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基本作用
预习报告
一、 名词解释
1.局部作用(local action)和吸收作用(absorptive action)
局部作用:根据药物作用部位,无需药物吸收而在用药部分发挥的直接作用,称为局部作用。
吸收作用:药物由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药物吸收,也称为吸收作用。 2.兴奋(excitation)和抑制(inhibition) 兴奋:凡能使机体机能活动增强。 抑制:能使机体机能活动减弱。
3.治疗作用(therapeutic action)和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 治疗作用:能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
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患者带来不适应或者痛苦的反应。
二、 填空题
1.药物基本作用的表现为 兴奋作用 和 抑制作用 ,作用的结果为 防治作用 和 不良反应 。
2.局麻药作用的机制是 阻滞Na+内流 ,局部麻醉的方法有 表面麻醉 、 局部浸润麻醉 、 传导麻醉 、 脊髓麻醉 、 区域阻滞麻醉 。 3.常用的局麻药有 盐酸普鲁卡因,盐酸利多卡因、盐酸丁卡因 ,不用于表面麻醉的是 普鲁卡因 ,不用于浸润麻醉的是 丁卡因 ,不用于腰麻的是 利多卡因 。 三、 简述题
简述地西泮的作用特点、作用机制及主要的药理作用及用途。 答:1、作用特点:缩短睡眠诱导时间、延长睡眠持续时间、安全范围大 2作用机制:地西泮能增强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的神经传递功能和突触抑制效应。地西泮与其受体结合后,进而促进GABA与GABA受体结合,从而使Cl-通道开放的频率增加,使更多的Cl-内流,产生中枢抑制效应。
3药理作用和用途:(1)抗焦虑作用:可用于治疗焦虑症。(2)镇静催眠作用:可用
于镇静、催眠和麻醉前给药。(3)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可用以缓解多种由中枢神经病变引起的肌张力增强或由局部病变所致的肌肉痉挛(如腰肌劳损)。(4)抗惊厥、抗癫痫作用:可用于小儿高热惊厥及药物中毒性惊厥;静脉注射本药是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措施。
药物的基本作用
实验时间 5月9日 报告时间 5月9日 成绩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药物的兴奋作用、抑制作用、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等。 实验器材:注射器(5ml)、烧杯 主要试剂及药品:
5%盐酸普鲁卡因溶液,0.5%安定溶液。 实验对象:家兔 实验操作要点:
1. 家兔称重,观察正常活动。
2. 坐骨神经麻醉,由一侧坐骨神经周围(使兔做自然俯卧式,在尾部坐骨脊与股骨头间摸到一凹陷处)注入5% 盐酸普鲁卡因溶液1ml/kg。2 min~3 min后观察和测试同侧后肢有无运动和感觉障碍,并与对侧相比较。
3. 耳缘静脉提前制备,另一侧肌肉注射同等普鲁卡因,观察其正常活动。 4. 出现明显症状时,立刻由耳缘静脉缓慢注射安定溶液,保证家兔最大的存活率。 5. 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请将所观察到的现象填入下表)
四肢站立和行走姿态 肌张力 痛觉反射 正常情况 局部麻醉 肌肉注射 安定解救 四肢站立,行走姿态协调 战栗,不协调 四肢不能站立,不能行走 短期内不能站立,不能行走 正常 下降 增高 逐渐恢复 正常 迟钝 减弱 逐渐恢复
分析讨论:
答:1、局部麻醉后表现为抑制作用,呼吸平稳,肌张力下降,痛觉减退或消失。对大腿抑制现象是局部作用肌肉注射5%的普鲁卡因后,家兔出现中毒现象,即表现为头向上仰,尾巴伸直,四肢往前伸,呼吸短快,瞳孔扩大。这些现象同时也是兴奋现象,再用安定溶液注射后中毒现象消失及药物拮抗作用。 2、普鲁卡因和地西泮的治疗作用使家兔安静,痛觉消失或减退,肌张力下降。 3、不良反应出现中毒现象,头向上仰,尾巴伸直,四肢往前森呼吸短快,瞳孔扩大。
