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训练经典题目 (含答案 )
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
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新晴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 1)从诗中的 “________”、 “________”、 “昼梦 ”、 “南风 ”等意象可知,这首诗
写的是夏季的生活场景。
( 2)本诗中 “偷 ”字用得好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答案】 ( 1)青苔;绿树
( 2) “偷 ”字用的好,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南风这个旧相识的顽皮可爱,也表
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
【解析】 【分析】( 1)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筛选具体的意象填写作答。这首诗写夏季的生活场景主要用 “青苔 ”“绿树 ”“昼梦 ”“南风 ”等几个意象。据此可填写作答。
( 2)诗句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中的 “偷 ”字,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将 “南
风”赋予人的情态,写南风这个旧相识吹开了房门,吹动书卷的情景,写出了南风的顽皮可 爱,表达了诗人闲适惬意的心境。据此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 ⑴ 青苔 ; 绿树 。
⑵ “偷 ”字用的好,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南风这个旧相识的顽皮可爱,也表现了诗 人闲适的心情。
【点评】 ⑴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意象。答题时应注意,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 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 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 染作用。
⑵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炼字。答题时应注意,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不能把该 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展开
2.阅读选段,按要求做题。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1) 阅读诗歌,分析第二句中 “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 2)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案】 ( 1)用 “惊 ”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 2)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运用比喻修辞,把
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解析】 【分析】( 1)第二句诗的意思是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这句
诗中 “惊 ”字写出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 “春色 ”的萌芽的惊喜神情。此外, “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心情。据此可作答。
( 2)三四句的意思是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白雪本是无情之物,但这里却赋予了它人的情感,这是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春雪刻画得美好
而有灵性。据此可作答。本题也可以从比喻的角度进行赏析。
故答案为: ⑴ 用 “惊”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⑵ 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运用比喻修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点评】 ⑴ 本题考查诗歌的遣词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理解诗歌,理解句意,从意境上进行分析,注意方法的掌握。
⑵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主题,把握诗人的情感,注意题干的要求,安要求作答。
3.古诗阅读
秋夜寄邱员外 (唐)韦应物
①
怀君属
② 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
③ 应未眠。
【注释】 ① 邱员外 :名丹,苏州人,曾拜尚书郎,后隐居平山上,与韦应物常有唱和。
②
属: 正值,恰逢。 ③ 幽人 :幽居隐逸的人。
( 1) 本诗首句点明季节是秋天,我们还可从诗句的________、 ________等地方看出。 (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 1)凉天;松子落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以及此时心中的孤寂(凄凉)。
【解析】 【分析】( 1)它是一首怀人诗。前半部分写诗人自己,即怀念友人之人;后半部
分写正在临平山学道的丘丹,即诗人所怀念之人。从诗中 “凉天 ”“松子落 ”可以确定季节是秋天,时间是夜晚。
( 2)《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此诗表达作者在秋夜对隐居朋友的思念之情和自己的孤寂。前半首写作者自己,即怀人之人;后半首写正在临平山学道的丘丹,即所怀之人。全诗不以浓烈的字词吸引读者,而是从容落笔,浅浅着墨,语淡而
情浓,言短而意深,格调古朴雅致、安闲恬淡,给人玩味不尽的艺术体验。 故答案为: ⑴ 凉天;松子落
⑵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以及此时心中的孤寂(凄凉)。
【点评】 ⑴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诗歌的语句进行回答。
⑵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能力。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的内容,从诗句中感悟诗人的情感。
【参考译文】
怀念你竟在这深秋的夜晚,散步咏叹多么寒凉的霜天。
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还未安眠。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思吴江歌
张翰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 1)请结合全诗赏析 “秋风起兮木叶飞 ”一句。 (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回答。
【答案】 ( 1)该句通过对秋风、落叶的描写,交代了写作的时节,勾勒出一幅凄冷、萧条的画面,诗人触景生情,引出下文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奠定了全诗伤感与落寞的感情基调。
