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 折射与全反射01参考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 折射与全反射01 参考答案

1.ABE【解析】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了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A正确;由全反射的条件可知,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要大,故B正确;海市蜃楼将呈现正立的像,位置在实物的上方,又称上现蜃景,C错误;色光进入水中,光的频率不变,颜色不变,D错误;白光斜射入水中,由于水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各种色光将分开,故E正确。

2.CDE【解析】介质的折射率是一个反映介质光学性质的物理量,由介质本身和光的频率共同决定,与入射角、折射角无关,故A、B均错误,E正确;由于真空中的光速是一个定值,故n与v成反比是正确的,C正确;由于v=λf,当f一定时,v与λ成正比,又n与v成反比,故n与λ也成反比,D正确.

3.D【解析】由科西经验公式可知,光的波长越长,折射率越小.太阳光经三棱镜发生色散,从红光到紫光的波长越来越短,即折射率越来越大,所以a处是红光,d处是紫光,则A、B、C错误,D正确.

4.ABD【解析】通过光路图可看出,折射后a光的偏折程度大于b光的偏折程度,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的折c

射率,C错误;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B正确;由n=知,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

v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A正确;入射角增大时,折射率大的光线首先发生全反射,a光首先消失,D正确;做双缝干涉 l

实验时,根据Δx=λ得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小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E错误.

d

5.B【解析】若使膜能消除不镀膜时玻璃表面反射回来的热效应,即让膜的前后两表面反射光叠加作用减弱,为减小反射的热效应显著的红外线,则要求红外线在薄膜的前后表面反射后叠加作用减弱,即光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故膜的最小厚度为红外线在该膜中波长的1/4。

6.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光干涉条纹的间距比b光干涉条纹的间距要小,由于是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上形成的干涉图样,因此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的折射率,所以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a光的速度小于b光的速度,A错误;从同种介质射入真空发生全反射时,a光的临界角小于b光的临界角,B错误;发生光电效应的光电流大小与光子的能量和光强有关,故无法判断饱和电流的大小,选项C错误;a光的频率高,光子的能量大,故由氢原子能级跃迁产生这两种光时,产生a光的能级能量差大,D正确.

7.AD【解析】远离中心点处亮环的分布较密,故A正确;用白光照射时,仍然会出现干涉形成的圆环,故B错误;是透镜曲面上反射光与玻璃平面上的反射光干涉形成的.故C错误;当光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时是亮条纹,与同一亮环相对应的各处空气薄膜的厚度是相同的,故D正确.

8.ABD【解析】薄膜干涉形成的条纹是膜的上、下表面的反射光干涉产生的,若观察到的条纹如题图甲所示,则说明厚玻璃板上表面是平整的,故A正确;薄膜干涉是等厚干涉,即亮条纹处空气膜的厚度相同,从弯曲的条纹可知,检查平面左边处的空气膜厚度与后面的空气膜厚度相同,知该处凹陷,故B正确,C错误;若是用黄色滤光片产生的黄色光做该实验,因波长变短,则干涉条纹变密,故D正确.

sin θπ

9.D【解析】设单色光射出时的入射角为α,根据折射定律:n=,由几何关系可得,发生全反射时入射角为:C=

sin α2-α,又n=

1

,联立解得:n=1+sin2θ,故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 sin C

10.AD【解析】对甲、乙、丙,人眼的位置一定,入射光线经玻璃折射后进入眼睛,如图所示,可知甲的角度范围大于乙、丙的,乙、丙的角度范围相同.

11.ACE【解析】当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时,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才能发生全反射,故A正确,B错误;c

波长越长的光,频率越小,介质对它的折射率n越小,根据公式v=,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越大,故C正确,D错误;

n

1

根据sin C=知,折射率越大,全反射临界角越小,红光的折射率小,则全反射临界角大,若紫光恰能发生全反射,则

n红光不能发生全反射,故E正确.

