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入黄溪闻猿 (唐)柳宗元 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 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1)第一,二句,诗人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角度写黄溪之景。
(2)《三峡》中写道,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和渔者哀歌相比,柳宗元的哀愁抒写得更为深重,请结合诗句试作分析。 【答案】 (1)视觉(所见);听觉(所闻)
(2)三峡中写的是古代渔民舟子的痛苦生活,故闻猿鸣而下泪,倍感其声凄厉。诗人理当“猿鸣三声泪滂沱”才是。然而诗人却说:“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言下之意:孤寂的我早已被贬边州,申诉无效,前途无望;泪已流干,愁肠寸断;这哀猿声声,徒自空啸,我已经没有泪可流,没有肠可断了。所谓欲哭无泪,更深沉地道出了诗人难以言状的身世之感和“哀莫大于心死”的极度惆怅和痛苦。
【解析】【分析】(1)一,二句翻译为:“黄溪的小路弯弯曲曲千里绵延,不知从哪儿传来了猿猴的哀鸣?”故“溪路千里曲”句是从视觉的角度描写的。“哀猿何处鸣。”是从听觉粉的角度描写的。
(2)要求学生结合本诗的写作背景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意思分析。本诗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写作此诗时,在永州贬所已七年之久。诗人随永州刺史赴黄溪黄龙祠祈雨,中途听到猿猴哀鸣,遂有感而作。“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意思是“孤独无助的臣下早己衫湿泪尽,枉然徒劳发出凄哀断肠的悲声。”,写出诗人难以言状的身世之感和“哀莫大于心死”的极度惆怅和痛苦。“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写渔歌也是一言“峡长”,一言声哀。从猿鸣之中,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同时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也让人从这句渔歌中体会到了,渔者们的辛苦和生活的艰苦。二者相比柳宗元的哀愁抒写得更为深重。 故答案为:⑴视觉(所见);听觉(所闻);
⑵ 三峡中写的是古代渔民舟子的痛苦生活,故闻猿鸣而下泪,倍感其声凄厉。诗人理当“猿鸣三声泪滂沱”才是。然而诗人却说:“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言下之意:孤寂的我早已被贬边州,申诉无效,前途无望;泪已流干,愁肠寸断;这哀猿声声,徒自空啸,我已经没有泪可流,没有肠可断了。所谓欲哭无泪,更深沉地道出了诗人难以言状的身世之感和“哀莫大于心死”的极度惆怅和痛苦。
【点评】⑴本题考查辨析感官角度的能力。文章调动的感官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以及心脑的思考能力,答题时要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⑵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整首诗的大意从中找出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关键句子,然后结合关键句子再仔细揣摩每个词语、每个句子所蕴含的的感情,最后再理解整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用准确、恰当的词语表述出来。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北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袭,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耐胸应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请赏析词首句中“狂”字的妙处。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1)“狂”字写出了词人的狂傲、豪情,贯穿全篇,奠定了全词豪迈的感情基调。
(2)表达了词人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解析】【分析】(1) “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意思是“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用“狂”字笼罩全篇,表达了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写出了词人的狂傲、豪情,奠定了全词豪迈的感情基调。(2)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意思是“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故答案为:⑴ “狂”字写出了词人的狂傲、豪情,贯穿全篇,奠定了全词豪迈的感情基调。 ⑵ 表达了词人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点评】⑴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注意结合句意,揣摩用字的妙处。
⑵本题考查诗句思想感情的把握,注意结合句意的理解和写作背景的把握,明确包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锦江思 (宋)李新
独咏沧浪古岸边,牵风柳带绿凝烟。 得鱼且斫①金丝鲙② , 醉折桃花倚钓船。
【注】①斫:zhuò,用刀或斧砍。②鲙:kuài,鲙鱼。 (1)从全诗来看,诗人“思”到了哪些内容?请概括作答。
(2)本诗末句中的“醉”和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中的“醉”,所含感情是否相同?请简要赏析。
【答案】 (1)“思”到了在春风吹绿柳枝的时节,水面腾起淡绿色的烟雾,如能得到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儿,定会斫成生鱼片,悠闲地倚靠在渔船之上,伴着醉人的桃花香等再上钩的鱼儿。
(2)不同。本诗中的“醉”是作者在如画美景中,为美景所醉,表达的是一种悠闲、愉悦的心情。而“醉里挑灯看剑”的“醉”,是说诗人醉梦中还不忘细细看“剑”,表达的是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以及强烈的爱国之情。
【解析】【分析】(1)“牵风柳带绿凝烟”写的是在春风吹绿柳枝的时节,水面腾起淡绿色的烟雾。“得鱼且斫金丝鲙”写的是“能得到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儿,定会斫成生鱼片”。“醉折桃花倚钓船”写的是悠闲地倚靠在渔船之上,伴着醉人的桃花香等再上钩的鱼儿。 (2)从这首诗的文字中,可以读出作者轻松闲适的心情,而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是初中阶段学过的一首词,辛弃疾其人,便是一个有着崇高的政治理想,一生渴望杀敌报国的词人,联系到他所看的“剑”,再联系到这个人,便能得出“醉”所表达的情感。
故答案为:⑴ “思”到了在春风吹绿柳枝的时节,水面腾起淡绿色的烟雾,如能得到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儿,定会斫成生鱼片,悠闲地倚靠在渔船之上,伴着醉人的桃花香等再上钩的鱼儿。
⑵ 不同。本诗中的“醉”是作者在如画美景中,为美景所醉,表达的是一种悠闲、愉悦的心情。而“醉里挑灯看剑”的“醉”,是说诗人醉梦中还不忘细细看“剑”,表达的是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以及强烈的爱国之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此类题不能单纯的翻译,先结合注释翻译为现代汉语,再发挥自己的想象,用恰当的语言描绘所写的画面即可。学生在平时要多读书,积累优美词句,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⑵本题考查赏析古诗炼字的能力。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瑞鹧鸪①〔宋〕卢 炳
客里惊嗟(客居他乡,贫困潦倒,如今不觉又是一年将除,如何不“惊嗟”?)又岁除。萧萧寒雨滴茅庐。山深溪转泉声碎(甲),夜永风摇烛影孤。冷甚只多烧木叶,诗成无处写桃符②(乙)。强酬节物聊清酌,今岁屠苏③自取疏。
【注释】①瑞鹧鸪:词牌名。②桃符:古代在大门上挂的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 后来在上面贴春联,因此借指春联。 ③屠苏:酒名。古代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
在理解已有批注的基础上,给(甲)(乙)两处作赏析性批注。
【答案】 示例:【甲】“泉声碎”实乃心碎。除夕之夜,本是团圆之时,而诗人却身处郊野,客居他乡,形单影只,怎不心碎?