(2)表达了作者思乡而不能归乡的遗憾与悲伤之情。
【解析】 【分析】( 1) “秋风起兮木叶飞 ”,即见其思情的发动。悲凉的秋风最易触动人
们的节序之感和念远之情。从时间上说, “秋 ”通常意味着岁暮的到来,使人觉着时光的流逝、流年的虚度。从空间看,秋高气清,万木萧萧,视野一下空阔起来,不自觉中自有人
在何方、家在何方之叹。
( 2)诗的后两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明白地点出了故乡千里未能归去的
“恨 ”与 “悲 ”,强化了前两句中蕴涵的情感,却远没有前两句含蓄深厚,滋味深远。与上 两句的眼见秋风又起了,秋风吹落了树上的黄叶,家乡鲈鱼肥美,可自己却在这遥远的北方,远隔数千里,想回又回不去,做着与自己的期望相背的工作,怎么不令人伤悲。可悲
的是这种伤悲还无人可以诉说,只能压抑在胸中。
故答案为: ⑴该句通过对秋风、落叶的描写,交代了写作的时节,勾勒出一幅凄冷、萧条的画面,诗人触景生情,引出下文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奠定了全诗伤感与落寞的感情基调。
⑵ 表达了作者思乡而不能归乡的遗憾与悲伤之情。
【点评】 ⑴ 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赏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理解全诗的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对诗句的内容、蕴含的情感、运用的手法进行分析理解。
⑵ 本题考查诗人的情感,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意,结合重点语句进行分析。
5.古诗阅读
【注释】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这两首诗都是诗人在重阳节所作,请从表现手法和情感的角度探究两首诗的共同点。
【答案】 ① 都化用陶渊明的典故。 “登高 ”,诗人自然联想到饮酒、赏菊。岑参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共度佳节。
所以, “无人送酒来 ”,实际上是在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题中 “行军 ”的特定环境; “篱下菊 ”,把思乡的感情变得深沉了。在回故乡的途中,在思乡之情急切的时候,也是在家乡就快要出现在眼前的时候,诗人突然想到了故乡篱墙下的菊
花。 ② 都抒发了思乡之情。 “遥 ”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烘托了诗人深切的
思乡之情。接着诗人将对亲朋好友思念的感情,浓缩到了
“故园菊 ”上。
心逐南云近 ”, “形随北雁来 ”表达了江总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解析】 【分析】在理解诗歌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行军九日思长安
故园》以重阳登高为题,表达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
疾苦的深深关切。《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是隋朝江总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回归故乡时路过薇山亭时所作。该诗主要通过南云、北雁寄托自己对家
乡的思恋,通过单独询问故乡篱笆下菊花抒发了诗人思乡欲归的急迫心情。从表现手法分
析, “遥怜故园菊 ”“故乡篱下菊 ”这两句诗都化用陶渊明的典故,行军途中,岑参虽然也想
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共度佳
节。所以, “无人送酒来 ”,实际上是在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题中 “行军 ”的特定环境; “篱下菊 ”,把思乡的感情变得深沉了。在回故乡的途中,在思乡之情急切的时候,也是在家乡就快要出现在眼前的时候,诗人突然想到了故乡篱墙下的
菊花。从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这两句诗也都表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故答案为: ① 都化用陶渊明的典故。 “登高 ”,诗人自然联想到饮酒、赏菊。岑参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共度佳
节。所以, “无人送酒来 ”,实际上是在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题中 “行军 ”的特定环境; “篱下菊 ”,把思乡的感情变得深沉了。在回故乡的途中,在思乡之情急切的时候,也是在家乡就快要出现在眼前的时候,诗人突然想到了故乡篱墙下的
菊花。 ② 都抒发了思乡之情。 “遥 ”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烘托了诗人深切
的思乡之情。接着诗人将对亲朋好友思念的感情,浓缩到了 “故园菊 ”上。心逐南云近 ”,
“形随北雁来 ”表达了江总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点评】此题考查鉴赏古诗经典词句的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语来鉴赏,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甲】秋词(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乙】行秋
(宋)徐玑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停柳边行。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
( 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秋天的景物,但是描写的对象不同,【甲】诗描写的对象是 ________,而【乙】诗则描写了秋天的四种景象,分别是秋蝉、秋柳、
( 2)这两首诗都描写了秋天的景物,但是诗人的心境是不同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秋叶。
【答案】 ( 1)晴空一鹤;秋水
( 2)【甲】诗表现了作者在厄运面前绝不低头、奋发向上的乐观豪迈的心境;【乙】诗体
现了诗人投身自然、拥抱自然的宁静悠闲的心境。
【解析】 【分析】( 1)根据 “晴空一鹤排云上 ”可知刘禹锡在诗中描写的景物是冲天而上的一鹤; “小溪清水平如镜 ”可知徐玑在诗中描写的景物是秋水。
( 2)《秋词》古人的悲秋,作者颂秋,秋天
“一鹤凌云 ”,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
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从而表 明作者心志: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行秋》一诗中纯然一派秋景,秋蝉鸣叫,秋柳披拂,秋水如镜,秋叶轻扬,构成一幅安谧恬静的早秋风景画。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投身自然、拥抱自然的闲静安逸的心态。
故答案为: ⑴ 晴空一鹤;秋水
⑵ 【甲】诗表现了作者在厄运面前绝不低头、奋发向上的乐观豪迈的心境;【乙】诗体现了诗人投身自然、拥抱自然的宁静悠闲的心境。
【点评】 ⑴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诗句进行回答。
⑵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人情感的理解,解答时要读懂诗歌,理解诗人的情感,考生要对诗歌进行比较的阅读,结合诗句中的意象、理清诗人的情感。
7.古诗阅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