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配方施肥是农业部近几年大力推广的科学施肥技术,经过全国各地近十年的生产实践,它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品质,而且可减少由于不合理使用化肥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提高化肥利用率,节约化肥用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一项增产提质、节肥增收的技术措施。 一、为什么要进行测土配方施肥

人们常说:“有粮无粮在于水,粮多粮少在于肥”,其实并非完全如此。有的农民化肥没少用,但产量却不高,或产量较高、收入却没增加多少。可见肥料并不是施得越多越好,盲目施用,既浪费肥料,又增加生产成本。测土配方施肥就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来的。

二、什么是测土配方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通俗地讲,就是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 三、测土配方施肥的五大功效

一是增产。测土配方施肥与经验施肥相比,可使玉米产量增产10-15%。

二是节本。测土配方施肥平均可节省肥料约8-10%,每亩地折合节约人民币10元左右。

.

三是增收。通过提高产量和节省化肥用量,这两项加起来节本增收可达30元左右。 四是提质。测土配方施肥可以达到“稻谷依旧飘香、瓜果照样甘甜”的效果,特别是绿色食品和特色农产品生产中应用经济效益更佳。

五是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减少肥料挥发和流失,减轻对地下水硝酸盐的积累。 四、测土配方施肥的理论依据

考虑到作物、土壤、肥料三者的相互联系,其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报酬递减率学说:施肥的增产效果随着施肥数量的增加而下降。在一定条件下,

产量随施肥量增加而提高,但每公斤肥料增产数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

2、多因子作用率学说:作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虽然在数量上有多有少,但它们对作物生长发育的作用同等重要,互不能代替。

3、养分归还学说:作物一生从土壤中带走的各种养分要通过施肥归还。而且要保持营养元素的平衡,这样才能持续稳产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4、最小养分率学说:作物生长发育最终产量高低,受土壤提供最少的那种有效养分所决定。即使其它养分提供再多,产量也不会增加。如果某种营养元素严重不足或缺乏,就会出现大幅度减产甚至绝产。

作物的生长有16种必须营养元素。大量营养元素:碳、氢、氧、氮、磷、钾。中量营养元素:钙、镁、硫。微量营养元素:硼、氯、铜、铁、锰、钼、锌。关键是要找出限制产量提高的限制因子。

五、确定配方的基本技术

肥料配方的确定方法主要包括地力分区法、目标产量法、肥料效应函数法三个类型 第一类 地力分区法

地力分区法是把土壤测试的结果,按土壤肥力高低划分为三级即丰、中、缺或五级

2

即极丰、丰、中、缺、极缺,把5个级别分别做出一个配方施肥方案,结合当地群众的实践经验,计算出这一级别区域比较适宜的肥料种类及其使用量。

优点是针对性强,提出的用量和措施接近当地经验,群众易于接受,推广的阻力比较小。缺点是有地区局限性,依赖于经验较多。适用于生产水平差异小、基础较差的地区。

第二类 目标产量法

目标产量法是根据作物产量的构成,由土壤和肥料两个方面供给养分原理来计算施肥量。目标产量确定后,计算该产量需要吸收多少养分来施用肥料。有以下两种方法: 1、养分平衡法

以土壤养分测定值来计算土壤供肥量。肥料需要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肥料需要量=(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目标产量)-(土壤测定值×校正系数)肥料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 注:(1)式中作物单位吸收量×目标产量=作物吸收量 (2)土壤测定值×0.3校正系数=土壤供肥量 (3)土壤养分测定值以ppm表示,0.3为养分换算系数。

优点是概念清楚,容易掌握。缺点是由于土壤具有缓冲性能,土壤养分处于动态平衡,因此测定值是一个相对量,不能直接计算出“土壤供肥量”,通常要通过试验,取得“校正系数”加以调整。 2、地力差减法

