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体的组成
1.从外部形态上看人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
2.认识建筑物和人体的组成。 (怎样通过比较来理解人体的各种结构之间的关系?) 答:人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 楼房→单元→房间→ 墙 → 砖(砖是构成房屋的基本结构)
通过比较建筑物和人体的组成我们知道:人体的最基本结构是细胞,它相当于砖结构楼房中的砖,组织相当于墙,器官相当于房间,系统相当于单元房,有机体相当于一栋大楼。 3.细胞是怎样构成人体的?(细胞的功能)
绝大多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有的结构简单,只有一个细胞;有的结构复杂,由数亿个细胞构成。人体内的细胞不断地吸取氧气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源源不断地提供物质和能量。
4、与人体一样构成其他动物、植物等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很小,我们需借助【显微镜】(凸透镜)来观察洋葱表皮的细胞。
5.显微镜的结构:目镜、镜筒、镜臂、物镜、载物台、镜座,用显微镜观察时两只眼都要睁开:被观察物应放在载物台上。
6.怎么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它是什么样的? 答:(1)将洋葱表皮细胞的装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 (2)调节显微镜,直到能看清楚洋葱表皮细胞为止。 (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是一个个“小格子”。 7、能识别P-23各种细胞的名称。 8.不同类型的细胞外型有什么区别?
答:不同类型的细胞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24、 9、请指出所有的器官的正确名称 。
10.人体内部有哪些器官?这些器官又是如何构成人体的?
答:人体内部器官有肝、肠、胃、肺、心脏、脑、神经等。许多在结构和功能上密切联系的器官结合在一起,共同进行某种特定的生理活动,即构成八大系统。人体主要有八大系统,即: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1
五、消化与吸收
1.消化器官:口腔、食道、胃、肝、胰、小肠、大肠、肛门 2.食物在消化过程中要依次经过的器官:【口腔、食管、胃(肝脏、胰脏)、小肠、大肠、肛门】 各个器官的主要作用
【口腔-----咀嚼、初步消化食物; 肝脏-----分解酒精;
胰腺-----分解消化油腻、酒精食物; 胃-------人体内主要的食物消化器官; 小肠----吸收营养物质; 大肠----暂时存贮食物残渣】 3、【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
【消化后的营养成分穿过小肠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 4.消化过程是怎样的? 答:(1)牙齿将食物破碎,加进唾液,经舌搅拌,将食物送入食道。
(2)食物经过食道到达胃,胃的蠕动及胃液的作用把食物变成食糜,进行初步消化。 (3)食糜到达小肠后,在肠的蠕动及肠液、胆汁的作用下进一步消化,变成能溶解于水的营养物质,被小肠绒毛吸收。
(4)剩余的残渣进入大肠,大肠吸收水份,将剩余的残渣由肛门排出体外。 5.将一块馒头放入口中,反复咀嚼,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会有甜的感觉。因为口腔分泌的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把淀粉消化成糖分(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6.1983 年美国纽约州的一家公司研制成功一种新型内窥镜,内窥镜能沿人体内的自然孔道或切口导入病人体内,对各种器官进行检查,帮助医生诊断。通过它可以看到器官内部的情况。它的一端装着一个微型镜头,能将图像转化为数字化的电信号,通过图像监视器显示出来。内窥镜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7.在没有发明内窥镜之前,医生是怎样做诊断的?有什么弊端?答:在没有内窥镜之前,医生是根据病人的病情及通过简单的检查后凭经验做诊断的。这样做的弊端是很容易误诊,从而耽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8. 肝脏:最怕酒; 胰腺;怕暴饮食,过多油腻食物以及大量饮酒。
口腔:怕吃太多太杂。 胃:怕暴饮暴食。
9.我们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才能保证消化系统的正常工作,保持我们的健康?
