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完整word)高中生物选修一集体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课题有一定难度,成功率较低。全部完成课题不仅耗时较长,又有季节限制。最好课前做好时间规划,以提高工作效率。建议教师提前做好相关环节的准备,如花蕾的选择、培养基配方等。同时对于兴趣较高的同学可以安排在课外动手尝试,教师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

(四)实例探究 例1.某名贵花卉用种子繁殖会发生性状分离。为了防止性状分离并快速繁殖,可以利用该植物的一部分器官或组织进行离体培养,发育出完整植株。进行离体培养时不应采用该植株的( )

A.茎尖 B.子房壁 C.叶片 D.花粉粒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无性生殖特点。涉及知识点有:组织培养、体细胞、生殖细胞等。抓住无性生殖能够保持原物种特性这一特点。组织培养就是无性生殖的一种方式,它是由体细胞培养而来的,含有原物种的全部基因,而花粉粒是生殖细胞。该题易陷入思维定势,联想到花粉粒的离体培养。可见,植物组织培养若取自体细胞则为无性生殖;若取自生殖细胞则为有性生殖。答案:D

例2.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以下简称不正常的配子)。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

A. 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

B. 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不正常 C. 两者都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D.前者产生全部不正常的配子,后者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解析:初级精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是同源染色体分开,进入两个次级精母细胞。若此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一个多了一条染色体,另一个少了一条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进行的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平均分配到两个精子细胞中。若此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不分开,形成的两个精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均不正常。 答案:D

☆综合应用

例3.下图是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

④ ③

(1) 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结构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草履虫进行 生殖;蘑菇进行 生殖,酵母菌和水螅常常进行 生殖。 (3)下列图解表示水稻(2n=24)胚珠中胚囊的发育过程,试根据图回答: 薄壁细胞 直接发育 减数分裂

胚囊母细胞(2n) 四分体(n) 珠心 孢原细胞(2n) 三次有丝分裂 单核胚囊(n) 成熟胚囊(7细胞8核)

①水稻种子的种皮遗传物质应为 n,其中遗传物质应与 相同。

②水稻胚珠中的胚囊应共有染色体 条,其中卵细胞中含染色体 条;若水稻授

- 35 -

粉受精后发育成胚和胚乳,则胚细胞中含有染色体 条,胚乳细胞中含染色体 条。

③7细胞或8核中的7细胞其中就包括了一个卵细胞和两个极核,若水稻的基因型为AaBb,则胚囊母细胞基因型为 。

④如果水稻卵细胞基因型应为Ab,则极核的基因型为 ,其原因是 。 解析:图中给出一个被子植物子房结构示意图,首先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识图,弄清各数字代表的结构名称。胚囊中7个细胞,从图解中我们可以看出是由一个胚囊母细胞发育而来的,所以这几个细胞的基因型完全相同(卵细胞和极核的基因型完全相同)。花粉粒落到雌蕊柱头上萌发生出花粉管,花粉管通过珠孔进入胚囊,释放出两个精子,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植物的胚;另一个精子与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将来发育成胚乳(双子叶植物胚乳发育过程中,胚乳被子叶吸收)。

答案:(1)花粉管 子房壁 珠被 受精极核 受精卵 珠孔 (2)分裂 孢子

出芽 (3)2 母方 12 24 36 AaBb Ab 卵细胞和极核是由单核胚囊经三次有丝分裂而来

【板书设计】

【巩固练习】

1. 在月季花药培养成单倍体植株的过程中,应选择哪个时期最易成活( )

A.单核期前的花药 B.单核期后的花药 C.单核期花药 D.双核期 2. 影响花药培养的主要因素是

A.材料的选择与培养基的组成 B.亲本植株的生理状况

C.选择合适的花粉发育时期 D.材料的低温处理与接种密度

3.粗糙脉孢菌的单倍体细胞中具有7条染色体。两 个不同类型的粗糙脉孢菌A和a融合后成为二倍体,随即发生典型的减数分裂,紧接着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此过程最终形成的子细胞数及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为( )

A.8个、7条 B.8个、14条 C.4个、7条 D.4个、14条

4.某高等植物体细胞内假设有6条染色体,它们是AaBbDd,那么,一个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中的染色体是( )

