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济”读书札记 (1) 一般
讨论农民‘道德经济' ( moraleconomy )问题时,多引 J.C.Scott 在
1976 年 出 版 的 专 书
TheMoralEconomyofthePeasant:RebellionandSubsistence inSoutheastAsia. , [1] 但其实,早在 Scot 之前,至少已有 KarlPolanyi 和 E.P.Thompson 两位学者做过讨论。 Polanyi 在对 Aristotle (384-322 )有关‘经济'(economy)概念的 讨论中,[2] 已涉
及经济行为中 ‘道德'面向的问题。 Thompson 更是首先提出‘道德经济'这名词,用以分析十八世纪英国 的米粮‘暴动' , [3] 对后来相关讨论产生很大影响。下面做 些札记式说明。
长期以来,主流经济学对人类经济行为有两个基本假设:第 一是‘个人满足无穷欲望的自利性,并且会追求自身利益的 极大化',指的是为了满足自身无止尽的欲望,个人会用各 种可能手段来获得自身的最大利益) ;第二是‘财货的稀少 性,个人因此要依自利性与极大化来选择财货的配置方式, 并且时常要和其它人竞争财货' ,因为强调自然资源与社会 生产要素的有限性,而个人欲望无穷又加强了这个有限性, 选择、竞争甚至冲突乃无可避免。 Polanyi与Thompson这两 篇文章的重要主旨,都在用实际例子反驳上述主流经济学的 两个假设, Polanyi 使用的实例为 Aristotle 的‘经济'
(economy)思想,Thompson使用的实例为十八世纪英国的
米粮‘暴动'
首先, Polanyi 将‘经济'区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经济' 实 体 ( theeconomyitself ), 一 是 ‘ 经 济 ' 概 念
(theconceptoftheeconomy )。他认为举凡和人群生计、人 与自然环境互动等社会行动有关的经济过程,一直是构成人 群社会生活的重要部份,都和‘经济'实体密切相关,诸如 农业收成、长程贸易、家庭中准备各式食物等活动,很早即 是构成初民社会中经济实体的重要成份(页 71)。然而,人 类历史上的‘经济'概念,则有所演变。在作者看来, ‘交 易'( exchange )、‘互享' ( reciprocity )与‘再分配' (redistribution )三种基本元素的不同组合方式,构成了 人群社会中的不同经济过程。 [4] 当市场经济不发达时, ‘互 享'与‘再分配'占主流地位,而这二个元素的顺利运作, 则密切需要‘社会制度'的支撑和配合,所以是一种‘崁植 式经济’(embeddedeconom?。当‘交易’成份在经济过程 中作用愈明显时, ‘市场制度'愈形发达,经济过程也逐渐 独立于其它非市场制度的‘社会制度'之外,可称之为‘非 崁植式经济’(disembeddedeconomy)。作者强调,在‘崁植 式经济' 中,因为‘经济' 和其它社会制度的关系太过密切, 从而很难被独立区分出来,不似‘非崁植式经济'明显地独 立于其它社会制度,作者称此种现象为‘经济的匿名性'
(theanonymityoftheeconomy )。Polanyi 并对 ‘经济的匿名 性'的形成,列举了八项可能原因(页 72-78 )。
因为‘经济的匿名性'的存在,造成了‘经济'实体源远流 长而‘经济'概念则很难被发现。 Polanyi 认为,欧洲历史 上至少有两次对‘经济'概念的发现,一次是在十八世纪中 叶由法国重农学派思想家所发现,一次则在公元前四世纪由 Aristotle 所发现。作者强调,两次发现的‘经济'概念相 当不同,前者发现的只是相应于‘非崁植式经济'的经济概 念,后者发现的则是 ‘崁植式经济' 的经济概念。 Aristotle 所发现的经济概念,是由‘社群' ( community,koinonia )、 ‘ 自 足 性 '( self-sufficiency,autarkeia
) 与 ‘ 公 平 '
( justice )三者所组成,他强调的是人群或个人追求财货 的目的,在于满足家庭、城邦等‘社群'的基本经济生活获 得满足,而各种财货的价格也必须‘公平' ,要以便利财货 在社群中有效流通为准。简言之,经济过程的主要目标,即 在于能够完成社群经济生活的‘自足性'要求,使社群经济 生活满足后,能使其成员有充份余暇献身于对公民生活与城 邦政治的服务(页 81)。因此,在 Aristotle 看来,人的欲 望不是无穷、 财货也并非有限, 经济行为的动机不在 ‘自利' 与个人满足生物欲望的利益极大化,而是对社群生活的‘良 善愿望'( goodwill,philia )。可以说,由 Aristotle 发现 的经济概念,基本是社会性的而非生物性的,也就是说:经 济过程应该是‘道德的' 。
Thompson 以十八世纪英国农民的所谓粮食‘暴动' ( food
“ riot ”)为研究课题,质疑一般分析农民粮食暴动著作中 所预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