作物在不施任何肥料的情况下所得的产量称空白产量,它所吸收的养分,全部取自土壤。从目标产量中减去空白产量,就应是施肥所得的产量。按下列公式计算肥料需要量:肥料需要量=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目标产量-空白产量)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

3

优点是不需要进行土壤测试,但空白产量不能预先获得,给推广带来了困难。同时,空白产量是构成产量诸因素的综合反映,无法代表若干营养元素的丰缺情况,只能以作物吸收量来计算需肥量。 第三类 肥料效应函数法

通过简单的对比或应用正交、回归等试验设计,进行多点田间试验,从而选出最优的处理,确定肥料的施用量,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1、多因子正交、回归设计法

利用目前国外普遍应用的“3114”肥料田间试验,采用单因素或二因素多水平试验设计为基础,将不同处理得到的产量进行数量统计,求得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即肥料效应方程式)以确定测土配方施肥各项参数,通过计算机程序运算对各地施肥进行科学合理的推荐。

优点是能客观地反映出影响肥效诸因素的综合效果,精确度高,反馈性好。缺点是有地区局限性,需要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布置多点试验,积累不同年度的资料,费时较长。 2、养分丰缺指标法

利用土壤养分测定值和作物吸收土壤养分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对不同作物通过田间试验,把土壤测定值以一定的级差分等,制成养分丰缺及庆施肥料数量检索表。取得土壤测定值,就可对照检索表按级确定肥料施用量。

优点是直感性强,定肥简捷方便。缺点是精确度较差,由于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土壤氮的测定值和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很差,一般只用于磷、钾和微量元素肥料的定肥。 3、氮、磷、钾比例法

通过一种养分的定量,然后按各种养分之间的比例关系来决定其它养分的肥料用量,例如,以氮定磷、定钾,以磷定氮等。

4

优点是减少了工作量,也容易为群众所理解。缺点是作物对养分吸收的比例和应施肥料养分之间的比例是不同的,在实用上不一定能反映缺素的真实情况。由于土壤各养分的供应强度不同,因此,作为补充养分的肥料需要量只是弥补了土壤的不足。所以推行这一定肥方法时,必须预选做好田间试验,对不同土壤条件和不同作物相应地作出符合于客观要求的肥料氮、磷、钾比例。

配方施肥的三类方法可以互相补充,并不互相排斥。形成一个具体配方施肥方案时,可以一种方法为主,参考其它方法,配合起来运用。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吸收各法的优点,消除或减少存在的缺点,在产前能确定更符合实际的肥料用量。 六、测土配方施肥的实施

主要包括“测土、配方、配肥、供应、施肥指导”五个核心环节、八项重点步骤。 1、GPS全球定位技术采集土样

土样采集一般在秋收后进行,地点选择及采集的土壤都要有代表性并进行GPS全球定位。取样深度一般在20厘米,如果种植作物根系较长,可以适当加深土层。 取样面积一般以100亩为一个单位,如果地块面积大、肥力相近的,取样代表面积可以大些;如果是坡地或零星地块、肥力变化大的,取样代表面积也可小些。取样可选择东、西、南、北、中五个点,去掉表土覆盖物,按标准深度挖成剖面,按土层均匀取土。然后将采得的各点土样混匀,用四分法逐项减少样品数量,最后留1公斤左右即可。取得的土样装入布袋,袋的外都要挂放标签,标明取样地点、日期、采样人及分析的有关容。 2、土壤化验

各地普遍采用的是五项基础化验,即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和ph值。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是体现土壤肥力的三大标志性营养元素。有机质和ph值两项可做参考项目,根据需要可针对性化验中、微量营养元素。化验取得的数据要按农户填

5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配方施肥是农业部近几年大力推广的科学施肥技术,经过全国各地近十年的生产实践,它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品质,而且可减少由于不合理使用化肥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提高化肥利用率,节约化肥用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一项增产提质、节肥增收的技术措施。一、为什么要进行测土配方施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8zwx6s6yg25ui718xfz9x6b742rz501dx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