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 2019年10月,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山东举行。为办好艺术节,山东省通过各种渠道,让更多的老百姓走进剧场,看到更多更精彩的演出。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
A.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B.不同的地区、民族有不同的文化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相对稳定性
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解析】 特定的文化环境、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影响人的行为和活动,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2.“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为是“做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礼的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日本人和韩国人觉得很正常,而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这类现象表明( )
A.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解析】 A项说法片面。人们的交往与各自的文化环境有关,但B项过于夸大了文化背景的作用。C项观点与事实不符。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材料中不同国家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反映不同,说明D项正确。
【答案】 D
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是曹操留下的千古绝句。有人认为这是劝人及时行乐,但也有人认为他感叹的是战争频仍,大业未成,因而产生一种时间紧迫感。下列最能解释产生这种不同认识的是(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双重的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文化影响着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解析】 人们对曹操的千古绝句的不同认识体现了文化影响着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故选D。A项说法正确,但题干没有说明文化对人的无形影响;题干没有说明文化影响的双重性,也没有体现文化对人的深远持久的影响,故B、C两项不选。
【答案】 D
一次,美联社的记者去采访杜鲁门总统的母亲:“您的儿子一个做了总统,另一个却在种土豆,您是怎么想的?”
夫人说:“我有总统这样的儿子,十分自豪;不过,我的另一个儿子,他同样让我骄傲。”在杜鲁门总统母亲眼里:儿子只要诚实守法,凭借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就很令人骄傲。但在一些中国人的父辈眼中,孩子读书,尤其是读到研究生、博士生,就是要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否则,就是丢人现眼,让长辈颜面尽失。回答4~5题。
4.中外家长的孩子“成才观”的差异表明( ) A.文化环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B.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 C.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D.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对人们的交往方式产生不同的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故C正确。A错误,文化环境对人的价值取向有影响,但不是决定性作用。B错误,一定文化环境下可以产生多种思维方式。D强调文化对人们交往方式的影响,与题意不符。
【答案】 C
5.上述材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
①文化环境决定人的发展 ②文化影响人的世界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