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毛桃种植技术要点
1 选地整地
种植地选择土层深厚、 肥沃、 排水良好且富含腐殖质的向阳坡地。 种植前先犁地, 让其自然风化, 以增加土壤通透性, 减少虫源。 翌年春天碎土、 耙平, 按宽 140-160 厘米, 高 30-35 厘米起畦。 按株行距 50× 70 厘米, 深 15× 宽 25 厘米开穴, 以腐熟充分的土杂肥或厩肥 2-3 千克作基肥, 施入穴内, 与细土拌匀。
2 育苗
生产常用扦插育苗法, 每年 2-3 月, 从生长健壮、 无病虫害的母株上选取粗 1.5-2 厘米的老熟枝条, 剪成长 20-25 厘米, 含2-3 腋芽的茎段, 上端平剪, 下端斜剪, 剪口呈 45° , 立即用高锰酸钾将剪下的插穗消毒灭菌, 用 ABT1 号生根粉液浸枝促根8-10 分钟, 并将插穗的各个剪口及其以上 0.5-1 厘米浸入融化后的石蜡中后立即取出, 室温下冷却至石蜡完全凝固, 按行距 25厘米、 深 8 厘米开沟, 每隔 4-5 厘米将插条斜摆于沟内, 覆以细土, 压实, 插条露出地面部分约 1/3, 插毕盖草淋水即可。
3 定植
3-4 月, 气温超过 15℃时, 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进行定植。将健壮无病虫害的幼苗放入穴中, 覆土压实, 淋足定根水, 持续淋水至返青( 雨天除外) , 期间, 如遇雨天, 注意排涝。
4 田间管理
4.1 及时补苗
定植后 10 天进行检查, 如发现死亡缺株, 应及时拔除, 并补以适龄健康幼苗。 4.2 水分管理
旱时注意浇水, 雨后及时排涝, 保持土壤持水量 25%左右。 4.3 中耕除草
每年 3-4 次中耕除草, 保持土壤疏松, 田间无杂草。 首次在春末长新梢前, 末次在越冬前进行。 松土宜由外至内, 外深内浅,防止伤根, 创造有利于根部生长的土壤条件, 以促进植株形成发达的根群, 增强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 4.4 合理追肥
每年追肥 3 次, 分别在春、 夏、 冬季进行。 3-4 月, 于植株旺盛生长时, 开沟施用过磷酸钙 50 千克每亩, 腐熟人畜粪水 1000千克每亩; 6 月上旬, 再施 1 次人畜粪水, 增强植株长势; 初冬,施用腐熟厩肥、 草木灰等混合肥 2000 千克每亩, 开沟施下, 然后培土。
5 病虫害防治
五指毛桃抗病虫害能力强, 一般不感病。 偶发虫害主要有卷叶蛾和粘虫。 卷叶蛾幼虫为害嫩芽和嫩叶, 可在幼虫孵化后, 用90%的敌百虫 1000 倍液喷杀, 并于冬季清除园内杂草、 落叶,消灭越冬成虫, 减少来年虫源。 粘虫为害树梢及嫩枝, 可用 40%
的乐果 1000 倍液喷杀, 每隔 7 天喷 1 次, 连喷 2-3 次。
6 采收与初加工
6.1 采收
种植 2-3 年, 即可采收。 秋冬季节进行, 挖取根部时, 留出1/3 或 1/2, 即挖一边留一边的根, 留下的植株培土施肥, 加强管理, 促使基部萌出新根, 2-3 年后再次采收。 如此轮流采挖, 既可减少新种植的费用, 又可缩短采收间隔期, 保证稳产高产。 6.2 初加工
将采收的根拣除杂质、 洗净后, 按大小分级, 切下细根和须根, 捆成小把或斩为短段, 主根趁新鲜切成厚片, 及时晾晒, 以防颜色变暗。 遇阴雨天可用低温烘干, 忌高温, 否则香气尽失。晒干后, 存放于阴暗干燥通风处。 垫高储藏室地面, 用薄膜覆盖,或用聚乙烯专用袋包装, 或贮存在干燥容器内, 以防受潮霉变,期间注意防虫、 防鼠、 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