1

12.ABE【解析】根据题述可知.b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较小,由sin C=可知,水对b光的折射率较大,对a光的折

n射率较小,a、b光从Ⅰ区域某点倾斜射出时,a光的折射角小,A正确,C错误;由折射率随光的频率的增大而增大可知,a光的频率较小,波长较长,B正确;水下b光能射到题图中Ⅱ区域,由于水下b光在题图中Ⅱ区域发生了全反射,Ⅱ区域只有a光射出,D错误;水下a、b光能射到题图中Ⅱ区域以外区域,由于发生了全反射,不能射出水面,E正确。 sin i13.ACE【解析】在E点作出法线可知入射角为i=60°,折射角为r=30°,由折射定律可知折射率n==3,A正

sin r1

确;由sin C=可知全反射的临界角大于30°,由光路可知,在边BM上的入射角等于30°,小于全反射的临界角,故不

nλ空cλ空fλ空

会发生全反射,B错误;根据公式n===,得λ介=,可知光从空气进入棱镜,波长变短,C正确;三棱镜两次

vλ介fλ介n折射使得光线都向AM边偏折,不会与入射到E点的光束平行,D错误;从F点出射的光束与入射到E点的光束偏向角为2(i-r)=60°,E正确。

14.ABD【解析】由题意画出如图所示的光路图,可知光束Ⅰ是反射光线,所以仍是复色光,而光束Ⅱ、Ⅲ由于折射率的不同导致偏折分离,所以光束Ⅱ、Ⅲ是单色光,故A正确;由于光c

束Ⅱ的偏折程度大于光束Ⅲ,所以玻璃对光束Ⅱ的折射率大于对光束Ⅲ的折射率,根据v=可

n知,光束Ⅱ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光束Ⅲ小,故B正确;当增大α角且α<90°,即入射角减小时,

光束Ⅱ、Ⅲ会靠近光束Ⅰ,故C错误;因为厚玻璃平面镜的上下表面是平行的,根据光的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以及光的可逆性,可知改变α角且α<90°,光束Ⅱ、Ⅲ一定与光束Ⅰ平行,故D正确;减小α角且α>0,根据折射定律,光的折射角增大,根据光的可逆性知,光束Ⅲ不可能在上表面发生全反射,故E错误。

15.ABE【解析】由图可知,a光发生了全反射,b光没有发生全反射,即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C小于b光发生全反1csinθ1射的临界角C,由sinC=,知b光的折射率小,即na>nb,故D错误;根据n=,知va

nvsinθ2θ1相等时,b光的折射角较大,B正确;由于na>nb,则fa>fb,由c=fλ知λa<λb,C错误;当b光逆时针转动时,b光在玻璃砖下表面的入射角会增大,当该角大于b光的临界角时,b光就会发生全反射,E正确.

c

16.AD【解析】因A光先消失,说明A光先发生全反射,所以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A项正确.由v=可知

n折射率越大则速度v越小,B项错误.当α<θ<β时,A光发生全反射,只有反射光斑与B光的折射光斑,共2个,C项π

错误.当β<θ<时,A、B光均发生全反射,光屏上只剩下1个反射光斑,D项正确.

2

17.A【解析】如图所示,设AB面上的折射角为γ,AC面上的入射角为γ′,由于i′=i,由光的折射定律及光路可逆知γ′α

=γ,又设两法线的夹角为β,则由几何关系得:γ+γ′+β=180°,又由α+β=180°,则解得:γ=,又由几何关系得:γ

2α+θsin

2α+θsini

+γ′+θ=i+i′,解得:i=,则棱镜对该色光的折射率n==,故A正确.

2sinγα

sin2

sinαsin60°

18.A【解析】由几何知识得到激光束在C点的折射角γ=30°,则玻璃球对该激光束的折射率为n===3,

sinγsin30°c3

A正确;激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v==c,根据v=λf可知,激光由真空射入玻璃球时频率f不变,故波长与波速

n3成正比,即该激光在玻璃中的波长是在真空中波长的

3

倍,B错误;根据激光光子的能量E=hf,可知h为常数,激光3

由真空射入玻璃球时频率f不变,故该激光束的光子在玻璃球中的能量等于在真空中的能量,C错误;激光束从C点进入玻璃球时,无论怎样改变入射角,折射角都小于临界角,根据几何知识可知光线在玻璃球内表面的入射角不可能大于临界角,所以都不可能发生全反射,D错误.

