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题库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A 2.B 3.C 4.C 5.B 6.C 7.D 8.A 9.A 10.B 11.A 12.A 13.A 14.B 15.A 16.B 17.B 18.A 19.C 20.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7分)
21.良好形象和声誉 22.认识 23.公众 24.代表性 25.对话 26.广告活动 27.高成长性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28.是一个组织在运行中,为使自己与公众相互了解、相互合作而进行的传播活动和采取的行为规范。
29.任何因面临某个共同问题而形成并与社会组织的运行发生一定关系的社会群体。 30.是社会公众对组织综合认识后形成的一种总体评价,是组织的表现与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
31.是策划人员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在充分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总体公共关系的战略、专门公共关系活动和具体公共关系操作进行谋略计划和设计的工作。
32.是旨在树立自己形象、扩大社会影响、沟通有关公众的指向性十分明确的活动。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3.以社会组织为主体(1分);以特定公众为对象(1分);是一种传播活动(1分);具有管理职能(2分)。
34.制定合适的优质服务程序和创造最佳的消费环境(1分);与消费者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开发消费者所蕴藏的消费能力(1分);为保障消费者权利制定具体维护措施,其原则内容主要有安全、陈述、选择、知晓四个方面(2分);不断开发适应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或服务方式(1分)。
35.满足人们的知晓心理需求(1分);满足人们的独立自主的人格需求(2分);满足人们不断转移、升华的精神需求(2分)。
36.组织形象调查(2分);社会环境调查(2分);公共关系活动效果调查(1分)。 37.要注意会议接待人、主持人、发言人的角色搭配(1分);处理好应回避的技术性问题(2分);始终保持镇静、温和、礼貌的姿态(1分);灵活运用信息发布的两种形式(1
分)。
38.著名的三“T”原则(2分);公众至上原则(2分);维护声誉原则(1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39.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公关意识:整体意识和形象意识、社会意识和公众意识、开放意识和互利意识、传播意识和服务意识危机意识和成就意识(4分);
良好的职业道德(1分); 较高的政策水平(1分) 广泛的学科知识(1分);
多才多艺的本领:组织才能、交际才能、写作才能、语言才能、创造才能(4分); 适宜的心理素质:从气质、性格、能力三个方面适当论述(3分)。 40.监测作用:从对内监测和对外监测两方面论述(4分); 凝聚作用:要能说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异同(3分);
调节作用:要讲出调节作用的两个方面(预先调节和事后调节)(3分);
应变作用:讲出应变作用的两个方面:因自身原因使想象受损或使其公共关系不佳时,因外部原因使形象受损或使其公共关系不佳时(4分)。
《公共关系学》题库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B 2.D 3.D 4.C 5.B 6.C 7.A 8.A 9.C 10.B 11.B 12.A 13.D 14.B 15.A 16.B 17.D 18.A 19.B 20.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7分)
21.社会组织 22.规范化和国际化 23.柔性 24.社会组织 25.产品形象信息 26.不和谐 27.新闻媒介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28.指弹性较小的调节手段,一般都有强制性的特点,其结果也常常具有不可逆性。 29.即公众人物。他们与一般人的不同,主要在于他们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是广受公众关注的人物。
30.是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确定自身形象的特定位置。
31.即将所有调查对象编号,然后在这些号码随机地抽取一定的号码,以此作为调查的样本。
32.当社会组织出于自身需要,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要向它的公众进行专门的劝服时,便形成了游说策动。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3.公众的同质性(1分);公众的相关性(1分);公众的层次性(2分);公众的多变性(1分)。
34.第一,体现“公众利益第一”的观念(2分); 有效收集、处理、存储、传播信息(1分) 公开政府工作人员的有关情况(2分)。
35.主客观性(1分);传播性和偏差性(2分);相对稳定性和可变性(2分)。 36.全面性原则(1分);代表性原则(2分);客观性原则(1分);定量化原则(1分)。 37.注意文字内容的刺激度(2分);注意文字形式的对比度(1分);注意文字出现的重复度(1分);注意文字结构的变换性(1分)。
38.组织领导人的致辞(2分);组织的历史和现状概略介绍(1分);对本组织专业特色的说明(2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39.举办或参加专题活动(2分); 对外联络协调工作(2分); 编辑出版工作(2分); 调研工作(2分); 礼宾接待工作(2分); 参与社会组织的决策(2分); 对外协调工作(2分)。
40.第一大类是刚性调节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政治首都(7分); 第二大类是柔性调节手段:道德手段、心理手段、礼仪手段(7分) 如只有上述要点而没有论述酌情扣分。
《公共关系学》题库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C 2.A 3.B 4.A 5.B 6.A 7.A 8.D 9.A 10.B 11.A 12.B 13.D 14.A 15.A 16.A 17.A 18.B 19.A 20.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7分)
21.公众 22.多元化 23.必要性 24.传播 25.保持和强化形象 26.舆论调查 27.满足公众需求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28.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把它与组织的运行联系在一起的公众。
29.是向组织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征询或咨询,同时也包括对市场、社会情况及公众意向等信息的收集、整理与研究。
30.是组织期望在公众心目中所树立的形象。
31.就是先把总体按某种分布顺序进行分组,然后用随机抽样方法取出若干个组,这些组的全体成员即构成样本。
32.是指社会组织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来进行的传播活动,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组织始终是主体。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3.可以使公共关系主体准确把握自身与现实环境及其关系的真实情况(2分);可以使公共关系主体增加选择能力,扩大选择范围,从而提高决策的可行性(2分);可以使公共关系主体的预定目标易于实现(1分)。
34.监测作用(1分)凝聚作用(1分);调节作用(1分); 应变作用(2分)。 35.先有事实,后有公共关系(2分);尽可能全面客观地掌握事实(2分);实事求是地传播信息(1分)。
36.形态:服从、调整、合作(3分);
内容:利益协调(1分);目标协调(1分)。
37.争取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2分);巩固和发展已经树立的良好形象(1分);掌握改变在被游说者心目中的不良形象的技巧(2分)。
38.超越时空限制(1分);海量信息(1分);多种媒体同时起作用(1分);多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