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图书出版现状及发展趋势初探
□ 河北农业大学图书馆 张凤巧
【摘 要】摘 要 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传媒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格局。本论文从手机出版的现状、发展趋势、市场的阻碍因素、解决措施四个方面入手,综合分析了手机出版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道路。 【期刊名称】兰台世界 【年(卷),期】2014(000)014 【总页数】2
【关键词】关键词 内容层面 手机图书 出版现状 发展趋势
手机媒体强大的功能服务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手机已实现了由打电话、发短信的功能到现在的集娱乐、通信、商务、学习于一体的模式转变,对传统媒体的发展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在手机出版产生后,将有可能开辟新的市场和经营模式,手机出版实际上是一种借助无线通讯的技术,以手机为媒介的数字出版形态,内容都是经过数字化后的作品,手机出版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进行了大胆创新,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具有自由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在明确手机图书出版现状的基础上,手机出版已成为新时代出版行业发展的潮流,是经济新的增长点和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手机图书出版的现状和发展的主要障碍
1.我国手机图书出版的模式与内容。手机图书出版共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的S P模式,运营商、C P、S P、手机生产商、用户的联合模式,处于主导地位的是运营商,在这种模式下,C P作为内容的提供商只能获取少许的利益,
不利于激发创作的热情;另一种是独立的S P模式,C P、S P、手机生产商、用户的合作模式,内容的提供者可独立构建站点,与C P合作,这种模式逐渐成为出版链的主要形式。手机图书出版主要以手机小说文学和手机教育学术刊物为主。目前手机图书出版的内容除了将网络上的小说通过数字技术转化为手机小说文学以外,原创的并不多,但是手机小说阅读已成为一种趋势,虽然电子书的成本比较低,但是购买率是相当可观的。教育学术等一些刊物的内容包括了经济、政治、生活等,也是未来手机内容发展的重点。
手机图书出版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已实现了超常规的快速发展,市场的增长速度、用户的数量规模以及潜在开发的市场都已位居前列,但是对于未来的发展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首先,从内容层面看,虽然手机出版的形式丰富、内容量大,但是缺乏原创作品,多数不具备专业性和权威性,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可以和传统的出版商合作,借助传统出版的平台树立新的定位;其次,我国的手机出版行业主要是依靠市场机制来调动资源的流动和配置,通过价值链环节的高度垄断、政府的过度引导会弱化其自身的特点,总之,对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手机图书出版发展的主要障碍。手机图书出版经过近几年的迅猛发展,技术逐渐成熟,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前景良好,但是仍存在一些因素制约了其发展。 (1)手机图书出版机制滞后,流程不统一。手机图书出版作为一个新兴的媒体行业,在机制的运行和流程的发展上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当前并没有制定出任何关于手机图书出版的制度,市场秩序和业务的监管更是严重缺失,在内容上也没有规范化的管理,审查制度比较模糊,基本上依靠自我约束,机制和流程的放任会为企业的发展造成阻碍的合力,一些手机黑客利用其中的漏洞,谋
取私利,给企业和读者的利益带来损失。
(2)手机图书出版内容匮乏,版权不清晰。无论新媒体和新技术如何发展,手机图书出版的竞争核心依旧是优质的内容资源。首先,当前的手机图书内容的提供商在中国市场急缺。手机图书出版的文学作品虽然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但是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原创和有价值的作品较少,削弱了手机图书出版的竞争力。其次,由于对手机图书出版作品的监管制度不完善造成了图书版权不清晰,盗版泛滥的现象。手机图书获取素材主要是通过网络,或者将传统的纸质作品转化为数字化形式,造成了各种手机图书的文学作品、音频视频等大量出现,一些内容是由随意转载、模仿而来的,著作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基本和有效的保障。
(3)手机图书出版人才短缺,法律不完善。首先,手机图书出版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在专业人才的选择上面临着重要的问题,传统的出版机构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但是手机图书出版与传统方式不同,它需要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大多数工作者来自传媒行业或者电信行业,对手机图书内容的开发和专业化的采编制作缺乏经验,一些管理者缺乏对经营规律的了解,降低了企业的效率;其次,一个行业的有序发展要靠健全的法律制度来保证,但是关于手机图书出版方面的法律较少,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对其发展缺乏保障性,使得不健康的、暴力的、虚假的手机图书出版,造成了市场的混乱。
二、手机图书出版的发展趋势分析
手机被人们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因其强大的功能而在媒体平台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与传统的图书出版方式相比,手机图书出版具有很多特点。其携带方便,更新速度快,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过无线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