答:为了保护消化器官,(1)吃饭要细嚼慢咽,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2)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腐烂变质的东西。不吃过多油腻食品(3)吃饭时不要看书、写字,饭后不要做剧烈运动。睡前不吃固体食物和甜食。(4)尽量不饮酒,保护消化器官健康。不喝生水 少吃凉东西。(5)饮食搭配要合理。(6)多吃蔬菜、水果,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要适量。
10、与消化系统有关的疾病有【龋齿、肠炎、胃溃疡、胃炎、胃穿孔、肝炎、 脂肪肝、痢疾、十二指肠溃疡等】
11、食物在消化过程中所经过的各个消化器官相互连接,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消化道】。成年人小肠长约6米,大肠越1.5米。
31、◎营养的吸收主要是靠 小肠 ; 唾液能把 淀粉 变成 麦芽糖 。 12、常见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胆汁、胰液、肠液】
13、人体主要有八大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2
六、呼吸与交换
1.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咽喉、气管、 支气管、肺(由肺泡组成) 2、健康的肺和因吸烟而被损伤的肺有哪些不同? 健康的肺---【颜色粉红、表面光滑】,吸烟损坏的肺-----【颜色发黑,表面粗糙】 3、吸气过程【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呼气过程【肺、支气管、喉、咽、鼻腔】 4、我们进行呼吸的过程是通过【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完成的。当我们吸气时胸腔【向外扩张】,呼气时胸腔【向内收缩】。
5、吸气与呼气时,自己的胸部是怎样变化的? 吸气时,胸腔向外扩张;呼气时,胸腔向内收缩。
6.呼吸过程是通过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完成的,怎样完成的?
答:呼气时,胸腔向内收缩,膈肌向上移,胸腔空间变小,肺泡里的二氧化碳被排除体外,吸气时,胸腔向外扩张,膈肌向下移,胸腔空间变大,吸入了空气。 7、呼吸的作用:通过呼吸,我们可以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吸气),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呼气)。
8.人在安静时,平均每分钟呼吸 16 次,婴儿则需呼吸 30 次,跑步的时候,身体里需要更9.简述呼吸过程?答:从鼻腔吸进新鲜的空气(氧气) ,通过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肺泡)里,被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从全身各处产生的废气(二氧化碳)被血液运回肺(肺泡)内,经支气管、气管、喉、鼻腔排出体外。
10、人体时时刻刻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气体交换场所是(肺)
11.制作一个肺的模型,在模拟呼吸的过程中,瓶子相当于胸腔,气球相当于肺,橡胶皮膜相当于膈肌。吸管相当于气管。模拟呼吸的过程:呼气时,胸腔向内收缩,膈肌向上移,胸腔空间变小,肺泡里的二氧化碳被排除体外,吸气时,胸腔向外扩张,膈肌向下移,胸腔空间变大,吸入了空气。从鼻腔吸进新鲜的空气(氧气) ,通过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肺泡)里,被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从全身各处产生的废气(二氧化碳)被血液运回肺(肺泡)内,经支气管、气管、喉、鼻腔排出体外。
12、影响呼吸系统健康的因素【一氧化碳中毒、大量吸烟、大气污染、感染呼吸道疾病等】 13、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往往是由于【细菌或病毒】侵染人的呼吸道引起的,并通过感冒病人咳嗽、打喷嚏、吐痰是散出的含有细菌或病毒的飞沫传染。 感冒病症:【鼻塞、打喷嚏、干咳、头痛、咽喉肿痛等】
14.人体时时刻刻要通过呼吸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几乎每个人都患过呼吸系统疾病。
15.吸入的香烟是高温气体,含有很多化学物质,其中主要的有毒成分如尼古丁、一氧化碳、致癌物质如焦油等,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
16、适当的加快呼吸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氧气】
17、人体从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中获取【氧气】和【养料】通过循环系统被送到全身各处的细胞中。
18、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通过【循环系统】获得养料,并将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通过【呼吸系统】获得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废气。通过【神经系统】感受外界刺激并对刺激做出反应。
19.在分析属于人体哪个系统疾病时,关键看生病的是哪个或哪几个器官。该器官属于哪个系统,就是哪个系统的疾病。 20、看 29 页,填图
3
七、循环与运输
1、在我们的身体中有一套由【血管】组成的遍布全身的管道系统,【血液】在这套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完成物质的运输。【心脏跳动】的力量推动血液在我们体内的血管中不停的循环流动。心脏相当于水泵,为血液循环流动提供了动力,而血管相当于运送食物的传送带。 2、循环与运输器官:心脏、血管。
3.人体从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中获得的氧气和养料被循环器官运送到全身各处,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它废物被循环器官运送到体外。
4、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测量心率时要保持平静,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 5、心脏是如何工作的?(或是什么力量“推动”血液在我们体内的血管中不停的循环往复流动呢?)
