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研训一体教师培训模式研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广大一线教师结成的学习大联盟或学习共同体。

(一)扩大的研训工作团队

无论是师训,还是教研,其专业人员队伍与庞大的教师队伍相比,都是远远不够的。有效的办法是充分借助和发挥教师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如特级教师、市级名师、学科带头人等来参与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如宁波市中小学教师的培训课程有一半以上是由骨干教师来承担的,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再如各地纷纷涌现出“名师工作室”、“学术研磨室”、“青蓝工作室”、“学区教研组”、“优秀师资共享组织”和“民间学术研究社团”等等,

都成了师训、教研的有生力量和新型组织。

(二)校际联动的研训协作体

将现有学校分成若干“校际联动协作区”,即组成一个个研训协作体,由专职研训教师牵头与这些协作体构成一个个负责协作区教师教育工作的新型工作团队,这个工作团队又与协作区内所有教师构成一个大的学习共同体。研训教师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协作区的骨干教师(部分以兼职教研员身份)也在发挥专业引领或教学示范作用,以现场研训为主要活动形式,大家共同面对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一起学习、研究、探索、实践,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目前,大连教育学院“研训一体”后的六个教

师教育中心即将启动“校际联动”策略。

(三)以校为本的研修活动

这是庞大研训工作体系中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单元和机制。作为教师教育责任主体的业务主管部门必须切实抓好校本研修工作,帮助基层学校建立起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现代校本研修制度,形成立足本校现实、通过本校力量、解决本校问题的研究机制。 1、“群体学习”式教研。全校各学科教师以教研组、课程研究小组等形式,在“摸石头过河”式探索中,加强群体学习和研讨,以增强自觉性和合作性,减少盲目性和孤军作

战。

2、“先导小组”式教研。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先行接受一个新的理念,并通过建立一个由少数人组成的“先导小组”,进行探索、尝试,影响和带动全体学科老师转变认识,

参与实践,达成共识,共同发展。

3、骨干教师引领的教研。充分发挥教研组中骨干教师的作用,由其牵头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或实践共同体,面对一个真实而复杂的教学问题,骨干带头,群体合力,在实践中研

索,获得相应的经验和办法。

4、不同背景教师组合的教研。由不同经历、阅历和经验背景甚至不同学科的教师组成一个工作团队,就共同面临的一般教学问题进行研究、交流、碰撞、和分享,完善知识结

构,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走进”新课程。

5、连环跟进式教研。教研活动中,由多位教师接连上同一内容的课(或同一位教师接连几次上该内容的课),每次上课大家都来观摩、分析、比较,提出改进意见。这样,实践

——反思——实践,螺旋上升,直至效果较为满意。

6、任务驱动式教研。以一个阶段内教师普遍关注又相对集中的问题作为教学研究的主题或群体攻关的任务。以此为驱动机制,促使大家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行动,直至完成任

务。

7、项目合作式教研。整个学校参与由专业机构主持的某一教科研项目,成为实验点校或承担部分研究工作。通过教师与专业研究人员密切合作,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研

究能力。

8、有技术介入的教研。与以往一般性教研活动相比,有技术的介入能有效提高教研活

动的质量和水平,且使教研活动的形式丰富化。

9、先进教研组辐射式教研。一个学校内的各学科教师队伍水平是不平衡的,学科教研组的工作状态和教研状态也是不一样的。为充分发挥先进教研组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将牵涉到全校性的观念转变或课题任务交给他们,让他们作出榜样,带动、鞭策其他学科教研

组卷入共同的任务中来,以求整体推进和协同发展

训研一体化”新课程师资

培训模式研究方案

福建省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课题组 课题负责人:黄侨明 执笔:梁祥居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20世纪后20年,我国基础教育的教师培训工作,为实现“两基”、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业务水平包括学历层次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从总体上说,亟待改进,尤其是传统的“填鸭式”等培训方式,往往注重培训者单兵作战,比较忽视培训与教研的有机结合,以致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高,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程度。

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这对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搞好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对课改实验的推进至关重要。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应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并适当超前,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新课程实施的亮点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很重要的是取决于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而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也要求对教师培训模式进行改

革。因此,在开展新课程师资培训的过程中,必须积极探索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的有效培训模式。

教育部王湛副部长在《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开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局面》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师资培训工作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搞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是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市作为福建省第一教育大户(目前全市有普通中学80所、小学437所、幼儿园432所,中小幼公办教师14285人),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基础教育省级实验区”之时,就认真领会课改精神,提出“培训超前于实验,并与实验工作同行”的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思路,把“如何促使教师培训与教育科研有机结合,以提高培训实效,造就一支与课改相适应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积极探索师资培训新机制。因此,开展本课程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概念与范围

1、概念:所谓“训研一体化”,是指教师培训与教育科研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它以教育科研作先导,以问题解决为目标,将行动研究与全员培训紧密结合,将各种培训方式有机整合,特别强调研究者与教师的

密切协作,以达以训促研、以研带训、训研结合的效果。其主要特点有:一是互动性较强。围绕教师素质的提高,有关各方形成合力,达到培训与研究的良性互动。二是针对性较强。在教学研究中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可立即通过培训解决。三是实效性较强。可随时把研究的成果通过培训转化为工作的实效。

2、范围:本课题研究的内容范围是针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教师培训(包括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研究的对象是中小学(含幼儿园,下同)教师。即如何使中小学教师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三、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是中央教科所教育理论室刘芳主任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规划重点课题“新课程师资培训策略与有效模式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属应用性研究,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1、县级培训部门、教研部门与基层学校如何密切协作;

2、培训者、研究者、参训者如何高效互动; 3、校本培训与校本研究如何有机结合。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课题是在总结我市近年来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为了适应新一轮基

研训一体教师培训模式研究

广大一线教师结成的学习大联盟或学习共同体。(一)扩大的研训工作团队无论是师训,还是教研,其专业人员队伍与庞大的教师队伍相比,都是远远不够的。有效的办法是充分借助和发挥教师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如特级教师、市级名师、学科带头人等来参与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如宁波市中小学教师的培训课程有一半以上是由骨干教师来承担的,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94l22fdd8175lm25rs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