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
历 史
本试卷有二道大题,考试时长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
一、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1. 下列先秦时期出现的思想主张,法家倡导的是( ) A.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B. “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 “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
D.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2. 读图,序号与史实对应正确的是
A. ①诞生了道家思想的创始人 B. ②发现了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 C。 ③诞生了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D. ④创作了我国最早的抒情长诗《离骚》
3. 西汉中期以后,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 ) A.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B. 汉武帝起用儒学家参政 C. 荀子主张“仁义”“王道” D. 新儒学适应了时代需要
4. 南宋理学大师朱熹的一生著述甚多,其中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是( A. 《春秋繁露》
B. 《朱子全书》 C. 《四书章句集注》
D. 《明夷待访录》
1 / 9
) 5.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共同点有( )
①都强调宇宙万物的本原; ②都倡导加强道德修养;
③都是唯心主义的思想; ④都科学地说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 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 ) A. 维护封建礼教 C. 反对迷信崇拜
B. 主张学以致用 D. 抨击腐朽统治
7. 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相对主义”“否定权威”“注重实利”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 A. 墨子 C. 普罗泰格拉
B. 韩非 D. 苏格拉底
8.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都主张人文主义思想。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不同于智者学派的是( ) A. 探究人的问题 C. 树立人的尊严
B. 强调人的价值 D. 注重人的道德
9. 房龙《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此时人们仍是教会母亲的儿子……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这样的改变始于( ) A. 中古黑暗时代 C. 宗教改革
B. 文艺复兴 D. 启蒙运动
10. 在宗教改革中,改革家们用人文主义的宗教观挑战教会权威。下列表述体现这种宗教观的是( ) A. “基督徒靠行事修为成为义人” C.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B. “认识你自己” D. “人生来就是自由的”
11.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 ) A. 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 B. 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 C. 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D. 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
12. 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西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这里的“物质文化”的展开主要有( ) ①纸币的流通 ②火器的使用
2 / 9
③指南针的普遍使用 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3. 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可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是( ) ①《九章算术》 ②《齐民要术》 ③《授时历》 ④《天下郡国利病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4. 以下我国古代医药学的重要成就出现于汉代,并奠定后世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的是 A. 《黄帝内经》 C. 《千金方》
B. 《伤寒杂病论》 D. 《本草纲目》
15.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下列史料可以用于研究北朝黄河中下游农业发展的是 A. 《氾胜之书》 B. 《齐民要术》 C. 《授时历》
D. 《农政全书》
16. 同学们在阅读古代的名人名言时,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会经常吟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
A. 楚辞、汉赋、唐诗 C. 汉赋、唐诗、元曲
B. 宋词、唐诗、楚辞 D. 宋词、唐诗、汉赋
17. 话本是宋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促使它兴起的直接社会原因是( ) A. 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C. 各民族文化的交融
B. 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D.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
18. 从汉代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 A. 逐渐神秘化 C. 逐渐宗教化
B. 逐渐贵族化 D. 逐渐平民化
19. 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辞—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过程。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 )
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②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③城市经济的繁荣 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0.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字体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楷书—篆书—隶书 C. 篆书—隶书—楷书
B. 隶书—楷书—篆书 D. 篆书—楷书—隶书
3 / 9
21. 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其代表作是( ) A. 《游春图》 B. 《女史箴图》 C. 《清明上河图》 D. 《送子天王图》
22. 郑板桥在《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一画中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由此可知,该画的特点是( ) ①注重写实 ②注重意境 ③借物抒情 ④神韵意趣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3. 1632年,伽利略因在一本书中宣传“日心说”,遭到罗马的迫害,并被教会判处终身监禁,能够说明的问题是( )
A. 伽利略的思想理论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B. 文艺复兴解放了思想,对科学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C. 伽利略时代人们的思想仍然受到教会的严厉禁锢 D. 伽利略认识到要了解自然必须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实验
24. “科学理论的发展往往并不意味着新理论推毁旧理论,而是限制和缩小旧理论的作用范围,把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某种特征包含在其中。”下列最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 A. 经典力学与相对论 C. 经典力学与量子论
B. 神创论与进化论 D. 相对论与量子论
25. “使人类克服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指的是( ) A.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C. 相对论
B. 进化论的提出 D. 量子论的提出
26.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对材料解释正确的是( ) A. 达尔文认为教会应该从属于国家遭到教会敌视 B. 进化论为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依据 C. 为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提供了理由 D. 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
27. 下图源自生物学史上的一部“具有革命意义”的经典著作。对该图隐含的信息理解准确的是( )
4 / 9
A. 这种观点普遍流行于18世纪西欧 B. 体现出自然选择、适者生存进化观 C. 肯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D. 开创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近代科学
28. 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位伟人的最大贡献是( ) A. 研制成了发电机 C. 发明水力织布机
B. 发明了内燃机 D. 改良了蒸汽机
29.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理论基础的科学家是( ) A. 瓦特
B. 法拉第 C. 本茨
D. 爱迪生
30. 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年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A. 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C. 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B. 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D. 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31. 下列科技发明,开始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是( )
32. 下面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示意图,该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殖民扩张的加强 C. 世界市场的拓展
B. 工业革命的开展 D. 外来移民的涌入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三道大题。33题16分:34题16分:35题20分,共计52分) 33. 儒家思想的发展是中国古代思想史的主线,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
5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