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课后练习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word课后练习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1、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与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就是( )

A、将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与黑暗条件下

B、将胚芽鞘尖端与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将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与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D、将胚芽鞘尖端与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的同一侧

解析:本实验的自变量为琼脂块上就是否放过胚芽鞘尖端,只有C项能形成对照实验,由此得出的结论才能确切地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了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 答案:C

2、如下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给予不同方向的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就是( )

A、甲不生长也不弯曲、乙直立生长、丙向左生长、丁直立生长、戊向右生长 B、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向左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左生长 C、甲向左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向右生长、戊向左生长

D、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右生长

解析:甲遮住了尖端,因而无法感受光刺激,但不影响生长素的产生,因而直立生长;乙遮住了尖端下方,可尖端下方不感光,因而不会影响胚芽鞘对单侧光照的刺激作出的反应,因而乙会向右弯曲生长;丙用云母片纵向插在胚芽鞘尖端,因而单侧光下生长素无法在尖端向背光侧转移,因而丙直立生长;丁用云母片横向插在胚芽鞘尖端与尖端下方之间,尖端产生的生长素无法向下运输,不能引起尖端下方的生长,因而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用云母片横向插入尖端与尖端下方之间,但不插透,因而只遮挡了右侧生长素的向下运输,左侧依然可以生长,所以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 答案:D

3、如下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作实验材料,可使其发生向右弯曲生长的就是( )

解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就是尖端下面的一段,因此,可通过尖端下面一段生长素的分布情况判断胚芽鞘的生长弯曲情况.由于生长素能透过琼脂,不能透过玻璃片与云母片,故A直立生长,B向右弯曲生长,C向左弯曲生长,D直立生长。 答案:B

4、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就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word课后练习

C、 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解析:由题目中所提供的信息可知,虽然P基因突变后的表现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的处理效果相同,但无法由此判断P基因的突变与抑制剂之间的因果关系. 答案:D

5、科学家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块上,约1~2 h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然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胚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如下图)。该实验结果不能直接证明的问题就是( )

A、胚芽鞘尖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 B、影响生长的物质自尖端向下运输 C、该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D、单侧光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分布

解析:该实验的结果就是胚芽鞘弯曲生长,说明琼脂块中含有影响生长的物质,且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由实验过程可知,这种影响生长的物质来自胚芽鞘尖端,且由尖端向下运输.本实验就是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的,无单侧光. 答案:D

6、右图就是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就是( ) A、生长素由②向①运输 B、生长素由④向③运输

C、生长素由①向③、由②向④运输 D、③处比④处生长得快

解析:植物的感光部位在尖端,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发生横向运输,从向光侧移向背光侧,即②→①;生长素的向下运输属于极性运输,即①→③、②→④。但生长素在尖端下部不发生横向运输,即不能由④运输到③。 答案:B

7、下页左上图就是一组探究金丝雀草胚芽鞘生长情况的实验,每组处理方法不同,其中能说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的就是( )

A、②与③ B、①与② C、①与③ D、③与④

解析:①③两组的单一变量就是有无将胚芽鞘尖端遮光,①胚芽鞘尖端未遮光处理,弯向光源生长,③尖端遮光,则直立生长,说明胚芽鞘的弯曲与否与胚芽鞘尖端就是否接受单侧光照射有关,说明感光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答案:C

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word课后练习

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就是( )

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 ②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多 ③产生部位也就是作用部位 ④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⑤化学本质就是蛋白质 ⑥化学本质就是有机物 A、①④⑥ B、①③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⑥

解析:植物激素就是由植物的一定部位产生,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起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答案:A

9、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下图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不弯曲也不生长,其原因就是( )

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解析:c、d、a’、b’组都能产生生长素,A、B两项错误。在正常情况下,c、d组尖端产生的生长素都能运输到胚芽鞘基部,C项错误。a’组尖端产生的生长素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即能运输到胚芽鞘基部,b组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不能运输到胚芽鞘基部,D项正确。 答案:D

10、从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就是( )

A、生长素能促进胚轴切段生长 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C、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就是胚轴切段的顶端