A.ABD和abd B.AbD和abd C.AaB和Bbd D.Abd和Abd 5.用兰花茎尖细胞可快速培养兰花苗,这种生殖方式不能叫 ( ) A.无性生殖 B.组织培养 C.植物克隆 D.有性生殖

6.有同源染色体存在,但在光镜下一定看不到同源染色体之间两两配对联会的是( ) A.初级精母细胞 B.次级精母细胞 C.精细胞 D.根尖分生区细胞

7.玉米的体细胞含有20条染色体。在正常情况下,它的卵细胞、一个极核、胚细胞、胚乳细胞、珠被细胞和子房壁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依次应为( ) A.10、10、20、20、20、20 B.10、10、30、30、20、20 C.10、10、20、30、20、20 D.10、20、20、30、20、20 8.如果某种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去雄后授以aabb植株的花粉,其胚乳可能的基因型是( )

- 36 -

A.AAaBBb、AAabbb、AAaBbb B.AABB、AABb C.AaaBBb、Aaabbb D.AaaBbb、Aaabbb

9.番茄的染色体数目是24,一个番茄细胞发生减数分裂,形成的细胞中有三个退化消失。剩下一个细胞迅速发生了三次有丝分裂,你会找到多少个细胞核?这些核含有多少个染色体( ) A.4个核,各有12个染色体 B.4个核,各有24个染色体 C.8个核,各有24个染色体 D.8个核,各有12个染色体 10.一个豆荚中种子的数目,从理论上讲取决于( ) A.花中雌蕊的数目 B.雌蕊中柱头的数目 C.子房中受精胚珠的数目 D.胚囊中胚的数目

答案:1.C 2.A 3.A 4.D 5.D 6.D 7.C 8.C 9.D 10.C 【教学反思】

资料——花药

每一雄蕊,由花丝(faliment)和花药(anther)两部分组成。 花药(小孢子囊)是花丝顶端膨大呈囊状的部分,是雄蕊产上花粉的主要部分,多数被子植物的花药是由4个或2个花粉囊(pollen sac)组成,分为左、右两半,中间由药隔相连。

花药在花丝上的着生方式有集中不同的情况: 底着药:花丝顶端直接与花药基部相连。 贴着药:花药背部全部贴着在花丝上。

丁字着药:花丝顶端与花药背面的一点相连,整个雄蕊犹如丁字形。 花药的开列方式分为以下四种:

纵裂:沿二花粉囊交界处成纵行裂开,如油菜、牵牛、百合等。 横裂:沿花药中部成横向裂开,如木槿,蜀葵等。

孔裂:在花药顶端开一小孔,花粉由小孔散出,如茄、番茄等。

瓣裂:在花药的侧壁上裂成几个小瓣,花粉由瓣下的小孔散出,如香樟等。

专题四 酶的研究与应用

课题1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果胶酶的作用;

2、理解、应用影响果胶酶活性的因素; 3、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2、探究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3、探究酶量大小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酶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温度和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教学难点】 果胶酶的最适用量

- 37 -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国水果生产发展迅速,每年上市的新鲜水果品种多、数量大。但由于收获的季节性强,易造成积压滞销,腐烂变质。在本课题中,我们将探究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二)进行新课 1.基础知识

活动1:阅读“果胶酶的作用”,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1果胶是 植物细胞壁和胞间层 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

1.2在果汁加工中,果胶的存在易导致 果汁出汁率低,果汁浑浊 。

1.3果胶酶分解果胶的作用是:①瓦解 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 ,使榨取果汁更容易,②把果胶分解为 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 ,使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因此可以解决果汁加工中出现的问题。

1.4果胶酶是一类酶的总称,包括: 多聚半乳糖醛酸 酶、 果胶分解 酶和 果胶酯 酶。 〖思考1〗在植物细胞工程中果胶酶的作用是 与纤维素酶一起除去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 活动2:阅读“酶的活性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5酶的活性是指:酶催化 一定化学反应 的能力。

1.6酶的活性高低可用一定条件下的酶促 反应速度 来表示,即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 反应物消耗量 或 产物生成量 来表示。

1.7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 温度 、 PH 、 激活剂 和 抑制剂 等。 活动3:阅读“果胶酶的用量”,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8食品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果胶酶是通过 霉菌发酵 产生。

1.9根据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如何获得果胶酶的最高活性? 确定果胶酶的最适温度、最适PH等条件。 2.实验设计

