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GHz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技术研究
崔春宽,何少斌,李东浩,王崇阳,刘奎
【摘 要】汽车主动安全越来越被重视,很多国家已将其列入法规要求中,现有的汽车主动安全技术有前碰撞预警系统、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自适应巡航系统、盲区监测系统等,而实现上述功能的核心部件便是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文章主要研究了77GHz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并对其工作原理、软硬件框架以及实车匹配做了系统描述。 【期刊名称】汽车实用技术 【年(卷),期】2018(000)001 【总页数】4
【关键词】关键字:毫米波雷达;工作原理;软件框架 【文献来源】
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automobile-applied-
technology_thesis/0201223568289.html
设计研究
前言
汽车主、被动安全逐步成为法规要求项,主动安全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关注,智能化、舒适性电气功能越来越多的成为用户期待的整车功能。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是当前国家和行业层面重点发展的对象,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战略支持,并鼓励各主机厂研究智能辅助驾驶技术。77GHz毫米波雷达作为实现汽车主动安全主要的传感器,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整车上,是2025年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关键传感器,通过77GHz毫米波雷达,可以实现前碰撞预警、自动紧急制动、自适应巡航功能,大大提高整车驾驶主、被动安全性[1]。目前
汽车行业内开发的基于77GHz毫米波雷达的防撞预警、自适应巡航功能的车型越来越多,且有很多车型已量产,如新高尔夫、博瑞等车型。
1 毫米波雷达系统工作原理
毫米波雷达通过微带阵列天线向外发射毫米波(调频连续波),接收目标反射信号,处理后获取汽车车身周围的物理环境信息(如汽车与其他物体之间的相对距离、相对速度、方位角度等),然后根据所探知的物体信息进行识别和目标追踪,进而结合车身动态信息进行数据处理。经合理决策后,以声、光及触觉等多种方式警告驾驶员,或及时对汽车做出主动干预,减少事故发生几率[2]。工作原理图如图1所示。
1.1 毫米波雷达测距、测速原理
毫米波雷达通过天线向外发射调频连续波(三角波),接收目标反射信号,与本频发射频率混频出中频信号IF,对中频信号IF处理,从而获得目标距离和速度信息。反射波与发射波形状相同:存在一个时间差△t,还包括一个多普勒频移fd。雷达发射信号与反射信号如图 2所示,雷达识别的运动目标与静止目标的反射信号如图3所示。
根据距离公式,求出相距目标的距离: 根据多普勒原理,求出相对目标的相对速度: 1.2 毫米波雷达测角原理
角度测量是探测“目标与天线中心线的连线”与法线的夹角,用于目标定位,从而获得目标与本车位置信息。天线一般需设置为一发两收,采用比相法来实现测角功能。毫米波雷达测角原理图如图4所示。其中接收天线之间相隔距离为 d,造成回波信号一前一后的到达接收天线,导致两根天线同时接收到的信
号在相位上相差一个Δφ,θ为待测角度,经计算得出:
2 毫米波雷达的硬件介绍
整个汽车行业采用的 77GHz毫米波汽车雷达技术方案是多种多样的,其核心射频芯片主要来源英飞凌、恩智浦/飞思卡尔、意法等公司。其中英飞凌采用多芯片射频系统的毫米波雷达技术,收发通道为 2T/4R,系统特点为:2发 4收,发射模块、接收模块分离,集成度较高,采用该方案来设计77GHz射频前端电路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由于涉及到较多的控制电路设计,后期的调试工作量较大,目前未对国内开放。飞思卡尔采用多芯片射频系统的毫米波雷达技术,收发通道为2T/3R,系统特点为:2发3收,发射模块、接收模块分离,集成度较高,采用该方案来设计77GHz射频前端电路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由于涉及到比较多的控制电路设计,后期的调试工作量也较大。意法采用单芯片射频系统的毫米波雷达技术,收发通道为 3T/4R,系统特点:3发 4收,发射模块、接收等模块集成设计,辅以MCU等部分电路可构建雷达系统,集成度高,采用该方案来设计 77GHz射频前端电路内部配置灵活,由于涉及到的控制电路少,后期的调试工作量较少、成本低,目前也已对国内开放。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77GHz毫米波雷达开发及应用主要取决于前端射频芯片性能,高频段多芯片方案导致设计、调试复杂,开发难度较大。目前意法 ST集成芯片为核心的架构进行77Ghz毫米波雷达开发,具有集成度高、通道多、性能好以及技术开放程度高,有利于快速开发。
3 毫米波雷达的软件架构
毫米波雷达通过整车的 CAN网络,实现与整车的通信和控制。毫米波雷达通过接收反射回来的雷达波进行数据采集,并将回波信号进行识别与处理,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