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八)
(40分钟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某实验小组只领取下列仪器(或用品):铁架台(带铁夹、铁圈)、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漏斗、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圆底烧瓶、火柴、滤纸。只应用上述仪器用品,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A.蒸发 B.萃取 C.过滤 D.蒸馏
2.(2013·汕头模拟)对下列各组物质:①NaNO3和NaCl;②CaCl2和CaCO3;③MnO2和KCl;④BaSO4和AgCl,可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将它们相互分离的是( )
A.只有①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3.下列各组溶液中,用括号内的试剂及物质间相互反应不能鉴别的一组是
( )
A.Ba(OH)2、KSCN、NaCl、Mg(NO3)2(FeCl3溶液) B.NaNO3、NaHCO3、(NH4)2SO3、Na2SiO3(H2SO4溶液) C.NH4Br、K2CO3、NaI、CaCl2(AgNO3溶液) D.(NH4)3PO4、NaBr、CuSO4、AlCl3(KOH溶液)
4.(2013·青岛模拟)某溶液中含有Fe2+、Al3+、Ag+、Cu2+,为了分别得到各含
一种金属阳离子的沉淀,可采取:①通入H2S;②通入CO2,③加HCl溶液,④加NaOH溶液4个步骤,设试剂均过量,且每次都把所生成的沉淀过滤出来。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①④② B.①③④② C.④②①③ D.④②③①
5.下列各组物质中,仅用水及物质间相互反应不能一一区别的一组是( )
A.Na2O2、Al2(SO4)3、MgCl2、K2CO3 B.BaCl2、Na2SO4、(NH4)2SO4、KOH C.AgNO3、NaCl、KCl、CuCl2 D.Fe2(SO4)3、K2CO3、KHSO4、NH4Cl
6.(2013·潮州模拟)下列四种分离乙醇、乙酸的方案中最佳的一组是( )
a b c d A Na2CO3饱和溶液 乙酸钠 硫酸 蒸馏 B C D Na2CO3固体 CaO固体 CaO固体 乙酸钠 盐酸 过滤 乙酸钙 盐酸 过滤 乙酸钙 硫酸 蒸馏 7.运用下列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和要求的是( )
A.用①分离氯化铵和单质碘 B.用②除去淀粉溶液中的氯化钠
C.用③加热胆矾(CuSO4·5H2O)制取无水硫酸铜 D.用④装置除去SO2中的HCl
8.(能力挑战题)某无色溶液含有①Na+、②Ba2+、③Cl-、④Br-、⑤S、⑥S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1) 用pH试纸检验 (2)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 操作 现象 溶液的pH大于7 CCl4层呈橙色 (3) 向所得水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产生 (4)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⑥ C.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③⑤
有白色沉淀产生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9.(2013·东莞模拟)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图1装置除去Cl2中少量的HCl
B.用图2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取NH4Cl晶体 C.用图3装置制取纯净的CO2气体
D.用图4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的有机层和水层
10.(2013·深圳模拟)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 BaSO4 杂质 BaCO3 试剂 稀盐酸 滤、洗涤 饱和Na2CO3 B CO2 SO2 溶液 混合振荡、 C 乙酸乙酯 乙酸 稀NaOH溶液 静置分液 浓(NH4)2SO4 D 蛋白质 蔗糖 溶液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8分)
11.(16分)为了将混有K2SO4、MgSO4的KNO3固体提纯,并制得纯净的KNO3溶
滤、洗涤 盐析、过 洗气 提纯方法 溶解、过 液,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操作①为 。
(2)操作②~④加入的试剂依次可以为: 。
(3)如何判断S已除尽? 。
(4)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多次沉淀 (填“需要”或“不需要”)多次过滤,其理由是 。
(5)该同学的实验设计方案是否严密?请说明理由:
。
12.(16分)(2013·揭阳模拟)现有A、B、C、D、E、F六种物质,已知它们的阳离子有:H+、K+、N、Na+、Ba2+、Al3+,阴离子有:OH-、Cl-、ClO-、N、C、S。将上述六种物质溶于水均配成0.1 mol·L-1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