活动4:阅读“资料一:探究温度和PH对酶的活性的影响”,思考下列问题并尝试写出实验过程:

2.1实验目的: 定量测定温度或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 〖思考2〗该实验与必修I中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有何不同? 前者属于是定量分析实验,后者属于定性分析实验。

2.2实验原理:果胶酶瓦解细胞壁和胞间层增大果汁产量;果胶酶催化分解果胶增大果汁澄清度。

2.3变量设计与控制:

①你确定的温度梯度(或pH梯度)为 10℃或5℃(或0.5、1.0) 。 ②实验的自变量是 温度(或pH) ,控制自变量的方法是利用 恒温水浴锅(或滴加酸碱等) 。 ③实验的因变量是 酶的活性 ,检测因变量的方法是测定 果汁的产出量或澄清度 。 〖思考3〗果汁与果胶酶在混合之前,分装在不同试管中用同一恒温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保证果汁与果胶酶混合前后的温度相同,避免因混合导致温度变化而影响果胶酶活性。

〖思考4〗该实验中是否设置了对照?若设置,那么它是如何设置的?若没有,则如何进行设置?

已经设置了对照。不同的温度设置之间可以相互对照。

〖思考5〗怎样排除PH和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目的是什么?

控制PH和其他因素相同,保证只有温度一个变量对果胶酶的活性产生影响。 〖思考6〗教材中A、B两个同学的实验设计有何不同?

测定的因变量不同(A测定果汁产量,B测定果汁澄清度)。

- 38 -

3.操作提示

活动6:阅读“操作提示”,回答下列问题

3.1制备果泥:用 榨汁机 榨制果泥。在榨制橙子汁时应怎样处理橙皮? 不必去橙皮 3.2在探究不同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时,可以用 0.1%的NaOH溶液和盐酸 调节pH。 3.3在果胶酶处理果泥时,为了是果胶酶能充分地催化反应,如何操作? 用玻璃棒不时搅拌。 4.结果分析与评价

将以下某同学实验数据转换成曲线图。 将实验数据转换成曲线图的方法 ①以自变量为横坐标、以因变量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 ②注明坐标轴名的名称、单位、坐标原点以及曲线名称。 ③每个坐标轴上的取值单位要相等。 ④将实验数据标在坐标系中,并用各种线型连接起来。 10 15 温度℃ 果汁量/ml 1 2

(三)课堂总结、点评 设计实验方案 20 4 25 6 30 5 35 4 40 3 45 2 50 1 配制果胶酶 动手实验 水果泥与果胶酶分别水浴保温 将水果泥和果胶酶混合保温 改变不同的温度后重复上面的实验 记录实验数据 过滤出果汁 得出结论 记录果汁量 (四)实例探究

例1. 水果罐头盖上印有“如发现盖子鼓起,请勿选购”的字样,引起盖子鼓起的最可能原因是( )

A、好氧型细菌呼吸,产生CO2和H2O B、酵母菌呼吸,产生CO2和C2H5OH C、乳酸菌呼吸,产生 CO2和 C3H6O3 D、酵母菌呼吸,产生CO2和 H2O

[解析] 罐头是密封、杀菌的,但不排除有微生物的孢子等存活下来,只有进行无氧呼吸的微生物可以生存;罐头鼓胀是过期后微生物生活产气的结果,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无气体产生;酵母菌既可以在有氧条件下生活,也可以在无氧条件下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答案] B

例2. 有人测定了A、B、C、D四种植物体内多种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结果如下图所示。 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认为在25摄氏度条件下,竞争能力最强的生物和对温度适应范围最广的生物分别是( )

A B和D B B和C C B和A D A和C

催 C D 化 100 A B 效 率 50 - 39 -

制备水果泥

(完整word)高中生物选修一集体教案

(三)课堂总结、点评本课题有一定难度,成功率较低。全部完成课题不仅耗时较长,又有季节限制。最好课前做好时间规划,以提高工作效率。建议教师提前做好相关环节的准备,如花蕾的选择、培养基配方等。同时对于兴趣较高的同学可以安排在课外动手尝试,教师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四)实例探究例1.某名贵花卉用种子繁殖会发生性状分离。为了防止性状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7vab88g399jajr88ky455t2h95x5500wb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