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专题七 生物与环境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专题七 生物与环境 专题强化练(6+4+1) (时间: 40 分钟 分数: 90 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 6 分, 6 小题, 共 36 分)

1.(2019·海南卷, 24)将接种在马铃薯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培养一段时间后, 充分混 匀并随机分成不等的两组后分别进行培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酵母菌种群增长所需的能量全部来自于马铃薯培养液 B.若要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 可借助显微镜进行 C.培养液被分成上述两组时其中的酵母菌种群密度是不同的 D.给营养充足的培养液通入 O2 有利于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加

2.(2019·考前信息押题卷)建设美丽新农村需要发展生态农业, 根据生态农业的观 点,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改造生态系统时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B.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C.“桑基鱼塘” 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D.合理利用才是对生态系统最好的保护

3.(2019·江苏卷, 6)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种群内出现个体变异是普遍现象 B.退耕还林、 退塘还湖、 布设人工鱼礁之后都会发生群落的初生演替 C.习性相似物种的生活区域重叠得越多, 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 D.两只雄孔雀为吸引异性争相开屏, 说明行为信息能够影响种间关系

4.(2019·湖南长郡中学联考)如图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 其中甲、 乙、 丙分 别代表三类不同的生物。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生物可构成这样一条食物链: 甲→乙→丙 B.图中的甲、 乙、 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 D.图中的甲是分解者

5.(2019·海南卷, 23)下列关于外来物种入侵的叙述, 错误的是( )

1

A.外来物种入侵会对当地群落的演替产生严重的影响 B.淡水湖泊中出现的水华现象都是由外来物种入侵引起的 C.水葫芦引入我国后对一些淡水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D.入侵植物进入适宜其生长的地区可影响当地物种的生存

6.(2019·广东省广州市质检)十九大报告提出,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必须树立 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像 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 境保护制度, 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

A.自然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B.发展生态农业, 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 C.受重灾后的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D.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 二、 非选择题(5 小题, 共 54 分)

7.(2019·海南卷, 29)(8 分)回答下列与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 (1)大熊猫是我国的珍稀动物。 为了保护大熊猫, 我国通过建立________________ 来改善它们的栖息环境, 提高环境容纳量。

(2)恢复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有助于群落所在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 群落中 植物的垂直结构对植物和动物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当受到破坏的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后, 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应包括的动物有植食 性动物、 ________________(答出 2 点即可)。

8.(2019·考前押题卷)(11 分)如图是某山区生态农业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

(1)碳在“草→昆虫→鸡→人” 这条食物链中的流动形式是________。 昆虫同化的 能 量 除 自 身 呼 吸 作 用 散 失 、 流 向 下 一 营 养 级 外 , 还 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该人工生态系统与原来的荒山相比, 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 而且还通过引入兔、 羊、 鸡等畜禽, 增加和延长了食物链; 通过建设沼气池, 不仅解决了山农的燃能 问题, 还减少了环境污染, 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高了能量利用 率。 由于当地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得到了有效保护, 所以提高了生态系统________ 的能力。

(3)上述生态农业, 很好地践行了十九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 请从 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 9.(2019·博雅闻道联考)(11 分)下图是某大学生建立的“稻田立体生态农业模式及 其周年生产” 示意图, 其中水稻为河蟹提供了摄食、 隐栖的环境, 河蟹则可摄食 稻田中的害虫, 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1) 稻 田 生 态 系 统 的 营 养 结 构 为 ________ , 生 态 系 统 中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沿着该渠道进行的。

(2)西红柿叶遭遇蚜虫时, 为评估蚜虫所造成的危害程度, 往往采取________法调 查其种群密度。 西红柿叶会释放某种化学信息引来蚜虫的天敌消灭蚜虫, 这体现 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信息传递不仅体现 在生物与生物之间, 还体现在________之间。

(3)由水稻、 害虫到河蟹, 能量流动的特点为________。 (4) 与 传 统 农 业 模 式 相 比 , 该 模 式 的 优 点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点即可)。 10.(2019·全国卷Ⅰ , 31)(9 分)某果园中存在 A、 B 两种果树害虫, 果园中的鸟(C) 可以捕食这两种害虫; 使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 Y 诱杀 B 可减轻 B 的危害。 回 答下列问题。

(1)果园中包含害虫 A 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是________。

(2)A 和 B 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种间竞争通常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专题七 生物与环境

专题七生物与环境专题强化练(6+4+1)(时间:40分钟分数: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6小题,共36分)1.(2019·海南卷,24)将接种在马铃薯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培养一段时间后,充分混匀并随机分成不等的两组后分别进行培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酵母菌种群增长所需的能量全部来自于马铃薯培养液B.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9d6j2hpv7553973044s2xc786b4a900yv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