4、有些药物可影响机体的多种功能,有些药物只影响机体一种功能,前者选择性低,后者选择性高,而作用特异性强,或效应选择性高的药物用时针对性好。 结论:
答:药物的基本作用有吸收作用和局部作用,药物效应为兴奋或抑制,在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会带来不良反应。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预习报告
一、 名词解释
1.吸收(absorption)
答:吸收是指药物自用药部位进人血液循环的过程。血管外给药途径均存在吸收过程。不同给药途径有不同的吸收过程和特点。
2.首关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
答:首过消除是指从胃肠道吸收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液循环前被肠壁和肝脏部分代谢,从而使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减少的现象,也称首过代谢或首过效应。 二、填空题
1.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有 用药方面 , 药物因素 , 机体因素 。而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主要影响是 药物吸收的程度 和 药物吸收的快慢 。
2.常用的给药途径有 口服、注射、直肠给药、吸入给药、舌下给药 。 3.本实验观察的指标是 小鼠出现中毒反应 ,主要表现是 惊厥 。 4.捉拿小白鼠时应用右手 大拇指和食指 提起尾部,放在 粗糙面 上,在其向前爬行时用左手 大拇指和食指 抓住 两耳和颈部 皮肤,拉直四肢,并用 无名指 夹住其尾部固定于手的 小指和手掌尺侧 处。
5.灌胃操作时灌胃针应沿着口腔 嘴角 ,压住 舌头 而进到小白鼠的咽喉部,顺着 吞咽 动作缓慢进针,在通过 胃 部时,进针阻力顿减,此感称为 刺空感 ,忽略后继续进针,易导致 灌胃失败,小鼠窒息失望 。 三、简述题
在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里,用药方面的因素有哪些?请简述之。
答:(1)联合用药,药物之间相互作用,比如协同,相加,拮抗,无关,还有禁忌药。 (2)给药时间 (3)给药途径
(4)反复和连续给药,注意药物的半衰期。考虑耐药性和耐受性,依耐性和停药症状。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时间 5月9日 报告时间 5月9日 成绩
实验目的:
1.观察不同的给药途径对尼可刹米作用的影响。 2.掌握小白鼠灌胃法、皮下注射法及腹腔注射的方法。 3.了解不同给药途径在临床上的意义。 实验器材:
玻璃钟罩、1ml注射器、小鼠灌胃针 主要试剂及药品: 5%尼可刹米溶液 实验对象:小白鼠 实验操作要点:
1、注射时要回抽无血和尿液,确保没有插入血管。 2、腹腔注射时,左中下腹,头低尾高,约45度。 3、 给药剂量要准确,注射方式正确。
4、及时记录给药起始时间和出现明显药理效应的时间。 5、灌胃给药时勿将药物灌入气管, 以免造成动物窒息死亡。
实验结果:
鼠 号 甲 乙 丙 体重 剂量 给药途径 产生惊厥所需时间 最慢 慢 最快 \\ \\ \\ \\ \\ \\ 灌胃法 皮下注射法 腹腔注射 分析讨论:
答:同一药物在不同给药途径给药时的吸收速度不同。且需吸收进入到血液和血浆蛋白结合发挥作用。腹腔注射时,由腹壁静脉吸收入血速度快而高效。肌肉注射时,药物必须从给药部位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药物在吸收过程需要时间,而口服不存在药物吸收入血,胃中高酸环境对药物有中和作用,还可能出现首关消除现象。所以药物在到达延髓呼吸中枢时时间上有差异,小鼠出现兴奋现象是有时间差异的。
结论:
答:临床可根据药物性质和病情需要决定给药方式,从此达到更高的治疗效果,由此实验可知三种途径下药物到达延髓呼吸中枢的快慢为:腹腔注射最快,皮下注射其次,灌胃最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