心脏的大小与自己的握紧的拳头相似。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6、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运动量、情绪、外部环境等。
7、正常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心率是 75 次左右,儿童的心率一般略高于成年人。 8、心跳加快时,输送到全身的血液增多,以满足人体的需要。 9.心跳与脉搏的频率是一致的。 10.心跳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与心情、运动剧烈程度、外界刺激、身体素质、心脏疾病等有关。 11、测量脉搏的方法:用听诊器、用手摸颈动脉、用手摸手腕处的动脉
12.新技术在循环系统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如血管扩张术、心脏起搏器、心脏移植、心脏搭桥、支架手术、人工心脏等。
13.新技术在医学中的发展和应用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好处? 答:能够帮助人们摆脱病痛,甚至重新获得生命。 14、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心脏分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上下相通,左右不通。 15、人体血液循环分为【肺循环、体循环、微循环】
16、心脏和肺共同分布在【胸腔】里。大肠小肠等器官分布在【腹腔内】 17、心跳加快时【血液流动加快,从而运送到全身的营养和氧气增加】
呼吸加快时【能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氧气】
18.怎样保护自己的血管和心脏的健康?答:(1)经常锻炼身体。(2)不吸烟、不饮酒等。 19、人类具有的生理功能【消化、呼吸、血液循环、身体运动】
人类具有的心理功能【感觉、思维、情绪】人体的心理功能主要是由【神经系统】实现的。 人类对外界刺激能做出反应这是由【神经系统】实现的。
4
八、生理与适应
1.人类不仅具备消化,呼吸,血液循环,身体运动等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且有感觉,思维,情绪等重要的心理功能。这些心理功能主要是由人体内的神经系统实现的。 2.神经系统构成器官:脑、脊髓,神经。
3、怎样注意用脑卫生: (1)在一天内交替进行各种学习活动。 (2)每天应保证足够的睡眠。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⑷多食用一些健脑食品,如核桃、大枣、牛奶
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接受到各种各样的刺激 ,并且会对这些刺激做出必要的反应。 5、从刺激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存在的时间间隔,被称为反应时。
在这段时间内经历了许多心理加工过程,这种加工过程是在脑、脊髓、和神经系统内完成的。 6、反应时的长短与(刺激的强度)(感觉器官的灵敏程度)(人对刺激的熟悉程度)(动作 反应的次数)等因素有关。
7、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我们需要随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8 认识各种适应现象 39 页(1) (2)(3)
9.从刺激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存在的时间间隔,被称为反应时。反应分为 5 个阶段:感觉信息——传入信息——处理信息、产生指令——传出指令——执行指令 10.神经系统加工外界信息时可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什么?(熟记) 答:(1)感觉器官感受到刺激,产生“感觉信息”; (2)“感觉信息”沿神经进入脊髓或大脑; (3)脊髓或大脑通过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产生“动作指令”。 (4)“动作指令”沿神经到达相应的运动器官。 (5)运动器官做出必要的反应。
11、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对刺激的感觉与刺激的真实情况是一致的。然而,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我们对刺激的感觉与真实情况并不相同,这就是错觉。
12.为什么从刺激呈现到做出反应,会见隔一段时间?在同一游戏中,不同的人做出反应的快慢有差别吗?答:因为从刺激呈现到反应,期间会有一段时间,这就是反应时,不同人的反应时不同,所以反应的快慢有差别。
13、我会做的刺激反应游戏有【逃避打手游戏、快速抓棒游戏、快速指认五官游戏、旗语游戏】 14、不同的人在同一游戏中,做出反应的快慢【不同】
15、从刺激呈现到做出反应的这段时间间隔内,经历了许多复杂的【心理加工过程】。 16、刺激反应游戏(会完成表格填写) 游戏名称 刺激 感觉 反应 快速抓棒游戏 对方松手的动作 眼睛看到 抓住木棒 逃避打手游戏 对方打手的动作 眼睛看到 马上缩手 指认五官游戏 对方发出五官口令 耳朵听到 快速指认 旗语游戏 对方发出旗语指令 耳朵听到 做出旗语动作 17、常见的适应现象 【(1)手表戴久了连什么时候丢的都不知道 (2)刚进入电影院什么看不清,但是过一会儿就看清了 (3)下水游泳,一开始觉得凉,但是后来不觉得凉了 (4)刚进入花园能闻到浓郁的花香,但是后来就感觉不到浓郁的花香了】
18、在任何情况下,人们对刺激的感觉与刺激的真实情况是一致的。(错)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说明人看到得一定是正确的。 (错)
19、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对刺激的感觉与刺激的真实情况是一致的。(对)
20、生活中的错觉现象: (1)轮船在码头时觉得体积大,在海洋上时感觉比较小 (2)相同质量的棉花和铁块分别放在两只手上,感觉铁总是比棉花重
(3)早上看太阳比较大,而中午看太阳比较小 (4)人穿横纹和竖纹衣服给人的感觉不同 21、我们的身体在【大脑】和【神经】的指挥与协调下,配合的非常默契和协调,使我们能茁壮成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