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法律就是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
D.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
正确答案是:ad
分析:A项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的;D项是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述到资产阶级观念时指出的。BC项均为列宁的观点。故AD项符合要求。
4495.价值分析方法就是通过认知和评价社会现象的价值属性,从而揭示、批判或确证一定社会价值或理想的方法。下列哪些选项正确说明了价值分析方法?( )
A.法学中的价值分析包括价值认知和价值评价,它们是价值分析过程的两个不同的阶段或方面 B.如果不对法律制度进行价值分析,未能把握法律制度所内含的价值目标或理想,是不可能深刻认识和理解法律制度的实质和要旨的
C.价值分析方法能够为现存法律制度的评价和批判提供一套价值准则,从而使人们能够认识和发现法律制度的缺陷和弊端
D.价值分析方法能够为法律制度的未来发展提供一种理想和目标,并以此来引导人们进行法律制度的改革或创新
正确答案是:abcd
分析:这些关于价值分析方法的说法都能够成立。价值分析方法之所以是法学的基本方法,法作为调整社会利益关系的规范体系,其本身就是一定价值观念的体现
2777.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回避决定的表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2002年,多选)
A 公安机关侦查人员的回避由公安机关的负责人决定,在回避作出决定前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应暂停参加对本案的侦查工作
B.公安机关负责人和检察长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
C.对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对合议庭成员回避,由院长或审判委员会决定 D对公诉人员提出申请回避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指派该公诉人员出庭的人民检察院,由该院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决定
正确答案是:bd
分析:参见《刑事诉讼法》第30、31条;《刑诉48条》第8条;《高法刑诉解释》第30、32条
21 / 32
1790.原始社会的氏族习;惯之所以不能称为“挂”,原因在于哪些方面?( )。
A.它与宗教规范。道德规范浑然一体 B.它不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C.它不是用语言或文字表述的
D.它不是依靠法院、警察、监狱等机关来保证实施的
正确答案是:bd
分析:法的外在特征是:(1)法是调整人们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4)法是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的社会规范。法与民族习惯最根本的区别是法的阶级性及其所体现的国家意志。
1789.下列哪些内容不属于制定法?( )。 A.家法族规
B.衡平法 C.法院判例 D.习惯法汇编
正确答案是:abcd
分析:按照法的创制和表达形式的不同,法可以分为成文法与不成文法。成文法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制定和公布,以文字形式表现的法,故又称制定法。不成文法是指由国家认可的不具有文字表现形式的法。不成文法主要为习惯法.在英美法系国家,制定法和判例法都是正式的法的渊源,法钓基本分类是普通法和衡平法。普通法是在普通法院判决基础上形成的全国适用的法律,衡平法是由大法官法院的申诉案件的判例形成的。
1788.按照我国宪法和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下列选项哪些不属于有权法律解释?( )。 A.司法机关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
B.国务院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 D.法律专家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
正确答案是:abd
分析:法律解释由于解释主体和解释的效力不同而可以分为正式解释与非正式解释两种。正式解释,通常也叫法定解释、有权解释,是指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官员或其他有解释权的人对法律作出的具有法律上约
22 / 32
束力的解释。根据解释的国家机关的不同,法定解释又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非正式解释,通常也叫学理解释,一般是指由学者或其他个人及组织对法律规定所作出的学术性和常识性的解释。这种解释不具有法律约束力,通常不被作为执行法律的法定依据。另根据《宪法》第67条第1项和第4项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包括: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解释法律。司法机关和国务院都无权解释宪法。
1787.下列有关“法的渊源”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
A。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能被国内法院适用的法的渊源,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习惯等 B.在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主要是根据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而作出的分类 C.根据“条约必须遵守”的原则,一切国家条约和国际惯例均构成当代我国法的渊源之一 D.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可以作为我国法院审理案件时的判决依据
正确答案是:abc
分析:形式意义上的法的渊源,也就是法的效力渊源,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或认可的具有不同法律效力和地位的法的不同表现形式,即根据法的效力来源不同,而划分法的不同形式,如制定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判例法、习惯法;法理等。在我国,对法的渊源的理解,一般指效力意义上的渊源,主要是各种制定法。据此,答案。B所列法的渊源是按法的效力和地位所作的分类,而不是按照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而作出的分类。法的正式渊源与非正式渊源是根据是否表现于国家制定的法律文件中的明确条文形式而进行的分类。法的非正式渊源则指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这些准则和观念尚未在正式法律中得到权威性的明文体现,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公共政策、道德信念、社会思潮、习惯等。据此,答案A表述不正确。国际条约的遵守前提为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答案C错在多了“一切”这个定语。根据《民法通则》中“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的规定,政策也是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之一。
1786.下列属于基本法律的有(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正确答案是:ab
分析:基本法律是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的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23 / 32
1785.法律行为有以下哪几种特征?( )。
A.法律性 B.意志性 C.价值性 D.合法性
正确答案是:abc
分析:法律行为是指由法律规定调整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D的错误之处在于混淆了法律性与合法性,其实法律行为包括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两种,违法行为也能成为法律行为。
1784.法的溯及力是指( )。 A.新法制订颁布后对旧法是否有效
B.新法生效后,原有法律是否有效
C.新法颁布后,对它生效以前所发生的事件是否适用的问题 D.新法颁布后,对它生效以前发生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
正确答案是:cd
分析:法的溯及力,指法溯及既往的能力,即法颁布施行后,对其.生效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
1783.权利能力是( )。
A.以权利主体的存在为前提 B.以行为能力为前提 C.以相应法律规定为前提 D.以权利主体的构成条件为前提
正确答案是:acd
分析:权利能力首先要有权利主体,且要以法律规定权利主体的各种构成条件,如年龄、智力等,并不以行为能力为前提,相反行为能力必须以权利能力为前提。
1782.成文法与习惯法的主要区别是( )。
A.成文法一般以条文形式公布 B;成文法的内容比习惯法更为明确
24 / 32
C.成文法形式比较固定 D.成文法一般由国家机关制定
正确答案是:abcd
分析:成文法与习惯法相比,主要特征就是有比较固定的条文形式,内容明确,且为制定法。
1781.20.下列属于法律事件的是( )。
A.社会革命 B.战争
C.人的生老病死 D.自然灾害
正确答案是:abcd
分析: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决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客观事实。它分为社会事件(AB等)和自然事件 (CD等)。
1780.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关系是( )。
A.法律制裁是承担法律责任的重要方式
B.法律责任不等于法律制裁,有法律责任不等于有法律制裁 C.法律责任是法律制裁的前提 D.法律制裁是法律责任的前提
正确答案是:abc
分析:法律制裁与法律责任有密切的联系。法律制裁是承担法律责任的重要方式。法律责任是前提,法律制裁是结果或体现。法律制裁的目的,是强制责任主体承担否定的法律后果惩罚违法者,恢复被侵害的权利和法律秩序。同时,二者又有明显区别,不能等同。
1779.下列哪些法律行为必须经过有关国家机关履行一定手续加以证明,才能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 )。 A.老王将自己私有住房转让给小陈
B.小李和小张结婚
C.甲公司去保险公司为职员小王投保 D.蒋女士参加所在选区的人民代表选举
正确答案是:abd
25 /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