19.【解析】(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选用玻璃砖前后表面间距应尽量大些,即使玻璃砖内的折射光线尽量长些,A正确;测量折射率时,只需找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因此玻璃砖的两光学表面可以不平行,B错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较细的大头针完成实验,C错误;两枚大头针之间的距离尽量大些,描绘出的光线误差会小一些,D正确;(2)由题图可知,选用玻璃砖两光学表面平行,则入射光线应与出射光线平行,B、C错误;又光线在玻璃砖中与法线的夹角应小于AC

sin∠AOCAOAC

光线在空气中与法线的夹角,A错误,D正确;(3)由折射定律可知n===.

sin∠BODBDBD

BOAC

【答案】(1)AD (2)D (3) BD

20.【解析】(1)由于在插P3、P4时,是通过棱镜观察P1和P2的像,则此后正确的操作步骤是: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1、P2的像;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1、P2的像和P3,B、D正确.

sin αDE(2)设入射角为α,折射角为β,辅助圆半径为R,根据折射定律有n=.根据几何关系,在图乙中有sin α=、sin β

sin βR=

GFDEGF

;在图丙中有sin α=,sin β=,可知能够仅通过测量ED、FG的长度便可正确计算出折射率的是图丙,折射OGRR

ED

sin αODED率n===.

sin βFGFG

OG【答案】(1)BD (2)丙

ED FG

21.【解析】(1)设光束从水面射出的点到桅杆的水平距离为x1,到P点的水平距离为x2;桅杆高度为h1,P点处水深为h2;激光束在水中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由几何关系有

x1

=tan 53° h1

x2

=tan θ h2

① ②

由折射定律有sin 53°=nsin θ ③

设桅杆到P点的水平距离为x,则x=x1+x2 ④ 联立①②③④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x=7 m. ⑤

(2)设激光束在水中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时,从水面出射的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i′,由折射定律有

sin i′=nsin 45°

设船向左行驶的距离为x′,此时光束从水面射出的点到桅杆的水平距离为x′1,到P点的水平距离为x′2,则 x′1+x′2=x′+x x′1

=tan i′ h1

⑦ ⑧

x′2

=tan 45° h2

联立⑤⑥⑦⑧⑨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x′=(62-3) m≈5.5 m 【答案】(1)7 m (2)5.5 m

22.【解析】(1)光线在BC面上折射,由折射定律有sin i1=nsin r1

①式中,n为棱镜的折射率,i1和r1分别是该光线在

BC面上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光线在AC面上发生全反射,由反射定律有i2=r2 ②

式中i2和r2分别是该光线在AC面上的入射角和反射角

光线在AB面上发生折射,由折射定律有nsin i3=sin r3 ③式中i3和r3分别是该光线在AB面上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由几何关系得i2=r2=60°,r1=i3=30° ④

F点的出射光相对于D点的入射光的偏角为δ=(r1-i1)+(180°-i2-r2)+(r3-i3) ⑤

由①②③④⑤式得δ=60°

(2)光线在AC面上发生全反射,光线在AB面上不发生全反射,有nsin i2≥nsin C>nsin i3⑦

式中C是全反射临界角,满足nsin C=1 ⑧

由④⑦⑧式知,棱镜的折射率n的取值范围应为23

3≤n<2

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 折射与全反射01参考答案

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折射与全反射01参考答案1.ABE【解析】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了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A正确;由全反射的条件可知,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要大,故B正确;海市蜃楼将呈现正立的像,位置在实物的上方,又称上现蜃景,C错误;色光进入水中,光的频率不变,颜色不变,D错误;白光斜射入水中,由于水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各种色光将分开,故E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89i46ieh88iiwn479cv9uewu2s0a001e1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