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浅谈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知识交流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浅谈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

内容摘要: 现代的大学生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他们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主张,自尊心较强。而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专业上的指导者,生活上的关心者,对 内容摘要:

现代的大学生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他们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主张,自尊心较强。而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专业上的指导者,生活上的关心者,对学生的学习、为人处事、今后的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的学生对辅导员缺乏信任,戒备心较强,这很不利于辅导员工作的开展。只有我们能够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以后,学生愿意接受我们的时候,我们才能有的放矢的开展好辅导员工作,使得我们能够圆满的完成辅导员的神圣职责的同时,也能使我们的学生有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辅导员 学生 沟通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8090后,他们渴望自由,渴望独立自主;他们喜欢彰显个性,特立独行;他们厌倦乏味的生活,喜欢追赶潮流并且肆意挥霍自己的青春。但是,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他们,对社会的某些现象和一些观点,缺乏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而我们,作为一名辅导员,正是要把握学生的心理,为他们解惑并给出正确的指导。但是,现在的学生对辅导员缺乏信任,戒备心强,这对我们工作的开展相当不利。沟通——架起了人类心与心之间的桥梁。我们应当如何与学生沟通,才能让他们相信我们,愿意与我们交流,愿意让我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使得我们的学生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一.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性

情感是人对于客观现实的态度的体验。它是由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体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际间完成信息交流的纽带。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主要形式。沟通可以提供人身心发展必须的信息,同时又是观念,思想,情感的交流过程,是人与人建立和维持联系的重要方式。

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S·F·Galdon)曾经强调:“我认为,不存在没有热情的智力,也不存在没有智力的热情。”这里所谓的“热情”,普通心理学家B·B波果斯洛夫斯基在他的《普通心理学》中把热情称为“强烈,稳定,持久的情感”。前苏联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

情感沟通的重要性推向了极致。他说:“认识转化为信念并不是靠行为的频繁重复完成的”。知识,只有在行为方面能给孩子带来正义感,能使他激动,能使他心灵上产生欢乐感和兴奋,并能振作的情况,才能转化为信息。在我国,自孔子以来,历代学者也都非常强调情感的感染作用和教育作用。如明代学者王守仁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己。”这些论述,表明了情感沟通具有感染性的特点。所谓感染,即个体对他人和物在特定情境中的情感状态的自觉共鸣和产生相类似的情感活动。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情感能起到一定的感化作用,成为潜移默化的心理作用。许多研究指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影响学生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总之,对于学生来说,辅导员的情感感染力不仅是一种间接的,无形的情感情境,而且也是一种培养学生情感,沟通学生思想,完成双向交流的心理力量。 二.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 (一)学会了解

了解学生是师生沟通的首要条件。了解每一个同学是辅导员与学生尽快沟通的必要条件。因为了解学生方能深刻理解学生,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心理上的共鸣。这也是辅导员的本职。我们辅导员对于学生而言,不是官,而是直接的管理者。因此,在学生的心目中,我们往往是居高临下的,这就使我们之间有了一定的隔阂。再加上我们与学生有年龄的差异,有不同的成长环境,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从而很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差异。所以,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我们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去解决问题,有时候也会把我们的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学生的身上。这样就使得我们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大了,不利于我们和学生之间的沟通。

兵法有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应该了解学生各方的情况,包括他们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思想状况,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而且在与他们的沟通过程中,如果仅仅拘泥于问答形式的谈话,不可能产生心灵交流的良好效果,很难真正的了解他们。我们应该学会走入他们中间,比如:开展一些班级活动,师生共同参与其中;或者在课后到学生的寝室去,真正的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与他们共同议论,探讨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等。我们要让学生们感到辅导员也是班集体中的一员,是他们值得信赖的良师益友,这样,才能使得我们更好的沟通。 (二)真心对待

辅导员倾注爱心是沟通的根本保证。热爱学生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同时也是师生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如果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对象不能倾注爱心,又哪里谈得上与他们沟通呢。因为爱能驱使辅导员以最大的耐心和韧劲去克服与学生沟通交流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也能够

激起学生对我们的亲近感和信任感,从而使沟通能够顺利进行。对于学生来说,我们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是除了母爱之外,世界上又一伟大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但师爱不同子母爱,因为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孙子曾经说过:“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也就是说,将帅对待士卒像对待婴儿那样,士卒就会跟他们赴汤蹈火;帅对待士卒像对待自己偏爱的孩子那样,士卒就会与他们同生共死。这就告诉我们,辅导员待学生要像家长待孩子一样,兼严父与慈母二任于一身。既要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真诚地爱护学生,与学生彼此信赖,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他们的缺点和错误毫不放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也曾经指出:“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教育爱心很重要。”作为一名辅导员,我们尤其要对学生投入真诚的爱心。只有我们用真心去对待我们的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他们才会对我们敞开心扉,亲近我们,信任我们。因为教育总是互相感化的,学生感受到这种爱,自然愿意去和班主任或其他教师交流,那么沟通也不是件难事了。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对学生的爱应贯彻以下两条原则:一是这种爱应该是不含任何偏见和无私的,不只是施于少数人,而是普遍地给予所有的学生,切不可亲此疏彼;二是这种爱应该是理智的,我们对学生的情感必须能够使他们的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高。而且,这种情感要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具体环境和学生自身的特点,来决定我们情感的倾向、表现方式和分寸。总之,我们对学生的爱应该表现为爱而不纵,怨而不弃。这样的爱可使我们的教育像春雨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在师生之问产生心与心相契、情与情相融的良好效果,使我们和学生之问能够很好地沟通。 (三)学会尊重

在师生沟通中尊重是师生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因为只有尊重才有平等,只有平等才有信任,只有有了信任,教师才可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最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 我们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

我们必须把学生作为一个有思想,有看法,有需要,有情感的独立的人来看待。要正视他们的存在,理解他们的愿望,看到他们的努力,赞赏他们的成就。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不去做有损自己尊严的事。 2. 要善给学生面子

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这个脸指的就是人的面子。每一个人都要面子。当遇到尴尬的场面,每个人都会为了给自己挽回些面子,讲很多理由,无非是找个台阶下,避免

浅谈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知识交流

浅谈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内容摘要:现代的大学生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他们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主张,自尊心较强。而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专业上的指导者,生活上的关心者,对内容摘要:现代的大学生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他们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主张,自尊心较强。而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专业上的指导者,生活上的关心者,对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9h167c1bk44p5c1cp2i5zpak1cslt00da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