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按测量要求,该小组如何分工?测量员将测量成果交予施工员的做法是否正确,应该怎么做? 2.按沉井预制工艺流程写出 D、E、F 的名称;本项目对刃脚是否要加固,为什么? 3.降低地下水的高程至少为多少米(列式计算)?有哪些机械可以取土?下沉辅助措施有哪些? 4.写出 K 的名称,应布置在何处?按顶管施工的工艺流程,管节启动后、出洞前应检查哪些部位? 5.加固出洞口的土体用哪种浆液,有何作用?注意顶进轴线控制,做到随偏随纠,通常纠偏有哪几种方法?
1.按测量要求,该小组如何分工?测量员将测量成果交予施工员的做法是否正确,应该怎么做? 【答案】
(1)测量小组分工:分两小队:①高程点布设小队,该队计算高程点放样,并复核中心坐标放样; ②中心坐标布设小队,该队计算中心坐标放样,并复核高程点放样。(3 分)
(2)测量员将测量成果交予施工员的做法不正确。(1 分)
(3)正确做法:测量员的测量成果首先应经复核人复核,执行“一放两复”制度,再经项目技术负责人 审核,监理工程师审查后方可交予施工员。(2 分)
【解析】本小题考试用书中没有对应原文。但是,考生只要知道“一放两复”制度,结合背景资料中的“高 程点与 y 井中心坐标布设”,便可写出答案。
2.按沉井预制工艺流程写出 D、E、F 的名称;本项目对刃脚是否要加固,为什么? 【答案】
(1)D 的名称:垫木。(1 分) E 的名称:施工缝。(1 分) F 的名称:钢板止水带。(1 分) (2)刃脚不需要加固。(1 分)
理由:当沉井在坚硬土层中下沉时、或采用爆破法清除刃脚下的障碍物时,应对刃脚进行加固;本项 目地质资料显示为淤泥质粘土,故刃脚不需要加固。(2 分)
【解析】本小题第 1 问中的 E 和 F,不少考生、甚至老师认为是“预留孔和管道预留洞口”,但“预留孔和管道预留洞口”应在“安装绑扎钢筋”之后;亦有考生认为是“支架和脚手架”,但根据历年考试情况,将施 工附属设施作为答案点的情况并不多见。
本小题第 2 问,考试用书中有对应原文。
3.降低地下水的高程至少为多少米(列式计算)?有哪些机械可以取土?下沉辅助措施有哪些? 【答案】
(1)降低地下水的高程=0-5000mm-500mm-300mm-100mm-600mm-500mm=-7000mm=-7m。(2 分) (2)取土机械:抓铲挖掘机;长悬臂挖掘机;抓斗挖土机;水力吸泥机。(按点给分,每点 0.5 分, 共 2 分)
(3)下沉辅助措施:①阶梯形外壁,外壁与土体之间灌黄砂;②触变泥浆套助沉;③空气幕助沉; ④爆破方法开挖下沉。(按点给分,每点 0.5 分,共 2 分)
26
【解析】本小题第 1 问,最大争议是地下水是降至碎石垫层下 0.5m(答案为 6.4m)、还是降至刃脚踏面以下 0.5m(答案为 7m)。《建筑与市政工程地下水控制技术规范》(JGJ111)规定“基坑范围内地下水位应降至基础垫层以下不小于 0.5m”,貌似支持前者;但请注意,对于基坑而言,基础垫层即是操作面,此规定的实质是将地下水位降至操作面以下不小于 0.5m,为防止沉井封底过程中刃脚处下沉失稳,规范规定, “在沉井封底前应用大石块将刃脚下垫实”,故刃脚踏面是沉井施工的操作面,地下水位应降至刃脚踏面以 下不小于 0.5m。
本小题第 2 问,考试用书原文“排水下沉分为人工挖土下沉、机具挖土下沉、水力机具下沉”。 本小题第 3 问,考查考试用书原文。
图 沉井取土机械
4.写出 K 的名称,应布置在何处?按顶管施工的工艺流程,管节启动后、出洞前应检查哪些部位? 【答案】
(1)K 的名称:后背(后座)。(1 分)
(2)后背(后座)布置位置:后背(后座)布置在千斤顶与沉井井壁反力墙(后座墙)之间,后背 (后座)表面与管道轴线垂直。(2 分)
(3)应检查部位:顶铁;千斤顶、油泵;后背(后座)、反力墙(后座墙);y 井井壁、洞口;工具管等。(按点给分,每点 0.5 分,最多 2 分)
【解析】本小题,K 的名称应为“后背”或“后座”,而不应是“反力墙”或“后座墙”,因为本题的沉井井 壁即可作为“反力墙(后座墙)”。详见《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 246):
27
图 顶管施工
5.加固出洞口的土体用哪种浆液,有何作用?注意顶进轴线控制,做到随偏随纠,通常纠偏有哪几种方法?
【答案】
(1)浆液种类:水泥浆。(1 分)
(2)浆液作用:①洞口土体加固,防止洞口土体坍塌;②洞口土体防水,防止地下水流入 y 井;③ 保护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防止地表隆沉。(3 分)
28
(3)纠偏方法:①调整挖土方法;②调整顶进合力方向;③改变切削刀盘的转动方向;④反向增加配重。(按点给分,每点 1 分,最多 3 分)
【解析】本小题第 2 问,加固出洞口土体的作用可借鉴盾构法施工洞口土体加固的作用。
本小题第 3 问“纠偏方法”考查考试用书原文;值得一提的是,旧版考试用书明确列出了三种方法:① 挖土校正法、②木杠支撑法、③千斤顶校正法,考生亦可按此作答。
29
2019一建《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及参考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