解析:从图中可以判断,实验的自变量为琼脂块中就是否含有IAA,因变量为上胚轴切段的长度,因而可得出的结论就是生长素能促进胚轴切段生长。 答案:A

11、下列就是关于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一些说法,错误的就是 (A、达尔文用设计简单而富有创造性的实验来证实人们熟视无睹的现象

B、如果鲍森·詹森用玻璃片代替琼脂片,胚芽鞘产生的影响也能传递给下部

) 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word课后练习

C、温特用实验证实了植物的向光性确实与某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有关,首次将该物质命名为生长素,但并不知道生长素的化学本质

D、首次分离出的生长素不就是在植物体内,而就是在人的尿液中 解析:胚芽鞘产生的影响不能透过玻璃片传递给下部。 答案:B

12、假设科学家在太空实验室中做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处理,则有关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就是 (A、生长素浓度:a>c=d〉b,①生长最快 B、生长素浓度:a〉d〉c=b,③生长最快

C、生长素浓度:a〉b>c=d,①②③④胚芽鞘都出现生长现象 D、生长素浓度:a=b=c=d,①②③④生长状况基本相同 解析:在太空失重的条件下,植物生长素的分布不受重力影响,c侧的生长素浓度=d侧的生长素浓度。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进行横向运输,a侧的生长素浓度>b侧的生长素浓度,所以a>c=d>b,①生长最快,A项正确. 答案:A

13、Ⅰ、下图就是某研究小组围绕扦插枝条生根进行的探究实验,S为插条的形态学上端,X为插条的形态学下端。试回答有关问题。

(1)通常选取一年生且带有芽与幼叶的枝条进行扦插,选带芽与幼叶枝条的目的就是芽与幼叶产生的 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2)预测本实验的结果就是 。 Ⅱ、某研究性课题小组的同学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如下实验以探究单侧光照使生长素转移了,还就是将生长素分解了。

(3)某同学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时,进行了图一所示的实验,您从实验中获得的结论就是 ,试分析获得这一结论的理由。 。

图一

(4)另一同学做了图二所示的实验,将经过图二甲处理后的琼脂块,分别放在切去胚芽鞘尖端的切面上(见图二乙),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 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word课后练习

图二

①若乙中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 (用字母表示),说明单侧光使生长素转移了; ②若乙中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 (用字母表示),说明单侧光使生长素分解了。 解析:(1)幼芽与幼叶产生生长素,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的生根。(2)形态学的上端与下端不会因为空间位置的改变而变化,所以三组都就是S端生芽,X端生根。(3)若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了,则图一乙中的胚芽鞘也应向光生长,所以实验结论应就是单侧光照使生长素转移了。(4)若单侧光使生长素转移了,则A、B中不发生转移,两者的浓度相等,C、D中生长素发生了转移,所以C浓度最低,D中浓度最大,即c

答案:(1)生长素 (2)S端生芽,X端生根 (3)单侧光引起生长素从向光侧更多地转移到背光侧 如果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则图一乙中的胚芽鞘也应向光生长,这与实验结果不符 (4)①c

14、下列就是生长素发现的一系列实验(实验材料为燕麦胚芽鞘),请认真分析实验条件与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A、B实验的推论就是 . (2)C、D实验的推论就是 。 (3)E、F实验的推论就是 。 (4)A、G实验的推论就是

(5)实验H的现象就是 ,预测该现象就是依据实验(填符号) 。 解析:通过A与B的对比发现,在有单侧光与黑暗的情况下,胚芽鞘的生长分别发生向光弯曲生长与直立生长两种现象,说明胚芽鞘具有向光性;而C与D的对比则说明胚芽鞘的尖端就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E、F对比,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能让植物生长,说明促进生长的物质就是由尖端产生的;A、G的对比说明了向光性就是由于单侧光引起某种物质分布不均匀引起的;H图中单侧光并不能引起琼脂块内生长素的分布不均,故胚芽鞘的生长状况与有无单侧光无关.

答案:(1)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495d49u15a4mg6283nif6msol1o4p300uw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