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实验报告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

课题实验报告

【摘要】好习惯终身受益,学生行为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农村有着特殊的教育环境,对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应该因地制宜,从细节入手。本实验报告从实验前后学生行为习惯的变化入手,探究适合农村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途径。

【关键词】良好行为习惯 自我教育 习惯养成教育 一、课题的提出

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极大地防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所以,我们从本地区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入手,在德育工作的实践中,把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增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工作来抓,让学生在做人、做事、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课题研究的范围及对象

本课题研究的范围为王城镇小学。具体研究对象为王城镇小学全体学生。 三、研究目的

①探求一种适合农村小学教育的运作机制和运作方式,促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促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②促使教师树立新的人才观、教学观和学生观,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水平。

③探索一套适合我校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对策。 ④把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模式有机结合。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对学生做人好习惯养成的研究。 2.对学生做事好习惯养成的研究。 3.对学生学习好习惯养成的研究。 4.对学生生活好习惯养成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第一阶段 研究准备阶段

课题研究开始,要求每个学生拥有一本《弟子规》、《礼仪手册》和《养成教育》及四个好习惯要求。为让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更具时代特征,课题组重点展开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1.组织课题组学习培训

查阅文献,利用互联网广泛收集信息,通过国内知名网站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状况发展趋势,把握时代特点,寻求更具时代特色的青少年优良的行为习惯。

2.对学生实行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为二至六年级学生。问卷分为学生做人习惯、做事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四类。由课题组成员完成问卷设计,其中行为习惯调查问卷中设置了文明礼貌、品德行为、卫生习惯等方面内容。

(1)调查结果与说明:

我们对调查所得资料,组织专人实行统计处理,其情况报告如下: 表1:文明礼貌情况 见到老师问好 主动问好 61.1% 和别人交流使用礼貌用语 经常使用 60.2% 被动 18.3% 偶尔使用 33.9% 低头走过 20.6% 从不使用 5.9% 从上表可知,61.1%的学生能主动向老师问好,说明在文明礼貌方面多数同学做得好。同时在调研中发现学生使用礼貌用语坚持不够好。

表2:做人习惯情况 做错事 主动承认 58.3% 和同学发生冲突时 能主动谦让 55.8% 捡到东西交给老师 给老师 75% 教育下承认 36.4% 力争高低 34.1% 给家长 18.7% 不承认 5.3% 动手打架 10.1% 自己留着 6.3%

从上表可知,有75%捡到东西交给老师,反映学生比较诚实。同时在调研中

发现,41.7%的学生做错事,不能主动承认,44.2%的同学在和同学了生冲突时,一能主动谦让,61.2%的同学不能主动协助有困难的人。

表3:生活习惯情况

每次吃饭前洗每次都洗手 手 61.7% 有时洗手 32.5% 有时捡起来 50.5% 太脏了就洗手 5.8% 装作没看见 6.1%

从上表可知61.7%同学每次吃饭前洗手,43.4%同学看到学校内有脏物赶快捡起来。现时调研中发现还有部分学生在个人卫生,保持学校卫生方面较被动,应引起重视。

表4:学习习惯情况 小组讨论 发表意见 课外读物 经常阅读 对于新知识 提前预习 对于学过的知识经常复习 大胆发表 48.8.% 经常阅读 40.3% 提前预习 35.5% 经常复习 41.8% 听别人发表 45.7% 偶尔阅读 53.2% 偶尔预习 57.3% 偶尔复习 46.8% 不参与讨论 5.5% 不阅读 6.5% 不预习 7.2% 不复习 11.4%

从上表可知48.8%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大胆发表自己意见。同时发现,不能经常阅读课外读物的学生达59.7%,在学习方法方面对学习新知识提前预习仅达35.5%,对学过知识经常复习达4.18%。反映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差。

(2)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品德行为和学习习惯两个方面,产生

学校内发现脏赶快捡起来 物 43.4% 问题的主要原因,与下列因素相关:

① 学生习惯的养成与家庭教育相关

因为农村部分家长对学生卫生要求、使用用语要求意识浅薄;另一方面家长自身不良行为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学生的文明礼貌习惯较差。

加之当今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使得相当部分家庭教育“重智轻德”,孩子缺乏人际交往,脆弱娇气,。为了使孩子明天更美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紧密配合,同步发展,持续提升家长素质尤其必要。

②学生习惯养成与教师教育观点相关

学生自我主动学习意识薄弱。究其原因,既与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相关,还与老师的教育观点相关系。部分老师仍存有注重学生学习成绩提升,忽视学生习惯的培养。

③生活习惯养成与学校常规教育相关。

学校在实行矫正教育中往往是堵的多,疏导的少。说教批评多,引导实践少。 (二)第二阶段 操作实施阶段

1.抓常规教育,从点滴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学生学会做人做事打好基础,学校将持之以恒展开“日查、周结、期结”的常规教育活动。日查:每天由少先队监督岗的学生实行细致检查,实行量化评比。周结:总结一周工作,根据四个好习惯实行文明班流动红旗评比,表扬文明班级、四个好习惯之星(学生)。通过公布每周量化评比成绩,督促各班实行反思,找出习惯养的方面及不足,持续改进班级工作。期评:根据《王城镇小学文明班级评比细则》和《王城镇小学“好习惯之星”评比办法》展开自评、互评、师生共评、家长评。

2.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各班每日坚持背诵古诗,口算练习。每周写一篇日记或读书心得,出一期学习园地。根据《王城镇小学文明班级评比细则》每月实行一次学习情况评价,同学们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协助,共同提升。教导处有计划的展开促使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活动。如:读书竞赛,口算比赛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教师要严格教学常规,培养学习好习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教师每学期撰写一份潜能生转化案例。

3.家校联手,形成合力,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家庭教育要从落实家庭教育常规入手,如:对长辈有礼貌,养成按时学习的习惯以及生活、劳动习惯。通过家长学校,创建学习型家庭,持续提升家长综合素质,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让学生做到在校在家一个样,促实行为习惯的内化,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4.利用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学校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展开多种实践活动,使学生受到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号召学生学习身边榜样,营造比学习比进步、比提升的教育氛围,促使学生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之目的,增强活动效果。

5.根据不周时期出现的问题,利用家长会给学生及学生家长做专题讲座。 家庭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6.利用学校德育工作对学生实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 研究过程中,为保证养成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求班主任来抓实管、经常、反复地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和校本教材《习惯成就未来》。

(2)学校对规范学生行为采取了正反两方面教育相结合的办法,管教结合,让年级与年级、班级与班级实行评比,并把检查、评比的结果列入班级考评内容。

(3)认真做好德育常规工作“五个坚持”。始终坚持规范的升旗仪式、坚持“文明班评比”制度,坚持“文明监督岗”制度、坚持“主题队会”制度、坚持红领巾广播站的播音工作等。

7、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是一种区域性的社会文化,是学校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学校的自然环境、文化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等等都是是校园文化的表现范畴。如校园的建筑设计、绿化、校规、作息时间、活动课程设置,学校环境布置、办公室布置、教室的布置……它是直接影响学生成长的极其重要的教育因素,具有导向、激励、传递文化信息、审美、娱乐及教育人等功能,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熏陶、感染作用。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实验报告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实验报告【摘要】好习惯终身受益,学生行为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农村有着特殊的教育环境,对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应该因地制宜,从细节入手。本实验报告从实验前后学生行为习惯的变化入手,探究适合农村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途径。【关键词】良好行为习惯自我教育习惯养成教育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8a2w2n9bn2r4yi9c8hj79c964hjzq00lcx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