【乙】身处他乡,居无定所,纵然觅得佳句,凑成春联, 亦无处可题,凄苦、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解析】【分析】甲处“泉声碎”泉声是不会碎的,运用拟人修辞手法,泉碎实为人心碎,试想过年本该举家团圆,可自己漂泊在外,却身处郊野,客居他乡,不能归家,心碎至极。乙处自己有感而发,赋诗一首,凑成春联,却不能题在自家的门上,表现诗人凄苦、无奈之情。
故答案为:示例:【甲】“泉声碎”实乃心碎。除夕之夜,本是团圆之时,而诗人却身处郊野,客居他乡,形单影只,怎不心碎?
【乙】身处他乡,居无定所,纵然觅得佳句,凑成春联, 亦无处可题,凄苦、无奈之情溢
于言表。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5.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各题。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粪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丰匹红纱一丈皱,系向牛头充炭直。
(1)这首诗作者是________(人名),诗中“直”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一肖像描写,把卖炭老人尘灰满面,十指熏黑的形象刻画得极为传神。
B.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一极度反常的心理,突显老翁内心的忧伤。 C. 诗歌揭露了当时宦官假借“宫市”之名强取豪夺民间财物的社会现实。 D. 诗歌表达了对受“宫市”之苦的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答案】 (1)白居易;同“值”,价钱。 (2)B
【解析】【分析】(1)本题第一空要根据平时对文学常识的积累答题,第二空要根据平时积累句意理解词语意思。注意“直”这里是通假字,通“值”,价值。
(2)ACD理解正确。B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一极度反常的心理, 写出了卖炭翁艰难的处境和复杂的内心矛盾。 故答案为:⑴白居易 同“值”,价钱。 ⑵ B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及理解词语的能力。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及基本的介绍。解答此题,还要根据平时对课文注释的识记及积累,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解释。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字词。
⑵此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语来鉴赏,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
6.阅读下面两首辛弃疾的词,完成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①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②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①作者任镇江知府时所作。②作者遭弹劾后,闲居上饶带湖时所作。 (1)下面对两首词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南乡子》的上阙,词人一问“何处”,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二问“多少事”,感慨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
B. 《南乡子》的下阙,词人借凭吊千古英雄,表达渴望收复山河、为国效力的思想,也流露出对苟且偷安毫不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C. 《清平乐》的上阙,开头两句写室内所见,后两句写耳中所闻。“自语”运用拟人手法,将风吹窗纸的声音描摹出来萧瑟破败之状跃然纸上。
D. 《清平乐》的下阙,“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写词人因念念不忘恢复中原而彻夜未眠,眼前现实使他益思奋勉,不坠壮志。
(2)两首词都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但在艺术风格上却表现为一豪放一婉约。试结合词作简要分析。 【答案】 (1)D
(2)①《南乡子》风格豪放。全词放眼中原大地,思接千古兴亡,境界高远。②《清平乐》风格婉约。全词着眼细小景事,抒壮志难酬之情,描写细腻,平淡中蕴含深情。 【解析】【分析】(1) ABC理解正确。D结合诗句内容分析, 布被秋宵梦觉,写作者在深秋的夜晚睡着后又从梦中醒来,并不是彻夜未眠。
(2)结合诗歌内容和词人的感情分析,《南乡子》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 ,属于豪放风格的诗。《清平乐》上片将屋中的事物都简要描绘清楚,用语灵活,勾勒生动。如用饥刻鼠,一看即明白这里物质的匮乏,用“翻灯舞”显出蝙蝠之猖狂,再接以屋上风吹雨,加一“急”字更衬出小屋在风雨中单薄破败,使得下句出现得自然而然,情景早已在读者心中呈现。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透过此二句,仿佛见到一个须发灰白的老人,终究被打压没能带兵与金人一搏,眼看时光易老,壮志难酬。据此理解可知,这首词属于婉约风格。
故答案为:⑴ D;
⑵ ①《南乡子》风格豪放。全词放眼中原大地,思接千古兴亡,境界高远。②《清平乐》风格婉约。全词着眼细小景事,抒壮志难酬之情,描写细腻,平淡中蕴含深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诗歌总体把握能力。解答此题,①是要熟读并了解整首诗歌内容,②是要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表达的意思,③是要能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④是要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⑤是要识记有关的文学常识等。答题时需在对这首词总体把握的基础上,根据选项逐一比对。
⑵本题考查分析词的风格的能力。 宋词是继续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柳永、秦观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