱…… ③推动小说故事情节发展;(一般置于小说的某个情节之中) ④导引人物出场;(铺垫,一般置于人物出场前)
⑤烘托人物形象,揭示人物性格和命运;(衬托、一般置于人物的描写之中) ⑥具有象征意义,深化小说主题。(照应,置于小说结尾)
三、主题:
●小说主题的实现:
①小说的忌讳:“主题鲜明”
第1页
2019年浙江高考语文学习资料
②形象大于思想:“情”大于“理”;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 ③模糊处理:朦胧美(隐喻、象征)
④主题的表现:多元化(复杂性、矛盾性) ★怎样分析小说的主题:
①从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入手: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从而把握小说的主题;
②从小说的标题入手: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象征意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
③从题材中寻找:作者在小说题材确定时,有着十分明确的目的,其中蕴藏着小说的主旨。如战争题材的小说往往表达反对战争,渴望和平,追求美好幸福生活为主题。
④从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入手:从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分析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变化,进而揭示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⑤抓住作品所描写的典型环境进行具体分析。
四、人物:
●“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
“圆形人物”:性格较为复杂,往往都是多义与多变的,其性格特征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娜塔莎。
“扁平人物”:性格较为简单,也被称作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是按照一个简单的意念或特性而被创造出来的。如索尼亚。 ★如何判别小说的主人公? 判别标准:
不应单纯看作者着墨的多少,而应看其性格在群体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性格发展是否直接推动情节的逆转,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有关键作用。 ★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有哪些?
①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一般包括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 ②侧面描写(间接描写):①景物衬托、人物衬托(正衬和反衬)等;②人物并未出场,是通过其它人物的介绍来描写。 ★怎样赏析小说人物形象?
赏析人物形象还应该结合人物在小说中的身份、地位、经历分析,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并能够结合小说内容,用准确的词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五、情节:
●情节和细节有什么关系和区别?
关系:细节是情节很小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细小的情节,从属于情节,为情节服务,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对情节、人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区别:细节更短小,更具体,更有针对性,是对情节的补充与落实。 一个细节可以是一句话甚至一个词语、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细微动作、一个神态等描写。
第2页
2019年浙江高考语文学习资料
★怎样赏析小说情节的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环境; 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为后面故事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或埋下伏笔;
④是小说的叙述线索,结构上首尾呼应,照应前文,使小说结构严谨; ⑤刻画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⑥表现小说主旨或深化小说主题。 ★情节运行的基本模式:
传统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作用:交待故事的来龙去脉,使小说叙述完整,结构严谨。)
现代小说:“摇摆”(作用:设置悬念,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加强矛盾冲突,增强小说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情节安排的结构技巧:
伏笔:指的是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做出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作用:使小说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使读者在看到后面情节后恍然明白前面看似闲笔的内容原来是为此服务的。
线索:小说线索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件(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还可以是故事中的空间、时间。小说线索分为单线和双线或明线和暗线两种。
悬念:为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直到文章结尾才揭开谜底,真相大白,从而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点明主旨,给读者强烈的艺术震撼和情感冲击。
巧设悬念的作用:抓住读者的心,引起读者对事情的发展、变化、结果,对人物的处境、结局产生关切心理。使文章情节发展更具有吸引力、引人入胜,更能引发人深入思考,产生心灵的震撼,更好地揭示主题。
铺垫:铺垫是为了突出后面要出场的人物或某个事件,先对次要人物、事件进行铺陈描述,来烘托重要的人物或事件的一种表现手法。
倒叙:先出示事件真相或结局,再从头娓娓道来。作用:先说结局,引出下文;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作用: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富。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使结构更加严谨,叙事脉络更加清楚,给人以深刻印象。
★如何赏析小说结尾的艺术特色?
“欧·亨利式”结尾艺术特色: 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结构上,一路制造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直到结尾才揭开真相,出乎意料,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生波澜,撞击读者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表现手法上,与前文伏笔相照应,也符合人物形象特征,使人觉
第3页
2019年浙江高考语文学习资料
得又在情理之中,深化了小说主题。意外的情节逆转,一方面使主人公形象得以升华,另一方面使主题也得到揭示。
“悲剧式结尾”艺术特色:从读者的情感体验看,人物的悲剧命运令人同情、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深思;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
“喜剧式结尾”艺术特色:从表达效果上看,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从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善良的人性,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留白式结尾”艺术特色: 故事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的空间,令人回味,引入深思,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六、结构:
●小说结构的方式:
传统小说通常采用以时空为本位的线型结构模式,而现代小说在结构上赋予小说更多的变化,主要有三种常见结构模式:
①“延迟式”结构:为了保持小说层层推进的线性结构,作者常常故意“延迟”小说的进展。作者会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进展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就在这样捉迷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实现小说的结构张力。
②生活的横断面:将时空浓缩在一个小小的点上,在精巧的结构中展开漫长的时间和立体的无限空间。
③心理时序:打破时间这一恒常的纬度,让人物的意识在超时间的空间里任意往来。 ★怎样分析小说的结构的艺术特色?
①分析小说结构技巧:引起下文、前后照应、制造悬念、作铺垫、埋伏笔、插叙、倒叙、总结上文、画龙点睛等。
②分析小说构思特点:看情节安排的技巧及作用,看开头、结尾有什么特色,看结构是否严谨、曲折有致,是否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注意】★内容为常考必备要点。
第4页
高中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整理 - 图文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