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江 丽
【摘 要】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在培养经管类专业人才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实践教学质量。文章分析了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以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为导向,遵循目标、可行、科学、系统、全程性原则,构建了“多元化、立体式”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提高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实践技能,满足社会需要。 【期刊名称】江苏科技信息 【年(卷),期】2019(036)003 【总页数】3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基金项目:合肥师范学院教学管理专项;项目名称: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研究——以合肥师范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7jgzx91。
0 引言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背景下,为主动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结构的需求,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进行了结构调整[1]。新建本科高校已成为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主体。近年来新建本科高校在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已经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教育部在《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提高应用型
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同时在科学研究上也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是学校为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2]。
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这些专业的毕业生,除一小部分继续深造外,大部分都走向了工作岗位。这就要求在培养这类专业人才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加大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占比,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实践教学质量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体现高校教学效果的一支风向标,对实践教学进行监控可以了解实践教学的过程和教学效果,而实践教学质量能否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本文从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实际出发,分析目前该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构建“多元化、立体式”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 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对实践教学质量不够重视
从教师层面来说,在整体大环境和相关政策导向的影响下,教师更注重自身的科研工作和理论教学工作,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较低,精力投入较少,教学过程随意性很大,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教学方法陈旧。这导致实践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好;从教学管理角度来看,学校方面的组织机构不够健全,缺乏有效手段,运行机制不够完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组织领导也重视理论方面考核,忽视综合素质和实践操作方面的考核,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难度较大,对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尚未形成独立体系[3]。 1.2 监控模式缺乏针对性
合肥师范学院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聘请企业专家进课堂的企业课程、毕业(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实践周课程、学生课外创新活动、
行业专业讲座(课内)、技能课程、见习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第二课堂等多种环节。但现有的监控模式多数是对教学文件和规范的监控,缺乏针对各个环节的教学特点的监控。
1.3 重视结果监控,缺乏过程监控
目前高校教学方面监控多是在以学生实践成绩评定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掌握程度,对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过程监控较少。这种监控方法在客观性、合理性及公平性方面均明显不科学,容易导致学生注重实践成绩而轻视实践过程,最终违背了实践教学的本质和目的。 1.4 监控模式单一化
在监控过程中,许多高校没有脱离理论教学的监控和评价方式,往往局限于学校内部的监控,学校内部的同行评价和学校职能部门的评价占比重过大,缺乏用人企业和社会的参与,从而忽视外部质量的监控,只重视内部质量的监控[4]。
1.5 监控机制不科学
目前对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往往是在实践教学活动完成后进行,这样就导致评价中提出问题,反馈问题,但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使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最终也没有落实到具体教师和学生,更缺乏后续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2 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原则
2.1 目标性原则
学校开设的实训课程等实践教学不仅是一个教学过程,更是一个管理过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要充分考虑到教学的目标性,并且以目标为导向,针对其特定的内容和过程进行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