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增殖和受精作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稀盐酸解离可使细胞间的果胶质层松散 B.用水漂洗可洗去碱性染料以保持细胞活性 C.常用苏丹Ⅲ染液使染色体着色以利于观察 D.可用高倍镜观察植物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
解析:选A。盐酸可以使细胞间果胶质层变得松散,有利于细胞彼此分离,便于实验观察,A正确;碱性染料染色操作在漂洗步骤之后,用水漂洗是为了洗去解离时残留的盐酸,而且解离的过程中细胞已经死亡,无需保持细胞活性,B错误;染色体染色常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溶液,苏丹Ⅲ染液可用于油脂的鉴定,C错误;植物细胞在解离时已被杀死,无法观察植物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D错误。
2.(2018·浙江6月学考)某二倍体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的观察结果如图所示,其中①~④是分裂期的四个不同时期的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处于分裂后期,该时期细胞中含4个染色体组 B.②处于分裂末期,该时期细胞中央会形成细胞板 C.③处于分裂前期,该时期细胞内中心体发出纺锤丝 D.④处于分裂中期,该时期细胞可用于制作染色体组型 答案:C
3.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出现的时间早于核膜解体 B.间隙期细胞核会消耗大量的核糖核苷酸
C.末期形成的囊泡会聚集成一个细胞板,以后再发展成为新的细胞壁 D.有丝分裂使得细胞中的遗传物质被精确均分
解析:选D。染色体出现的时间早于核膜解体,A正确;间隙期细胞核会消耗大量的核糖核苷酸来合成RNA,B正确;末期形成的囊泡会聚集成一个细胞板,以后再发展成为新的细胞壁,C正确;有丝分裂使得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被精确均分,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不是均分的,D错误。
4.(2019·浙江联考)下图为动物和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 -
A.甲为分裂间期,乙为分裂末期,⑤聚集成为赤道面 B.①由微管组成,在前期较晚时形成纺锤体作用于② C.甲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甲产生的子细胞为生殖细胞 D.③④均为细胞膜,两种细胞的胞质分裂方式相同
解析:选B。甲为分裂前期,乙为分裂末期,⑤聚集成为细胞板,A错误;①为中心体,由微管组成,在前期较晚时形成纺锤体作用于②着丝粒,B正确;有丝分裂不能产生生殖细胞,甲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可能是单倍体生物进行有丝分裂产生的,C错误;③为细胞膜,④为细胞壁,两种细胞的胞质分裂方式不同,D错误。
5.如图为二倍体生物的一个细胞染色体组成示意图,该细胞( )
A.已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 B.有三对同源染色体 C.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 D.可能是精细胞
解析:选C。题图细胞中含有3条染色体(有1对同源染色体)且含有染色单体,因此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6.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解析:选C。两者的前期,染色体数目均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核DNA分子数目均为体细胞的两倍,但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而有丝分裂前期没有此行为;两者的中期,染色体数目均与体细胞相同,核DNA分子数目均为体细胞的两倍,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每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核DNA分子数目均为体细胞的两倍,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核DNA分子数目为体细胞的两倍,同源染色体分开;两者的末期,核DNA分子的数目相同,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的相同,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
- 2 -
7.(2017·浙江4月选考)二倍体生物(2n=6)的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下,其中①~④表示染色体。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该细胞可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二极体 B.该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的相同 C.①②③含有该生物的一套遗传物质 D.图中基因g可由基因G突变而来 答案:A
8.果蝇(2N=8)的某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发生了一次异常,现分别检测了其分裂进行至T1、T2、T3时期的三个细胞中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的数量,结果如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交叉互换”的现象可能出现在T1时期
B.最终形成的4个精子中染色体数分别为3、3、5、5 C.T2时期对应的这个细胞可能仍含有等位基因
D.T3时期对应的这个细胞中Y染色体的数量可能为0、1、2
解析:选D。“交叉互换”的现象可能出现在T1时期即减数第一次分裂时,A正确;最终形成的4个精子中染色体数分别为3、3、5、5,B正确;由于交叉互换所以T2时期对应的这个细胞可能仍含有等位基因,C正确;T3时期对应的这个细胞中Y染色体的数量可能为0或1,D错误。
9.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子 B.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粒分裂伴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粒分裂伴随着等位基因的分离 D.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不是配子多样性的唯一原因
- 3 -
解析:选D。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子,质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A项错误;仅仅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自由组合,着丝粒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B项错误;一般来说,着丝粒的分裂伴随相同基因的分离,而同源染色体的分开才伴随着等位基因的分离,C项错误;除了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还有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可以使得配子具有多样性,D项正确。
10.如图是人类精原细胞的增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④过程均可形成姐妹染色单体 B.图中④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组数不会发生变化 C.图中②过程细胞会适度生长 D.图中①③过程可发生的变异类型相同
解析:选C。①过程为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过程。该过程可形成姐妹染色单体,④过程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期间无染色体的复制过程,无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加倍,形成两个染色体组。②过程中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细胞体积增大,表现为生长现象。①过程中可发生的变异是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③过程发生的变异主要是基因重组。
11.图甲、乙为高等动物某器官内细胞的分裂图和完整分裂周期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坐标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据图甲细胞分裂图像特点可以判断该细胞来自雌性动物的卵巢内 B.图甲细胞中含有2个四分体,其子代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Ab、ab C.图乙中曲线的变化能够代表图甲细胞所代表的分裂方式 D.图乙曲线3~4时间段内一定发生了着丝粒的断裂和基因突变
解析:选C。图甲细胞处于减Ⅰ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为处于减Ⅰ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因为初级卵母细胞在减Ⅰ后期,细胞质进行不均等分裂,因此图甲细胞是来自雄性睾丸内的细胞,A错误。图甲细胞内含有4条染色体,2对同源染色体,在减Ⅰ前期只能形成2个四分体,本图细胞处于减Ⅰ后期,不存在四分体。图中细胞的基因型是AAaaBBbb,正常情况下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有Ab和aB两种,因为一个精原细胞经过一次减数分裂只能产生2种类型的配子,且图中细胞内基因A和b在减Ⅰ后期时已经组合到一起了,B错误。据图乙曲线特点可知,染色体数目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没有超过最初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与
- 4 -
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数目变化特点对应,C正确。图乙曲线3~4时间段细胞内染色体数恢复到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此时细胞处于减Ⅱ后期,减Ⅱ后期能够发生着丝粒断裂,但是一般不发生基因突变,因为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DNA复制时,即细胞分裂的间期,D错误。
12.(2019·台州模拟)某二倍体生物持续分裂的体细胞,按照染色体组数和核DNA含量分为下图4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组细胞内正在进行核糖体增生 B.乙组细胞内可能正在发生核膜解体 C.丙组细胞染色体数目最多,有16条 D.丁组细胞已开始进行胞质分裂
解析:选D。甲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间期,进行核糖体增生;乙组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发生核膜解体;由丙组染色体组数加倍可知,丙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数是16条;根据核DNA含量变化可知,丁组细胞正在间期。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以下是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甲所示细胞内有____个染色体组,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不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_。
(2)图丙所示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其染色体变化对应图丁的________段。 (3)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图中细胞所示的染色体,需用________________染色;若鉴定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