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CO2排放(万吨) 5310 5270 4940 A.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了可再生能源及风能等新能源 B.注重环境保护,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的排放 C.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D.能源利用多样化,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 答案 A
解析 由表可知,该国可再生能源消耗量有所上升,但比重仍较低,风能等新能源消费情况未知;由表可知,该国石油、煤炭等能源消费量下降,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排放减少;由图可知,该国GDP单位能耗减少,能源利用率提高;天然气和可再生资源的消费上升,能源利用逐渐向多样化方向发展,降低了能源对外依存度。
(2017·浙江杭州检测)下图为“人均能源消耗量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全周期‘S’形规律图”。读图,完成7~8题。
2024年
7.关于人均能源消耗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均能源消耗量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增加 B.农业社会时期,能源利用技术落后,人均能源消耗量大 C.工业化时期,经济快速发展,人均能源消耗量快速增长 D.后工业化时期,经济发展减缓,人均能源消耗量保持稳定
8.我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阶段,为防止人均能源消耗快速增长,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①开发新能源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控制经济增长速度 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答案 7.C 8.D
解析 第7题,农业社会时期,人均能源消耗量小;后工业化时期,人均能源消耗量保持稳定,是因为工业化过程基本完成,而非经济发展减缓;缓慢工业化的后工业化阶段,人均能源消耗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减少。第8题,为防止人均能源消耗快速增长应采取节流措施,②④符合。
(2017·浙江绍兴适应性考试)下图为“浙江省2015年能源消费结构图”。读图,完成9~10题。
9.目前浙江省能源消费结构以( ) A.清洁新能源为主
B.化石能源为主
C.生物能源为主 D.可再生能源为主
10.为建设“两美浙江”,实现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现阶段可行的措施是( ) ①禁止使用化石能源 ②控制经济增长速度 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 答案 9.B 10.D
下表是“某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读表完成11~12题。
国家 中国 美国 日本 其他
11.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 ) ①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 ②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 ③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 ④世界稀土资源的储量基数提高
储量百分比(%) 36 13 资料缺失 51 产量百分比(%) 97 0 0 3 消费量百分比(%) 41 13 26 20 2024年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①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②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③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 ④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 答案 11.B 12.C
13.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气候干旱、沙漠遍布,大部分地区无常年河流,被称为无流区。下图为“阿拉伯半岛地形图”。读图并依据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简析该半岛大部分地区成为无流区的自然原因。
(2)有专家提出在本区实施人工降雨以缓解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你认为是否可行,并阐释理由。
答案 (1)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海拔低,无冰雪融水;地形平坦,沟谷发育少,流水不易汇聚;植被稀少,沙漠广布,易下渗,因而形成无流区。
(2)不可行。理由:该地区气候干旱,大气中水汽含量少,人工降雨成本高。
或可行。理由:该地区气候干旱,水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人工降雨可加大水量,缓解当地缺水问题。 14.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示意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16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
(1)结合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甲、乙之间夏季盛行西北风的原因。 (2)从地形特征的角度,分析甲地多大风的主要原因。 (3)评价甲地发展风力发电的条件。
答案 (1)甲地以绿洲分布为主,乙地以沙漠分布为主。由于沙漠的热容量较绿洲小,夏季增温较绿洲快,在乙地附近形成热低压,即甲地气压高于乙地,风从甲地吹向乙地。
(2)甲地位于两山之间的谷地,且谷地呈西北—东南走向。盛行的西(北)风(或答“与谷地走向一致的气流”)受
2024年
狭管效应的影响,在谷地速度加快,导致风大。
(3)有利:风能资源丰富;地价低;人口稀少,移民费用低;风电开发历史悠久;离北部电力需求地(市场)较近。 不利:资金缺乏;技术落后;生态环境较脆弱。
解析 (1)从材料可知,甲为绿洲,乙为沙漠。夏季沙漠增温快,气压低,风从甲地吹向乙地形成西北风。(2)从等高线图可以看出,甲地位于两山之间的峡谷处,受地形影响多大风。(3)从资源、市场、技术、地价、生态等角度分析其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