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体金线蛭”工厂化无土高效养殖技术的研究
技术总结
为了加快水蛭工厂化高效养殖技术研究的步伐,实现水蛭产业可持续发展,吴江市科技局下达农业科技计划项目“宽体金线蛭”工厂化无土高效养殖技术的研究项目。由吴江市明星产业种养殖中心实施。项目编号为WN200902。经过近二年的实施,目前已完成了本项目合同考核指标。现将本项目的技术总结汇报如下:
一、立项依据
中药水蛭俗称蚂蟥,民间又称大蚂蟥、牛蚂蟥、马鳖、内钻子等。在分类上属于环节动物门,蛭纲,颚蛭目,水蛭科。水蛭入药历史悠久,早在我国医学名著《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自古至今被中医界称为一种袪病救人的良药,可以治疗跌打损伤、高血压、冠心病和肿瘤等,还可以利用断肢(指)再植的术后辅助治疗。1996年召开的全国活血化瘀学术会上,水蛭被确定为35种活血化瘀的中药材之一,目前,我国批准生产的以水蛭为主要原料的中药有几十种,水蛭的体内含有某种抗凝血物质(即水蛭素),水蛭素是拒绝“三高人群”的良药,现代科技发现,水蛭不但能制药,而且能生产保健品、化妆品,广州已将水蛭搬上餐桌。因此,市场需求量猛增,据对全国十七大中药材批发市场调查,每年国内制药用量需几百吨干品,出口干品更为紧缺,市场售价节节攀升!因此,水蛭其身价倍增,具有“软黄金”之称的水中“人参”。
随着水蛭在医药上的广泛需求,近年来野生水蛭因由于受农药、化肥、工业开发的污染影响,最加上人为的大量捕捉,自然资源日益减少,正处于灭绝状态,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因此,人工养殖迫在眉
睫!
目前水蛭的养殖方法大都采用自然土池养殖及网箱半人工养殖,由于生产的基础条件较差、管理难度大,缺乏对水蛭高效养殖技术的科学提升,难于满足生产需要,开展水蛭工厂化无土高效养殖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是实现水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二、研究的目的、内容 1、研究的目的
根据水蛭的生活习性、生理变化、生长规律和生产特点,通过工厂化、无土、高效养殖技术研究,采用定温、定水、定食,分级分离式工厂化养殖的办法,使各种作业方便、省工、省力和高效,加快水蛭生长速度,缩短幼苗到成品生长时间。探讨水蛭养殖新技术与新思路,填补了该领域国内空白。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水蛭生产规模化和产业化。
2、研究内容
针对水蛭生活习性,生长规律,从水蛭的亲本培育到苗种繁育到商品蛭的饲养生产全过程,采用工厂化无土高效养殖模式,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室外产茧,室内增温孵化育苗,控制养殖池水位、水温、水质,确保养殖池内无天敌侵害,并创造立体多边角载体环境,供水蛭取食、生长、脱皮、交配。同时采用定温、定水、定食,分级分离式工厂化养殖的办法,从而加快水蛭生长速度。缩短幼苗到商品蛭生长时间,从而实现生长期从自然界180天左右缩短为90天的目标。
三、研究的的方法和结果
1、研究的方法
1)、研究、讨论、制订项目实施方案 2)、成立项目实施小组
3)、对项目的实施和工厂无土高效养殖植技术进行针对性培训,以提高对项目的认识和业务水平
4)、形成工厂化无土高效养殖技术,加以推广应用 5)、技术路线:
消毒 开口配方饲料投喂 工厂化养殖池建造
产茧 孵化 幼苗培育
人工无土立体穴的设置 增温
苗种放养 养殖管理 商品水蛭的收获
2、实施的结果
①建造工厂养殖区面积为6107㎡;
②卵茧孵化率达到95.2%、幼苗成活率达到95.35%; ③从幼苗到成品,生长时间为90天;
④产量7.55㎏/㎡、产值为226.8元/㎡、效益为 86.5元/㎡; ⑤形成一套工厂化、无土、高效养殖技术。 四、项目的创新点、知识产权和水平情况
1、项目特色:采用增温孵化育苗,幼苗使用特殊配比开口饵料,养殖池设置无土立体巢穴,分阶段、高密度、集约化饲养,从而使幼
苗到商品蛭的生长期从180天缩短为90天。
2、项目创新:水蛭养殖采用工厂化、无土、高效养殖技术,在水蛭生产中未见报道,在国内外尚属首次。
3、编著出版了《水蛭工厂化养殖技术》一书。本书内容丰富,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具有时代特色和实用特色,科学性和针对性强,文字通俗,图文并茂,对广大农村养殖者、有关科研单位和教学单位及药材生产者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将对促进水蛭生产的发展和我国中药现代化发挥良好的作用,为祖国医药学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五、项目建设情况
1、通过对场地选择与设施建造、繁殖与选育、分级分段饲养、养殖池的水质调节、饵料的选择与投喂、病害防治、产品采收加工等水蛭工厂化养殖全过程的一系列技术的研究,集成了水蛭工厂化、无土、高效养殖技术,示范应用于本公司所有的养殖区及其分场的水蛭养殖生产中。
2、建成了水蛭工厂化养殖池6107㎡(见表一)。
表一 水蛭工厂化养殖池建设情况表
年份 池别 种蛭产茧池 幼苗精养池 成品养殖池 备用池 小计 合计 只数 65 65 2008年 ㎡ 3900 3900 6107㎡ 只数 20 10 3 33 2009年 ㎡ 2000 100 107 2207 建池要求:
⑴幼苗精养池:水泥砖砌结构,池长因地制宜,宽2米左右,分三级,中间低、两边创建平台,深度80公分,分别是池边到平台为40公分,平台到池底为40公分,池形为凹形模式,池底按放一个排水排污出水口,池墙中50公分处按放一个防洪出水口。
⑵成品养殖池:养殖池一般南北方向为宜,宽3米,长度因地制宜,用水泥砖砌结构,深80公分,池边用砖盖出10公分,每个池之间留80公分管理人行道,建池时应挖下15公分,以减轻池内水的压力,池底按放排污出水口,池中50公分处按放防洪出水口,一般为每个池面积不超过100平方米。
3、(1)2009年3月25日开始交配,2009年4月25日种蛭开始产茧,5月5日-7日采集卵茧定量装箱,进入室内专用孵化室,控制温度、湿度,5月20日-22日出苗,随机抽其中5箱,经清点计数,卵茧平均孵化率达到95.2%(见表二)。
表二 卵茧孵化率情况表
箱号 装箱日期 出苗日期 3 13 23 33 43 小计 5/5 5/5 5/6 5/6 5/7 5/20 5/20 5/21 5/21 5/22 每箱装入卵茧量(个) 700 700 700 700 700 3500 每箱卵茧孵化量(个) 666 667 667 668 664 3332 孵化率(%) 95.14 95.28 95.28 95.42 94.86 95.2
(2)2009年5月20日开始, 幼苗放入精养池进行强化培育,池内移植水葫芦,促使幼苗从群居到分散,以便顺利进食。幼苗前三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